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新形势下腐败斗争的四大特点,指出了搞好反腐败斗争的三大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搞好反腐败斗争的四大对策。在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的总要求,就一定能妥善地解决好反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当前腐败的表现、特点和危害,可以看出比较严重的腐败现象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问题之一。反腐败斗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说明反腐败斗争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政治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有效途径和评价标准。有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原则、视角和要求,进一步明确反腐倡廉的工作思路,加强廉政思想道德教育,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大严厉惩处腐败分子的工作力度,依法保障党员和公民权利,特别是要保护人才。  相似文献   

3.
论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的群众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的群众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的力量克服党和政府自身腐败现象的第一次可贵探索。这场群众运动所采取的斗争方式主要有:群众性的检举揭发、群众性的调查取证、群众法庭公开审判和群众性的舆论监督。中央苏区反腐败斗争的群众运动取得实效的基本经验包括: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制度规范,群众的检举揭发只对职能监察起辅助作用;二是维护法律的权威地位,群众运动通过法律的途径惩治腐败;三是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群众运动注重把握政策界限;四是加强宣传教育,群众运动反腐败与推动苏维埃经济建设和革命战争的发展相结合,与从思想根源上消除腐败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突击队、轻骑队、工农通讯员组织和同志审判会等群众团体,是中央苏区党领导群众运动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临时中央政府,不仅动员、组织中央苏区的各群众团体充分发挥了检举控告、调查取证等震慑和遏制腐败的强大威力,而且高度重视对群众团体反腐败活动的规范与管理,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确定群众团体反腐败斗争的目标任务、活动范围、工作程序、工作纪律、职责权限、依法治腐等缜密细致的规章制度,为中央苏区的反腐败斗争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地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结合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反腐败斗争的实践 ,从 7个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党在这一时期积累的反腐败斗争基本经验 ,以期有助于面向 2 1世纪的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校系统内部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决策腐败、学术腐败、用人腐败、向学生乱收费等方面.学校系统内部的反腐败斗争,必须紧紧围绕学校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健全廉政规章制度,强化权力监督,深化学校改革.  相似文献   

7.
腐败问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反腐败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加强反腐败斗争的环境建设是治本的重要途径.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反腐败斗争中加强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切实加强政治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道德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建设,对于防止和消除腐败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改革开放全面加大力度,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当前形势下,要坚持从严治党,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对正处于急速发展中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地位等诸多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同时也会影响到我们正在强化中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我们应抓住入世的有利时机 ,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的力度 ,铲除腐败现象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其中思想教育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障,制度建设对于反腐倡廉具有根本性作用,而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将会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要注意区分只有代表进步生产力的法律和道德才能作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依据 ;防止以德代法或以法代德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 ,要以法律为主。要进一步完善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 ,创造良好的法治和德治环境 ,加强对公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德治作为国家管理的基本方式,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以德治国”是新中国一贯推行的治国方针。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是基本治国方针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表现形式和有力保障 ,宪法的实施、完善和发展 ,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首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四川美术学院一学生状告母校,由此引发对高校如何依法规范管理学校,如何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新时期如何运用法律调整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及高校法律地位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加强宪法监督是为了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这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途径.就建设法治国家道路上宪法所处的地位以及以法治国与宪法监督制度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依法执政具有历史必然性之基础上,着重指出依法执政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7.
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主要对策包括 :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行政 ,推进司法改革 ,建设高素质的司法队伍 ,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加强和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发展法律服务业等。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中坚持“因材拟点 ,因点施教 ,因教导练”的螺旋式推进方法 ,能把读和写紧密具体地结合起来 ,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 ,拟定好写作知识的教学训练点 ,再根据所拟之“点”组织实施教学 ,让学生了解有关写作知识 ,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课文教学中所授写作知识进行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9.
现代行政法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它的本质在于控制和约束政府的权力。我国虽然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其性质、政治体制和法制传统等因素决定了我国行政法的作用也不能例外。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更应该加强行政法控权这一职能,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激荡,天下大乱.郑国执政子产,审时度势,率先提出了"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的依法度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以求灭灾役,愈创伤,图生存,谋发展.为此,他铸刑彰法,崇德尚罚,改税励贾.这其中既有"罪刑法定"的成份,又有"宽猛相济"的因子,也有"经济法制"的元素.因而它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贯彻党和政府"依法治国"方略,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实现国内经济法制与国际经贸法规科学对接,不无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