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孕育生成茁壮--谈民间文学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是生成儿童文学的土壤.在儿童文学独立之前,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成为历代儿童天然的欣赏客体.儿童文学最早的创造者,就是从民间文学作品中得到启示,创造了独具审美价值的儿童文学的,民间文学是滋养儿童文学的源泉.在对民间文学传统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对民间文学创作方法的汲取与创新中,儿童文学茁壮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张力凤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28(3):67-73
墨脱县地处西藏东南,至今仍未通公路。在那里居住着门巴族、珞巴族、藏族、汉族等,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高山大河的阻隔,居住在那里的人们都保留着自己民族的生活习俗,语言习惯,特有的民族文化成果。但是,我们在深入调查时也惊奇地发现,即便是如此封闭的地区,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印记亦随处可见,尤其在民间文学现象中表现得更加突出,这种渗透和融合在民族交往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将从民间故事、情歌的比较入手,探究民族间的文化渗透与融合。 相似文献
3.
论江西红色文化与民间文学研究的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中的红色歌谣、革命传说与革命戏曲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地方优势,在民间文学研究中汇通江西红色文化,不仅能拓宽民间文学研究视野,而且能弘扬赣文化,提升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中原民间文学中的亮点是中原神话,是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良好基础,对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应该合理利用神话资源,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在利用神话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神话资源只可利用,不可创新.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五年以来,辽宁儿童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更注重文化内涵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儿童文学中新的层级意识的产生及抵制,以及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以此构成了多元文化格局下的儿童心灵方舟。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多样性视角观察西部儿童文学是一种新颖的研究角度,它有助于廓清西部儿童文学自身的文学构成与精神特质,认识西部人文传统与现状之于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力,透视西部儿童的生存与生活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的文体形式、宗教因素、时代特色、多民族文学因子等多方面的文学风貌,从而论证了裕固族民间文学不仅有中国古代操突厥语民族的文化遗传和少数民族文学的一般特征,而且伴随着本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其民间文学也有着浓郁的本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裕固族民间文学不仅是我国宝贵文学财富,而且对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现象及中国俗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构成了新的文化坐标。在这一坐标系中,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民族文化人格开始形成,同时又在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呈现出突围姿态。这样的文化坐标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指向,而是以儿童为中心的多方位的文化辐射。它沟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情感,缩短了儿童的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是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化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民间文学是与作家文学并行的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所需求的不同的文学样式.本文拟用文化分层的方法研究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以及两者的关系,即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放入文化的四层次说(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中的心态文化层进行理解,进一步将两者分别归入心态文化层中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确认民间文学自身及其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西方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企图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西方文化渗透呈现如下特点:对外宣传成为主要的渗透渠道,综合运用传媒技术成为渗透的重要手段,文化经济逐步成为渗透的重要载体,非政府组织渗透作用更趋明显,宗教常是文化渗透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1.
作者探讨了云南民族民间装饰中的仿生造型装饰艺术的特征、规律以及文化含义,力图从中挖掘出更多以往为我们所忽视的艺术与文化内蕴,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云南民族历史与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何其芳·民间文学·延安文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其芳在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是位重要人物,他在民间文学领域的贡献,更多的是在思想层面.他对于民间文学的"艺术性"和"社会性"、民间文学领域"整理和改编"、"民间文学和新文学"的关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与他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开始的特殊时段--延安时期以及他本人的文学优长有着直接的关系.他的民间文艺学思想对于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蒙古族民间怪孩子型故事非常多,最为丰富的应属神力儿、蛤蟆儿和拇指儿三种类型,其独特的文化特性表现为:动物崇拜、尚力美学追求和神秘宗教色彩。对这些文化特性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世界民间怪孩子型故事的整体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比较研究中发现民族与地域对于怪孩子故事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元代文化从广义上讲 ,则从成吉思汗时论起 ,实际则包括了金代后期的文化内容。那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流行一场又一场瘟疫 ,特定的时代环境 ,就使那一时期的文学和医学紧密结合起来 ,文学家业医或论医 ,医学家吟诗论文 ,就成为元代独特的文学和医学密切交融的文化景观。那一时代的医学文化多姿多彩 ,为中国文化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文学生产-消费是文艺学中的一个或者一对重要问题,而它作为问题并不是因为它的现象层面的存在,而是这种存在在文学中产生了新的阐释的需求。作为社会分工之后的文学,它有生产-消费的问题本来应该是理所当然,而之所以在古代不这样看待,往往有着伦理因素,人们需要有一爿脱离世俗生活指标的净土,而从社会统治角度看,回避或淡化文学的生产-消费特性有利于文化管制。文学的生产-消费特性不只是文学现实的一种功能的体现,而且它也是文化的再生产的一种属性。文学生产-消费是一个连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它对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历经千百年能够传承至今,除了其根植于民族民间而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以外,其演绎者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通过改编、整理、注释、翻译等方式推动了民间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艺术潜在的文化、商业价值逐渐显现,随之而来的是对民间艺术的演绎作品日益增多,民间艺术演绎作品著作权纠纷时有发生。司法实践中界定民间艺术与民间艺术演绎作品的概念对确定演绎者是否享有著作权以及确定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重要意义。民间艺术演绎作品权利人拥有著作权人的诸项权利,演绎者享有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等;与此同时,基于民间艺术演绎作品的特殊性,为保护民间艺术的纯洁性及有序传播与发展,应该对演绎者转让演绎作品、作品境外交易进行必要的限制,并要求演绎者负有保密义务。 相似文献
18.
与汉魏文学活动空间基本以宫廷或王室成员为中心进行不同,两晋文学活动的发生空间发生显著变化。以宫廷或王室成员为中心进行的文学活动虽然是两晋文学活动的基本模式,但在此之外,两晋文学活动产生了新的重要模式,于公卿百官之间进行的文学活动、于士大夫之间进行而不带有官方意味的文学活动乃至家族文学活动等类型相继出现,文学活动空间不断深入扩展。表明两晋时期文学已向社会各层面深入推进,文学已被社会全面接受,开始实现自觉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整体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文学作为一个独立断代,其意义和价值,尚未得到文学理论批评界的深入研究。20世纪90年代文学对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整体性的农耕书写特征、整体性的启蒙叙事、革命叙事困境,具有主动性反拨的意味。重新认识20世纪90年代文学,我们可以梳理出三种叙事走向:探寻古典文化、皈依身体性属和走向民间话语。20世纪90年代,作为20世纪的"末世",其文学短处和它的成就一样鲜明,对20世纪80年代的厌弃(包含对20世纪80年代对五四文学的高扬策略的厌弃),使它带上了无起点又无终点的"世纪末"色彩。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秩序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政权衰微,民不聊生,社会秩序结构在其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民间秩序结构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民间秩序结构表现为豪强割据、豪族游侠统治、坞堡自救、望族的精神领导。民间秩序结构中的阶级组成主要为大族、官僚与门生故吏之间的依存关系,大族、豪强与宗族乡党、侠徒之间的共存关系。其特点为相对的独立性,豪强、游侠统治的强权性,轻财重义、仗义疏财的侠义性,以宗族乡党为基础的宗族性,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建立乌托邦社会的"复古性",共同体中自救共存的互助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