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厕所革命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基础,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调研发现,农村厕所革命开展以来,贵州改厕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居住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这些成功经验与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多方筹集资金、加强监督指导的做法密不可分。调研显示,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仍存在资金筹措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技术模式科学性欠缺、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进而提出:应在“多渠道”“多方位”“多途径”“多方式”对策的观照下深化与完善贵州农村厕所革命,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贵州样板”。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最直接的表象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质是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  相似文献   

3.
返观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历程,其价值取向上呈现出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两种价值误区。回归人的发展是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追求,而“教育自身”和“人的生命”是农村教育回归本体价值取向的所指。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使中国农村和农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断涌现的“能人”受到文学界高度关注。不同文本赋予“能人”不同内涵。纵观新时期农村小说,“能人”形象主要有三类:生存型“能人”、商业型“能人”、政治型“能人”。他们个性突出,头脑精明,进取心强,最能彰显农民的奋斗精神。“能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其生存史和奋斗史就是一部农村发展史;“能人”形象为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无限风光。  相似文献   

5.
适切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追求。高等教育发展是对社会和个人教育需求的适应、满足以及适切性增强的过程,高等教育发展应更加切合农村社会和农村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引入农村“需求导向”,以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多元高等教育结构,通过以高校为主体的“自适应”,增加高等教育在农村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6.
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路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当前农村“三产”融合典型利益联结模式主要有以合同为纽带的契约型、以合作社为中介的合作式、以要素融合为特征的股权制三种模式。现有模式不能有效兼顾农村“三产”融合各主体的利益,尤其是小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河头镇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的案例表明,股份合作社联合社在平衡农村“三产”融合各主体利益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农村“三产”融合紧密型利益联接机制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传统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和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绩效的基础上,提出应积极探索乡村“草根”型养老模式,以弥补正规制度的缺位,走出农村养老困境。农村“草根”型养老模式主要类型有“宗族型”、“华侨型”、“先富型”、“村集体型”、“喜事型”、“互助型”、“自助型”等。该制度的成功运作需要乡村政府、乡村有识之士、村民等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再辅以配套的管理办法。家庭养老制度、社会养老制度以及“草根”型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农村当前及较长时间内走出养老困境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摘要]转型期西部农村地区“未富先老”的形势较东、中部地区更加突出,养老保障问题更加严峻。只有从西部农村地区特殊的“区情”出发,整合各种资源,构筑起以居家式养老模式为“主体”、以农村社区养老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两翼”的农村新型养老保障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西部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实用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领头雁”作用,当务之急就是要创建一套科学实用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这套机制必须坚持遵守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原则,合理地设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主体的评价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适合农村实际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周期,在“考”、“议”、“评”、“查”的基础上,注重评价结果的社会转化,使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农村提供永久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社会生活方式的构建理论基础有“生产/生活互构论”、“物质/精神互作论”和“农村/村社本位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在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社会生活方式构建理论指导下,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自觉过程。  相似文献   

11.
祁先超 《今日南国》2009,(21):34-35
村容整洁、环境友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各级政府着重发展农村经济,尽管农民物质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往往忽视了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大气、水体、土壤、噪音污染等不断加剧,“白色垃圾”、“黑色污秽”、“隐身杀手”依然是农村地区久治不愈的“肿瘤”。  相似文献   

12.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本组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石,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犹如茫茫大海的灯塔指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进而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在指引我们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理论和思想所不能替代的。可以毫不隐晦地说,“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农村包围城市”的建设道路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但是,我们今天在享受“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指引下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具体分析“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其中的哲学思想,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把握,以更好地指导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的推动。近年来,投资和出口都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而消费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农村消费,总是启而不动。文章从上述农村消费的症结入手,详细地分析了农村消费的现状、“马儿”乏力的原因,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让“马儿”跑起来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关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仍有许多争议,培养效果尚未得到实际深入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选取西部某市农村全科小学教师为典型案例,实证探讨农村全科教师培养效果,为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发现:在就业地域上,农村全科小学教师基本实现定向农村就业,但以乡镇中心小学就业居多;在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情感上,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总体上比较喜欢自己的职业,但多数“未来不愿意在农村长期就业”;在多学科教学的全科特性上,主教1门兼教1门是常态,但是音、美、科学等学科胜任度仍相对不足。研究建议:完善就业政策和流动机制,科学化服务农村全科小学教师就业;多方联动、完善服务体系,填补农村全科小学教师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职前聚焦“一专多能”、职后体现“教为所长”,发挥农村全科小学教师优势  相似文献   

15.
李沅 《金陵瞭望》2006,(13):31-32
高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朝晖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农村先进性教育不仅仅是纯粹的教育,而是要通过教育活动构建一个平台。让党组织、党员的作用发挥到最基层的群众中去。”他说,高淳以农为主,农村党建的特殊性在于要把农村各项建设综合起来做。“农村基础条件薄弱,农村发展主要是缺乏领头雁的问题。”所以,高淳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也是紧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关键。  相似文献   

16.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百上九万里。江苏是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共军突起”,经过八十年代的迅速崛起和九十年代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如今已成长为“经济巨人”,成为江苏经济的“顶梁柱”。到1997年底,江苏省乡镇企业总资产达4292亿元,从业人员728.7万,在江苏工业经济总量中乡镇企业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乡镇企业更是“五分天下有其四”。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成功之路。江苏的乡镇企业,就像展翅奋飞的“大鹏”,遨游万里…  相似文献   

17.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规划居住点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解决农村发展土地制约、改善农村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实践,大力推进“三集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梁天明 《江海纵横》2005,(1):F003-F003
在21世纪,对于现代化征途中奋力赶超的中国农民来说,是一次伟大的机遇,因为中国社会对处在转型期的“三农”的关注正逐渐升温,使得农村问题成为全社会的第一话题。“三农”的关键是农民,农村和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生存状况决定着农村的兴衰,也决定着中国社会的成败。而“三农”问题正是青年学者葛志华多少年来苦苦探索、为之付出心血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推行“费改税”是必要的,意义是重大的,这已形成了共识。在“费改税”的试点实践中税制设计有两种方案一是改统筹提留制度为开征“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税”的方案;二是改统筹提留款为依附于农业税附加进行征收的方案。以上两种方案都有一些不足。在农村推行“费改税”,废除统筹提留制度,应当改革农业税制,调整农业税税率,实行规范化的农业税返还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经验是转换农业生产的经营形式,而农村工业由于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其经营形式的改革并未列入国家的中心议程,而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农村工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几年来出现了农村工业与农民收入增长不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