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作为时间与空间的综合艺术,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转换在电影中都有着无穷的潜力,且这种流变与转换携带着深厚的本土文化蕴涵。在叙事时间上,有顺———倒———补三种形态。在叙事空间上,有内部与外部两种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
论日常生活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桃 《江汉论坛》2007,(11):135-138
日常生活叙事是对个体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性表达的一种叙事形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叙事,其艺术具有与权力合谋或反抗权力的意识形态特征;其产生是文化话语权从官方和集体向民间和个体转移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和价值,打开了新的叙事空间,日常生活叙事内部包含的结构性冲突使其叙事力量显得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45-249
从认知视角来分析城市叙事空间的指标构成,要关注于主体在空间中高层次的心理认知评价。通过分析城市叙事空间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公共价值、情感价值等五个基本价值,并以此构建城市叙事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完善了城市叙事空间理论研究,而且能够指导城市规划中叙事空间理论的应用,有助于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对城市文化的叙事来呈现历史,展示个性与特色。城市叙事空间像小说文本一样,有着自己语言体系,通过自己的字词句法安排情节,讲述故事。历史文化街区叙事空间方法主要有场景编辑法、蒙太奇叙事法、空间重组法和科技再现法四种,每种方法并非是单一的,在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叙事中,往往是根据所要讲述的历史文化形态,如建筑遗迹、考古遗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仪式、宗教文化等综合运用。湖南常德老西门,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叙事典型,成功运用叙事空间方法,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老西门的历史,既使人能够产生强烈的空间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加强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评价式叙事,也可称叙事式评价,即通过对一个或一系列事件的叙述,来达到对人物或事件进行评价的目的。这种叙事或评价方式在中、西文化传统中都普遍存在。以往我们多把这些叙事资料当成单纯的史料来对待(这当然不错),其实,这不仅是单纯的史料,它们也是一种研究资料,一种评论资料。本文以南宋关于辛弃疾的评论为例,把这种"叙事"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典型的评价式叙事;第二,综合型的评价式叙事;第三,夹叙夹议型的评价式叙事,并从这三个方面对有关资料作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百年孤独》的叙事过程蕴含着一个三维立体空间:神话叙事在文化维度赋予作品神秘而浪漫的美学特质;民族志叙事在历史维度赋予作品目的一致、清楚的民族意识和种族历史感;自传叙事则在现实生活层面为拉丁美洲民族觉醒建构了一个精神家园,这三种叙事策略的运用打通了神话、历史和现实这个三维空间沟通的渠道,使读者获得了一种亦幻亦真的阅读体验。在这个三维立体的叙事空间里,神话叙事、民族志叙事和自传叙事互相建构和解构,并呈现出一种强烈的"互文性"特征,最终,文化的力量使作者在这个多维叙事空间完成了对拉美民族"身份重塑"和"认祖归宗"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李静 《学术研究》2013,(1):151-154
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的乡土小说不仅参与了中国乡土文学的整个发生、发展的建设过程,而且以其独特的乡土想象、别具一格的叙事风格和言说方式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质,提供了拓展乡土文学创作空间和叙事空间的新的可能性,显示了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叙事价值。  相似文献   

8.
影视广告是最长于、也最多表现叙事的独特广告形式,而时间问题又是叙事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影视广告叙事时间与其他文本叙事时间存在的三点差异,分别从时序、时长和时频三个层面论述影视广告叙事时间的多维形态,归纳了影视广告的三大特征:以时间来建构空间;以空间来拓展时间;综合运用画面、词语、声音等多媒介因素的和谐共振来赢取时间.  相似文献   

9.
许凯明 《江淮论坛》2013,(5):178-182,192
戴维·哈维认为人类理解空间有三种模式——绝对空间、相对空间和关系空间,三种模式自身和相互之间都具有结构和规则。雕塑是印证这种空间理论的艺术类型,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大卫”即是典型。雕塑的绝对空间并不局限于自身的物理和几何特性,它在尺度、视觉和环境等方面都需要空间地理解;“大卫”的产生和存在经历了一个相对性的时空旅程,它是不可分割、连续运动的时一空统一体;“大卫”的背后弥漫着一张空间的关系网络,在不同势力对立的空间结构中,“大卫”强化着自身的存在和文化的意义.复制和虚拟只是关系空间的某种形态。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语境下中国乡村电影的空间叙事形态,随着城市化的飞速扩张已发生一种明晰转向:从传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客观化美学呈现,演变为与现代性同构、承载城市主体怀旧情绪与批判意识的主观化空间形态,在真实与“想象”的相融相汇中,建构起一种寓托着创作主体“恋地”情结的乡村空间。由此,中国乡村电影的空间叙事,以多元性、异质性指向标示出对中国乡村电影空间美学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