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地方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左右。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既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又关系到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还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30多年来在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援和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有许多地方并不尽如人意,不少事情是事倍功半,或者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在面临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的问题上,是继续不走样地走着老路,还是进行新的选择?陷于两难处境的原因何在,根本出路在哪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认识并未统一。下文拟就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思维方式和根本出路问题,略抒管见,以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仅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加强各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迅速改变少数民地区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落后面貌,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各少数民族能够赶上或接近汉族的发展水平,是关系到各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关系到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在民族问题上所必须解决的一项根本任务。为此,本文仅就延边地区四化建设中的若干民族问题,谈谈浅微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会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明文规定:“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也曾明确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事业,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设想,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四个现代化,会有全国的四个现代化。所以,毛泽东同志说:“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着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具体地说,我们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他们很大部分居住在祖国的边疆地区,人口  相似文献   

5.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口再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在民族地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少数民族人口盲目增长,严重阻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使少数民族人口有计划地发展,促进民族繁荣。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我国人口与发展的总体战略方针,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问题,由于它是从国家富强、民族繁荣、家庭幸福出发的,也符合各民族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经济立法不但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根本经济利益,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非民族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相比较,仍然有很大差距。由于民族经济的相对独立性特点,民族地区立法的民族经济利益原则具有重要地位及贯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对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缓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制约;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口现状严重超社会经济负荷,这给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很大困难。为了使国家富强,民族繁荣,人民幸福,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相协调。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人口的发展也很不适应,控制民族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是少数民族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于经济文化更加落后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只有通过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才能使少数民族人民过上社会主义的新生活。一句活,在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自治地区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民族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社会民族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活跃,  相似文献   

11.
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经济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法制建设,是国家整个法制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法制;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民族法制;民族地区丰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东西部不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民族法制……。当然,民族法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同其它法制一样,它包括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内容。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经济立法的客观必要性及其有关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12.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上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继续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总方针,加强和完善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繁荣问题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人民富裕,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和整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3.
加快单行条例的制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就是要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使有着一定聚居区的少数民族,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从而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充分发挥各民族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保证各少数民族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促进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形成了明显的两级分化格局,这样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而且还牵制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差距,才能使我国早日达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改革开放时期,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广大农村社区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对具有不同社会历史与文化环境和具有自己经济特点的以生存农业为主的地区寻求现代化道路的一项战略性研究。这项研究不仅是对我国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决策研究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传统政治文化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中,既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对此,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政治文化转型中,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先进政治文化的领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同时必须加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转型,重视培育农牧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17.
西北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使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再可能闭关自守,自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亦不例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综合发展体系,因此,保护和改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是推动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组成部分。通过宪政的视角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宪政的关系,对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完善和宪政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对于提高全国平均人口素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处于偏低状态。其原因何在?怎样才能提高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这些都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除汉族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3%,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8%。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分散在我国西部地带(即大西北、大西南),那里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今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国情。占全国63.8%面积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是否实现四个现代化,直接影响全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