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苏轼重视研究礼制的起源、变化及其具体应用.他对礼制所持的观点,坚持认为礼的产生,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因此,它必然随着时代和人们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判断礼的价值,必须以其是否符合时代要求和人们行为习惯为准则.这些都突出体现了苏轼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他的合祭天地的主张,是其以人为本礼制观念的最好例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与时代的实践保持紧密联系,是它永葆生命力和发挥指导作用的最根本的条件。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在时代的实践中坚持,又要在时代的实践中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任何离开时代的实践,把坚持和发展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的观点和做法,都必然会削弱和破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都是错误的。一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在时代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和创新、坚持和发展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战胜各种错误思潮攻击和反动势力围剿的历史。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时代的前列,适应时代的需要,总结人类思想文化的  相似文献   

3.
面对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高校大学生不仅思想复杂多变,而且精神世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社会稳定和培养人才健全人格的重要阵地,必须从时代要求出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在内容、方法、制度和观念上实现创新,才能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对国家、社会、个人,文化民生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文化民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保障文化民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改善文化民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前提.  相似文献   

5.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需要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发展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社会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任务的提出及其伟大实践,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发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中国化传统,借鉴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且立足于当代中国实践的发展的条件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已先后进入信息时代,发展中国家也正在向信息时代迈进.作为时代产物的图书馆,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是关系到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是对图书馆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图书馆或图书馆学系,如果不能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就会被淘汰.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图书馆界对这一严重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有必要就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以便采取对策.使图书馆事业在新形势下得以健康发展.这既是图书馆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不仅是科学的,而且避免了主流经济学关于供求变化与价格变化相互关系的混乱状况。在新经济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必须在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新经济时代的实际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8.
以人类发展的视角看城市化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影响全球发展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当属城市化问题,人类发展观坚持"实现人本身的发展",应该成为思考城市化问题的理论基础.以人类发展的视角来看,城市的兴起和演化均是人类选择的结果,人类在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在前工业化时代,人类需求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分工和农业剩余初步推动了城市化;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人类需求的提升以及伴随而来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目前全球很多地区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人类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和需求结构的多样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结构升级使城市化进程达到高潮.应该充分认识城市化的必然性,尊重城市化的内在规律,充分尊重人的选择,重视人类发展的需要,提升城市化质量,推动以"人类发展"为目标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既是时代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要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 ,立足现实 ,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 ,把坚持和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 ,以此来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将随着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及人们之间物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着新世纪和谐社会的建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亦具有了时代的气息和内容。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及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因素决定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需要协调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观念多样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与具体表现形式等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逻辑必然,是唯物史观的伟大理论创新。这一创新主要体现在4个层面上:(1)科学揭示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突破和深化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2)精辟阐明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3)深刻阐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拓展和升华了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理论;(4)把唯物史观创造性地运用于立党治国的伟大实践,赋予唯物史观鲜明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2.
传统民本思想向现代民主思想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一个主题。它起源于先秦 ,形成于两汉 ,完备于隋唐 ,衰落于明清。传统民本思想既与现代民主思想有着本质区别 ,又是中国人在观念上走向现代民主思想的起点。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赋予民本思想时代新含义 ,分别是传统民本思想转化为现代民主思想的根本条件、必要条件、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和转型的时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潮激荡之际,思想文化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三足鼎立的格局。就影响而言,三者之中,马克思主义思潮可谓高歌猛进、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其中,唯物史观的影响又是最为显著的,唯物史观作为主要思潮,直接参与和影响了当时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六次大规模论战。论战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温和的学理上的论争,更有针锋相对的激烈的路线立场论战。论战的内容主要围绕唯物还是唯心、经济决定论还是多元论、阶级斗争、群众的历史作用与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展开。经过论战,唯物史观进一步彰显了其学理的科学性和实践的生命力,成为一股重要的理论思潮和行动指南,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化。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学者身上,而且更体现在冯友兰、陶希圣这样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学者身上。可以说,在学理上唯物史观树立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自然辩证法教材中缺少对这一问题的深入介绍,没有把相关的这一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这就直接导致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老化和僵化。文章拟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和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化两个层面,对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释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阐释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15.
论毛泽东的执政为民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的研究,既是对毛泽东思想深入重研究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执政党能力的现实需要.笔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系统深刻地阐述了毛泽东执政为民思想形成的渊源、执政为民思想的主要观点,从中揭示出这一思想对现实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黑格尔关于历史发展动力的合理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恶劣的情欲'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人类演进具有重要作用;人类自觉活动在历史进程中有着积极作用。这些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后来历史唯物主义观形成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7.
用马克思主义规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在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人类社会系统跳跃转型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系统跳跃转型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基础,但尚未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十分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主要表现在人类社会系统跳跃转型的普遍性、人类社会系统跳跃转型的内在逻辑源于文明发展的纵横向统一性、世界历史条件下落后民族实现跳跃转型的可能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关于《易经》(《周易》本文部分)哲学思想的性质究竟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易经》的哲学思想是呈混沌状态的,其性质就是混沌性。这种混沌性表现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并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成分的互相渗透。认识《易经》哲学思想的混沌性,决不是搞折中调和,这种混沌实际上代表了人类早期认识的特征,是反映论在人类认识初始阶段的客观表现。  相似文献   

20.
文学理论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也是一种价值学说,历史上各种文学理论之间的分歧和对立,说到底都是由于各派所持文学观念的不同而造成的.因此,要学习和研究文学理论,就必须确立一种正确的文学观念,应联系文学理论的历史,运用整体思维的方法对文学性质作纵横交叉的研究,并强化"问题意识”,这对于推进我国当今文学理论研究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