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近代上海工业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探讨这一时期上海工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对解放前夕上海工业结构发展的水平作一个比较估计,并对影响上海工业结构变化的若干因素加以分析,这对进一步研究近代上海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认识上海在中国工业化演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节奏的演进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结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埠以后,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代上海城市节奏不但明显加快,而且逐渐形成了一定空间和时间规律。正是基于这种日常活动节奏的变化,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也由传统人力交通工具逐渐向现代机动公共交通方式转变。但由于近代上海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特征,公共交通结构的转型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日本观之演进陈卫平近代日本的崛起,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和变革紧密相联。因此,怎样看待近代日本,是近代中国人思考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思考的演进过程,大致可概括为:从无知到关注;从了解到仿效;从批判到抵抗。自《汉书》以来,历代官修史书对日本都...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妇女教育平等权的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妇女教育权是妇女各项权利中最重要的权利之一 ,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中国近代妇女为获得教育平等权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这项斗争起于 1 9世纪末 ,至 2 0世纪初期 ,妇女教育在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中华民国的创建 ,使初具规模的妇女教育得到迅速扩大 ,但是妇女仍然没有获得教育的平等权利。“五四”时期 ,妇女争取教育平等权运动才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并最终在 2 0年代中期基本达到与男子平等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赵静 《理论界》2022,(9):87-93
骈文自清中期复兴一直持续至民初,这是骈文相对繁兴的一个时期。此一时期文章观念论争中,主骈一派将尊骈发挥到极致,定位骈文为文类“正宗”;同时,力排骈体的古文一派对待骈文的态度也有所缓和,肯定骈文的文体价值,意欲融通骈散以提高文章创作技法与品位。整体上看,近代骈体批评沿骈散关系的演变发展渐次展开——对立与相争,融通与合一,交织演绎的逻辑脉络中相应的文体批评话语以层垒方式不断繁殖;在沿承清代骈体批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文位演进为主导,于文体制式、文体风格方面又有了新的话语生成和结构性新变,为骈文这种中国传统标志性文体的批评理论作出了一个具有时代变局性特征的独特收束。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演进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民权思想是鸦片战争后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下的产物,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它既具有回应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爱国品性,又具有吸收和改造中西文化精神的属性。它的演变历程对应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联军入侵北京四次重大民族危机,呈现出由欣羡到议论,由民主改良尝试到民主革命实践的阶段性和高潮起落。对民权的阐释亦由“人民权力”回归到“人民作主”的本来内涵,民权的外延由部分参政权延伸到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的人权,最后出现了主权与人权合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理论。由于近代救亡御侮历史重任的紧迫性,使近代民权思想呈现出某种现实功利主义倾向,民权思想的演变规律因而呈现出由表象——神髓、制度——精神、议院——民权,自外而内的特殊逻辑,民权思想出现了民主与民权第一性第二性的分歧,最终形成一种不完整的中国式民权思想,使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迂回曲折、持久缓慢。对民权思想的演进进行历史考察,可直接昭示近代中国寻求民主救国的曲折道路,同时也有助于认识民主的实质以作今日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产业演进理论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演进理论对产业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和描述 ,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两部分阐述了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演进理论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第一部分 ,阐述了有关企业成长的吉布莱特定律 ,以及围绕该定律西方学者从各个角度对企业成长规律所进行的分析和验证。第二部分 ,阐述了产业演进理论中有关整个产业从出生到成熟过程中产业内厂商数目、市场结构、产品创新等动态变化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突出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和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的阶段性演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动力机制的不同,将产业集群划分为企业集聚、产业集聚、结网、植根、发展极等五个阶段,各个阶段在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核心生产要素、企业间联系、动力机制、竞争优势、政府作用等方面有所区别。而且,各阶段的形成条件也是动态的,在不同发展阶段有很大差异,总的趋势是随着集群的演进,高端要素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近代西方女权思想、人权观念、婚姻理论等渐次传人中国,在近代中国社会引起共鸣。近代先进之士对比中西方女性道德文化,在对中国传统妇德的缺陷进行深刻反省和检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新型女性道德观。这种新型女性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集中地反映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传统性别伦理道德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也清晰折射出西学东渐的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10.
11.
秦太明 《殷都学刊》2006,(3):111-112
埙作为一件古老的吹奏乐器,经历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各个时期的荣辱兴衰。它有过昔日宫廷殿堂的辉煌,也有过流落民间甚至被遗忘的沉寂和失落,更有庞大家族和发展振兴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波兰史学界围绕当代史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出现了两种新近历史形象的对立,即正式历史与未经过审查出版的对立性历史。新近历史焦点在于确认主体——历史学家——与他的研究客体相比较,在时间上靠近被讨论或者被记录下来的事件,在时间线上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点,它随流逝的时间及可延伸的历史情景而行进。波兰对新近历史新形象的讨论无疑是更完整的波兰历史研究的一部分。这些讨论的参照点既有与我们有关过去知识的新形式相关的争论及其在美国和西欧学术中呈现的社会地位,也有在其他后共产党国家致力于历史形象的全国性争论。  相似文献   

13.
资源分割与产业组织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分割理论是组织生态学的重要理论,它从资源分化的角度解释了产业组织之间的竞争共存现象。资源分割理论的核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资源分布的形状,二是通用型组织的行为和演化,三是在既定的资源分布和通用型组织的行为方式下,专业化组织的行为和演化。研究表明,组织生态位宽度的差异和组织生态位的分离是组织之间竞争共存的基础,而组织之间存在的边缘效应、聚群行为和扩散行为等行为机制,能抑制组织种群之间与种群内组织之间的竞争排斥行为。资源分割会通过影响组织设立、组织成长和组织死亡而制约产业组织的演化。  相似文献   

14.
当资本主义把一个分散的世界变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的时候,中国的封建王朝置身事外,一次次失去与世界同步的机遇.孙中山提出了开放主义的口号,但他无法带领中国走向世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中国才真正溶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历史经历了一个被迫开放、呼喊开放到主动开放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从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三个方面及其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三个层次对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产业结构现代化进行了时序分析、截面分析和过程分析,进而勾勒出世界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历史轨迹。产业结构现代化是产业结构变迁的世界前沿,以及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前沿水平的行为和过程。18世纪以来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两次根本性的转变,第一次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变,第二次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结构转变。世界产业结构现代化表现出主导产业更替、协调性提升、高质化发展等特征,总体呈现为长期复杂、阶段发展、创新驱动以及路径和模式多样的过程轨迹。  相似文献   

16.
翟月琴 《晋阳学刊》2012,(4):136-139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于1928年出版,至今一直处于不断地被阐释之中,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研究形态。关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可分为4个阶段:1949年前杂音交织的白话文学观念论争;1949年至文革结束期间官方话语规训下的"形式主义"批判;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新启蒙思潮下的文学史反思;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百态横生的跨学科交叉渗透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世界史研究正在出现范式转型。新范式浸透着全球视野和跨学科的视角,借鉴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应对当代历史意识对过去和现在的远为深刻和更加复杂的探寻。跨文化交流、跨国关系、大范围的事件和世界一体化进程是其重点研究领域。新范式发展出三个重要研究分支:全球史、跨国史和跨文化研究。全球史关注全球或跨区域的历史发展模式、世界一体化进程以及不同区域文明发展的差异性;跨国史研究跨越边界的网络、交流和互动;跨文化研究侧重思想、知识和文化在国家边界形成以前的跨区域流动。伴随世界史研究范式转型的是当代历史意识维度的变迁和对世界史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重新定义。范式的转型并不意味着都是宏大叙事,而是体现在即使是微观研究也展现出一种超越研究题目的更大范围的对比和观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社会史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 ,社会史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研究中的几个焦点问题———社会史的概念与学科定位、跨学科与社会史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区域社会史研究以及思想、文化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等进行缕析 ,这些理论的探讨无疑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社会史研究的发展 ,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舒眉 《兰州学刊》2008,(6):112-113,4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革,与之相适应中国传统史学在其观念和内容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反映在传统史学中经世致用思潮的再度崛起,边疆史地研究开始兴起,外国史著编译掀起热潮等三个方面。上述三个方面为传统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最终构成了近代史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相似文献   

20.
余华林 《中州学刊》2005,(2):163-167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兴起,近代家庭史研究也逐渐兴盛起来.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观念、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等方面,对我们认识、理解近代家庭乃至近代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但同时研究中又存在种种不足,如研究的趋同化、简单化问题,以及缺乏必要的理论反思.家庭史研究急需跨领域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