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你认为“对父母感恩”是怎样一种行为?A:人性准则B:道德要求C:社会舆论2.你对“报答养育之恩”怎样理解?A:源于血缘的亲情感激B:社会舆论的说教C:还账3.生话中你经常与父母思想沟通吗?A:经常B:偶尔C:几乎从不4.你对你的父母说过“我爱你”吗?A:是的,经常说B:偶尔说过一次C:不,几乎从没说过5.你经常拥抱你的父母吗?A:是的B:只是偶尔C:几乎从不6.你经常对你的父母说感激的话吗?A:是B:只是偶尔C:几乎从不7.你上一次帮母亲洗碗是什么时候?A:昨天B:上个星期C:不记得了,好长时间了8.你经常帮父母做家务吗?A:是的B:偶尔C:几乎从不做9.…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父母过生日,我都会为送什么礼物伤透脑筋。有一回,几个朋友相聚,我突然想起这个问题,便问大家:"父母过生日,你们一般都会送什么礼物?都说说,我好参考一下。"这个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人说:"我给母亲买了护手霜。母亲每天在家洗衣做饭  相似文献   

3.
本来面目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饱学经论,后来参学师兄灵佑禅师,一天灵佑对他说:“听说你一向博学多闻,现在我问你: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智闲禅师一时语塞,回到住处,翻遍了书本,也找不到答案,再回来对禅师说:“和尚慈悲,请您开示我,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沩山灵佑神师斩钉截铁的说:“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告诉你答案的话,那仍然是我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能写合格的记叙文是新课标对高中生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那么,学生如何才能提高记叙文的艺术性呢?一、剪下鲜活的“绿枝”记叙过程中,如果面对话题,能从自己的生活丛林中敏锐地剪下根根“绿枝”,呈现在阅卷教师面前,必将让教师眼前一亮。话题“家居”要求大家捡拾家庭中令人回味的生活“枝叶”,展现家居的情趣,从而体悟父母的情怀。可有的同学说:“在家,我就是喝奶、吃饭、写作业、睡觉。我写什么?”有的说:“我父母整天唠唠叨叨的,烦人!”家居生活难道就那么单调乏味?父母真的总是以对立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的?不妨这样思考:当你回家,父母接…  相似文献   

5.
胡少春 《老友》2015,(2):15
母亲生前常说:"娘爷肚子里有崽女,崽女肚子里没爷娘。"意思是说,父母亲的心中总是装着儿女,总是对儿女牵肠挂肚的,"儿行千里母担忧";而儿女是不是那样心心念念地牵挂父母呢?怕是未必。确实如此。父母辛苦了一辈子,为生计奔波了一辈子,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儿女本应感恩戴德,尽忠尽孝,拳拳服膺。可细细想来,父母亲在我的心目中究竟占有多少分量呢?我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6.
道理过剩     
“兄弟姐妹都是同一父母所生,争个什么?儿孙自然有儿孙的福气,担忧什么?爱占小便宜终究会吃亏,贪婪什么?纵然是再精美的食物才过舌头又会化作什么,馋什么?人死以后一文钱也带不走,吝啬什么?荣华富贵不过是眼前虚幻的空花,傲什么?冤冤相报何时才能罢休?又何必与人结下冤仇?世间的事就像下一盘棋,算计什么?聪明的反而被聪明所误,投机取巧干什么?虚假的语言会把人一生的福气都折尽,说谎干什么?谁  相似文献   

7.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自己受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学习各种科目?为什么要参加考试,和同学比得分高低?所谓的教育究竟含有什么意义?它涵盖了什么?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只是为学生质疑这个问题,同时也跟父母、老师以及所有热爱地球的人们,共同来探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需要     
各种理论所设想的有关孩子的需要的规范或标准是什么?或者,因为满足需求的义务需要正当的权力,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假定只是为了防止孩子伤害他们自己或不推进他们自己的善,父母才对孩子拥有权力,那么,“伤害”和“善”的标准是什么?在这方面,“善”必然涉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家长开放日这天,我们班有十几位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听了三节课。其中一节课给家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母对我们的疼爱实在太多了,谁举个例子来说说?”在我的引导下,许多孩子举起了手。有的说:“我需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有时不要,他们还给买。”有的说:“生病的时候,妈妈陪着我,端水拿药。”有的说:“春天,妈妈怕我生病,特意买水果给我吃。”一位父母离异的孩子也勇敢地站了起  相似文献   

10.
她低着头,听对面的校长说着春天。转学和春天有什么关系?是父母刻意要把她转到另一所中学的。与她先前就读的学校相距200公里,父母以为这样就可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心是什么?我观察周围的一些父母,结合我42年为人子、23年为人父的心理体验,想说说“天下父母心”。父母心是公心常听一些人说,父母有偏心。说这种话的人,是站在自身立场上,没有全面看问题,没有同父母换位思考。人们都知道“天下老,总偏小”这句  相似文献   

12.
正最好的家教是什么?答:家庭和睦,夫妻恩爱!言传身教,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一个爸爸对孩子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教育是一项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如果父母与孩子话说不到一块,你说你的,他想他的,怎么谈得上有效的教育呢?因此,真正地进入孩子的心灵世  相似文献   

13.
想要的、不想要的,父母都给予了孩子。可做为父母,你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吗?对于孩子,做父母的总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要求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予满足,即使是要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只要有足够长的梯子,他们恐怕也会上天为他们摘取。这就是父爱和母爱,难免谓之偏颇,但它的确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无私、最高尚的爱。它比山高,比海深,似阳光和雨露,温暖并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应该用怎样的顺序去交待?文章分几段来写,应详略得当,详在哪部分内容上?怎样来写才能将文章的中心突出?等等。这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娇儿真命薄”,其实这孩子的命真好!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你把鱼给他,不如把捕鱼的本领教给他)。是的,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并不是要留多少财富给孩子,并不是要让孩子过上怎样奢华的生活;相反,他们更应该把生活的艰辛、求生的不易、做人的道理、自食其力的本事教给孩子。“挫折”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真爱的表现。看过漫画,你是在惊叹那株幼苗的顽强,还是在感叹“娇儿”的“命薄”?看看图上有什么,想想他们在做什么,说什么?你在想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家长,他们一定夸你长大了!娇儿真命薄,初步即崎岖  相似文献   

15.
当孩子考试出现失误时,父母是什么态度?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想法?下面这20余名孩子所表达的话语代表了很多学生的心声。孩子的想法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需要父母、老师的引导,但我们成年人也需要检讨自己的行为。希望这些孩子的心里话会对父母有所触动。由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留下自己的姓名,所以,我们只是把这些孩子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进行了归纳,但足以让大家了解他们对父母的期望了。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共同的弱点如果你分别问一位每天上班经过“归零地”(世贸大厦遗迹)的纽约投资银行家和一个父母都死于艾滋病的12岁文盲孤儿:当今世界最大的威胁是什么?你会得到两个迥然相异的答案。如果你再问一个为在海啸中丧失亲人和家园而悲痛欲绝的印度尼西亚渔夫和一个因为民兵杀戮和炸弹袭击而心惊胆颤的达尔福尔(苏丹西部地区)村民:你最害怕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也必然是大相径庭的。  相似文献   

17.
一、二年级练习3第三题的教学实录:师:请同学们看看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生:春天,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爬山。师:他们有的做什么?有的做什么?还有的做什么?  相似文献   

18.
请仔细而长时间地观察你的伴侣。是否使你想起什么人?令人不安的研究表明,我们对长相与我们的父母相似的人产生好感。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女孩,曾经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成绩一落千丈,直至被学校开除。她一度与父母反目为仇,不但与父母不说一句话,还常常几天不回家。而现在,她已成为一名大学生。究竟是什么原因,改变了这个女孩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一种符合社会主义文明和道德规范的人际关系。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的缩影。家庭人际关系表现为夫妻之间、年轻一代和老年父母一代之间以及中年父母一代和青少年子女一代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正确模式是什么?西方社会的样板是否值得仿效?或者说我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