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艺术与政治、审美与革命在马尔库塞这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重视审美与政治的内在统一,构成了他整个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但马尔库塞对于政治与审美的研究并没有落入庸俗艺术政治学的窠臼之中,他认为,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艺术形式",艺术的政治潜能在于艺术本身,革命的内容在艺术中并不是不可以表现,只是它必须要受到审美形式、艺术自律的制约.如果使艺术直接参与政治斗争实践,那就只能是对艺术的滥用.他反对艺术家走上街头,他认为,艺术家的政治"介入"只能是一个艺术"技巧"的问题.马尔库塞这种独特的艺术政治观可以使他更好地表达对于既有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独立评论》时期,胡适派学人由"论政"走向"参政",被视为是由"独立"走向了对国民党政权的"依附".但是分析其认同国民党政权的原因、入阁后的心理状态及对国民党现实政治的批评情况,可以发现实际并非如此简单.行动上的无奈"依附"与思想上力求"独立"之间的拔河,才是他们当时政治态度的准确描述.  相似文献   

3.
从1640至1840年代,英国的政治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为三种目由观念展开辩论和斗争:免于过分的政府压迫的个人权利,积极参与构建向人民负责的政府的政治活动的权利,以及期待国家帮助穷人免于经济压迫的权利.最早的斗争是为了保障个人财产、个人的宗教自由和表达自由,以及以强力抵制暴政的权利,约翰·洛克和17世纪的辉格党激进派从理论和实践上推进了这场斗争,并取得了最大的成功.第二场斗争旨在赋予所有男女选举立法机构成员的权利,以使政府向人民负责.从理论上说,这场斗争在19世纪初取得了成功,但在实践中直到一个多世纪之后才最终实现.让穷人免受贫困和经济压迫的斗争在理论上的争论要激烈得多,尤其是在工业革命的头几十年中.乌托邦社会主义者虽然提出了最激进的理念,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如何克服工人阶级的贫困和经济压迫.只有在经历一系列的变迁之后,大部分英国工人直到20世纪后期才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两党尖锐对立,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形势下,以胡适、罗隆基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新月》杂志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松散联盟——人权派,掀起了一场人权运动。他们援引西方的天赋人权观念,宣扬人权至上,要求制订宪法,鼓吹言论自由,主张实行资产阶级的专家政治;既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一党独裁,又诋毁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运动;企图使中国走上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由于他们理论上的错误与危害,政治上的落后和软弱,注定了人权运动在中国破产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5.
突出文艺主体性是左翼启蒙派显著的理论特征,也是其理论建构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在政治话语压抑美学话语、个人话语的特定时代情境下,这批作家依然固守着某些"五四"启蒙文学观念,在尊重特定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凸现个人话语,并从创作主体的角度展开对文艺主体性问题的探究,在文艺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中寻求一条有别于左翼功利派的文艺价值论路向,为在当时语境下展现意识形态话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实际上,这是在艺术自主与政治他律之间寻求话语突围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6.
从1640至1840年代,英国的政治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为三种自由观念展开辩论和斗争:免于过分的政府压迫的个人权利,积极参与构建向人民负责的政府的政治活动的权利,以及期待国家帮助穷人免于经济压迫的权利。最早的斗争是为了保障个人财产、个人的宗教自由和表达自由,以及以强力抵制暴政的权利,约翰.洛克和17世纪的辉格党激进派从理论和实践上推进了这场斗争,并取得了最大的成功。第二场斗争旨在赋予所有男女选举立法机构成员的权利,以使政府向人民负责。从理论上说,这场斗争在19世纪初取得了成功,但在实践中直到一个多世纪之后才最终实现。让穷人免受贫困和经济压迫的斗争在理论上的争论要激烈得多,尤其是在工业革命的头几十年中。乌托邦社会主义者虽然提出了最激进的理念,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如何克服工人阶级的贫困和经济压迫。只有在经历一系列的变迁之后,大部分英国工人直到20世纪后期才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7.
咸同时期湖湘士人的古文实践与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曾国藩开创的湘乡文派是建立在湖南固有的"情韵"和"义理"两个文学传统基础之上,也取决于湖南地域独特的地理和风俗.湖南士人事功视野中的天下意识、政治自觉和义贞独立之精神对湖湘古文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玉 《人文杂志》2005,4(6):100-105
从孙中山到国民党政权,民族主义始终具有政治性.国民党政府从政治的立场提倡民族主义,而"左翼"则从政治的立场反对民族主义.国民党政府通过把民族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化来确定其政权的合法性,而"左翼"则通过批评民族主义来"解构"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30年代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不仅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反而招致广泛的批评,这并不是民族主义文学理论作为理论本身有问题,而是民族主义文学理论被国民党作为统治工具有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民族主义,我们都是持否定态度的,我们之所以否定民族主义,一是因为它反对阶级斗争理论,二是民族主义具有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性.事实上,30年代,左翼文学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批判主要就是在这两个层面上展开的."左翼"文学不提"民族文学"而只是强调"民族形式",这里实际上涉及到很深的政治问题.我们应该把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性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这两个问题区别开来,中国现代文学民族性问题是一个文化问题,是一个文学理论问题,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则是一个文学史问题,它既有理论上的问题,也有政治上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存在着政治问题而对民族文学理论本身也予以否定.单从文学理论上来说,战国策派的民族主义文学理论并没有多少可以指责的.  相似文献   

9.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兴起的以妇女为中心,具有开放性和颠覆性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伴随着妇女解放的政治斗争而诞生、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色彩。英美派、法国派、黑人和女同性恋的女性批评对父权制社会给予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其成果有许多新的创造和拓展,为西方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谭元春率领竟陵派加入复社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考察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政治上的共同倾向,对东林党的同情与支持,对时事与民瘼的关心;二是两者都追求淳朴的人伦关系,重忠孝情义;三是两者都主张学古,推崇汉魏唐文学,认为诗文应是忠孝人真性情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8,(3):118-128
在193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论语派作家提倡闲适的小品文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他们不断地为自己塑造疏离现实政治、独立于"左"和"右"之间的自由主义政治身份,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林语堂等论语派作家关心政治,他们批评的锋芒既指向国民党当局,又指向左派。然而,他们对现政权是大致认可的。其文学倾向从根本上与左派对立,不免遭到批判。鲁迅、茅盾等左翼作家进行政治批评,考察和分析论语派理论和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身份政治,并进一步进行定性,指其为统治者"帮闲"。在林语堂、周作人等言志派作家那里,"小品文"与"个性"紧密相连,小品文是个人自由的象征。胡风运用唯物史观,指他们的"个性"脱离现实,是抽象的、过时的、非道义的。言志派与左派的深刻歧异反映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由观,这种不同可以借助以赛亚·伯林关于积极自由、消极自由的理论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12.
稼轩派爱国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政治,他们的词作具有词体文学从未有过的政治色彩与批判意义,其词人、词作的情感世界包含着一种丰富复杂而又充满悲壮色彩的英雄主义情愫。作品的主题抒发出源于社会的群体性的共同情感,成为南宋文化精神的代表,实有探析之必要。  相似文献   

13.
汉魏名士中存在着事功派与浮华派的分歧。事功派名士贵务实,多有经国济世、打理庶务的能力,长于政治经济;浮华派名士尚虚誉,多有清谈交游、论辩著述的能力,长于思想文化。双方既特色鲜明,又在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汉魏社会政治的变迁中,双方经历了若干次冲突,之后逐渐走向融合,最终混一为以儒玄双修为特点的士族。  相似文献   

14.
现今的地缘政治及其理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战国策派移入中国的。战国策派将二战时期的世界看成是战国时代的重演,将抗战的现实需要、人们的主观认同和应对挑战之策三者融合在一起,从而将地缘政治理论引入中国,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战国策派与地缘政治理论在中国大陆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历史命运。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战国策派的理论和学术贡献终于获得公正的评价,地缘政治研究也冲破了意识形态紧身衣的束缚,重新登上中国的学术与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15.
燕永成 《文史哲》2011,(2):95-103
熙宁七年北宋变法派内部的首次分裂,主要源于具有同等资历的曾布和吕惠卿同朝共政时期的职位变动及权力之争,而市易违法案的发生,直接促使变法派内部矛盾及权力斗争迅速激化,最终导致变法派无可挽回地走向分裂。这一事件,不仅关系到了王安石、曾布和吕惠卿等人的政治浮沉,更对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和北宋后期政治走向的大局,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独立评论》时期,胡适派学人由“论政”走向“参政”,被视为是由“独立”走向了对国民党政权的“依附”。但是分析其认同国民党政权的原因、入阁后的心理状态及对国民党现实政治的批评情况,可以发现实际并非如此简单。行动上的无奈“依附”与思想上力求“独立”之间的拔河,才是他们当时政治态度的准确描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感觉派是一种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新感觉派追求文学的现代性与自由书写。这本应是一个去却了政治意味的文学流派,但它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最后消亡,却与政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它是政治与文学相互纠缠的活标本。  相似文献   

18.
《东岳论丛》2016,(5):163-168
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明斯特公社事件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反映其政治、宗教要求的改革,经由末世论宣传引发的宗教狂热,发展为激进的再洗礼派建立的宗教王国。在这一过程中,激进派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措施,逐步偏离了反对天主教政治统治和宗教压迫的改革方向,违背了新兴市民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最终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9.
胡波 《学术研究》2001,(5):101-105
本文作者认为,道咸时期的民本思想,既是传统民本思想在近代的沿续,又是新形势新环境下人们对民本思想的阐释和创新.经世派思想家们虽仍然强调君、臣、民之间的等级秩序和各自遵循的原则,但他们更倾向于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突出"臣"、"民"的地位和作用,并提高了农商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肯定了民众的力量,从而丰富了"民惟邦本"中"民"的概念内涵,为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开启了思想认识的闸门.  相似文献   

20.
王锐 《江海学刊》2022,(2):185-193
在探讨现代中国的政治进程时,国民党“改组派”的言说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为保持1924年国民党改组之后的革命性,避免国民党走向士绅化、权贵化、军阀化,“改组派”详细分析“清党”之后国民党变质的过程与原因,提供了人们审视“清党”前后国民党发生蜕变的绝佳视角。而为了重建国民党的活力,“改组派”成员在政治组织、意识形态等方面也进行了不少探讨。虽然他们的主张一定程度上切中时弊,从国民党内部来看极具批判性,但由于始终不敢直面现代政治活动与政党建设当中的关键问题,加之为了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进行区隔,导致其言说难以真正根治国民党的症结。重新思考“改组派”的政治主张,十分有助于审视中国现代史上的政党、阶级、意识形态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