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原来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立而形成的世界战略格局正式宣告瓦解,冷战时代也随之结束,世界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苏联解体后,美国虽然保住了其超级大国的整体优势,但是国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增强,经济活力也在下降。同时,原来在苏联强大军事压力下,靠荚国军事保护维系的西方国家间的凝聚力,即联盟关系,由于失去苏联这个共同的敌人正自然地松弛下来,西方阵营中离心倾向在增强,美国的  相似文献   

2.
最近时期,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两极世界和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局势已不复存在。美国作为政治和军事大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但在经济上却没有摆脱萧条、停滞的困境。旧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由于出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的演变与新技术革命兴起的大趋势,它一方面使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使人类文明和突飞猛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全球步入了新的竞争时代。在世界的每一角落,政治上的争斗,经济上的较量,军事上的对抗,思想上的影响,文化上的渗透及科学上的竞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竞争的实质,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南亚地区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历来不占重要地位。不过,美国在南亚国家的外交中却一直居于重要地位,影响甚大。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加速,南亚各国都走上了经济自由化道路,把经济和贸易作为外交活动的主要领域。美国作为世界贸易、资本流通和技术转让方面领先的国家,在南亚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5.
许多评论家在分析美国计划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时总是将石油作为其开战的一个动机。如果那是真的 ,的确令人不安。但是 ,那些期望这场战争的决策者们更关心的远非经济因素 ,而是意识形态和策略上的考虑。布什政府中充斥着这样一批决策者 ,他们长期以来力主美国应该运用其绝对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根据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式来重建世界。虽然他们在办公室不能这样说 ,但私下里却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而且和公开坦承这一点的人结成了联盟。早在 1 991年苏联解体以后 ,许多反对共产主义的鹰派人物开始游说人们 ,美国必须运用其军事和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6.
一、综合国力竞赛:知识经济产生的背景国与国的竞赛自有民族、国家以来,一直没有间断过,只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便有不同的竞争侧重点。冷战的两极格局解体后,竞争的侧重点便转移到了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其中经济增长是各国政策追求的首要目标,并且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知识经济正是在这样的综合国力竞争背景下逐渐形成,并以美国为代表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型。综观近年来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竞争模式总体上我们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日本为代表的金融优势型,它侧重于金融的主导地位,借助金融…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冷战的受益者 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苏联的解体,原来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立而形成的世界战略格局正式宣告瓦解,原来意义上的冷战时代也随之结束,世界开始进入  相似文献   

8.
论90年代我国文学的走向与选择张炯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最引人注目的事态是苏联与东欧的集团性解体与易帜,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普遍不景气、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新格局的出现,使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实现现代化面临更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美苏对抗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四种可能性: 在苏联与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对抗消失后,会有什么新对抗能够成为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因素呢?首先,苏联与西方的对抗会不会被南北对峙所取代?其次,随着美国人、东亚人、欧洲人对付苏联的大联合的解体和新的敌意的产生,会不会发生由  相似文献   

10.
对西欧各国和北美的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和文化发展及其过程从学术角度进行分析,这就是“西方研究”。苏联和部分东欧国家都从事这一研究,不过在苏联不称“西方研究”,而称“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研究”。苏联的西方研究始于1925年,以创建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研究所为其标志。该所的建立,改善了苏联领导层对美国情况的了解。该所第一任所长是F.A.波契坦,任职两年后,即1927年由叶甫盖尼·瓦尔加接替。作为所长瓦尔加通常受到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10年来,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苏联继承者——俄罗斯、独联体本身和世界战略形势的角度,分为俄罗斯内部状况的反复变化、俄罗斯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独联体命运的辗转变化、世界格局的结构性变化、国际安全形势的急剧变化和世界社会主义的特殊变化等6个方面,概要地阐述苏联解体的严重后果与世界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微电子技术发展的两种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电子技术是使电子元件和电路微型化的技术领域,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电讯等,是信息技术(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基础,是整个高技术的先锋。作为现代技术革命的中心,微电子技术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主要以军事为导向;70年代后,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主要选择以满足国际市场需要为目标。但是,在进入90年代后,“冷战”的结束使国际社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美国与苏联两极主导的世界格局已告完结,多个中心力量主宰的多极化格局正在形成。这种历史条件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目前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定位。那么,微电子技术究竟沿着怎样的方向或模式发展呢?对此,世界各国政府、军事、企业、科学界这些社会力量尽管在做具体选择时可能有所差异,但从目前来看,以下两种价值取向正在成为微电子技术发展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后,冷战格局彻底瓦解,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和综合国力。近年来,亚太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这一地区的几个经济圈已渐露端倪。其中与我国关系较密切的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黄海经济圈  相似文献   

14.
日苏经济合作在世界经济中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去年下半年,日本《朝日新闻》主编白井在回答苏联《新时代》周刊记者问时说,“苏日贸易的迅速扩大将会导致太平洋地区新的贸易结构的建立,并使美国、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加入达一结构。”当然,日苏经济合作不仅局限在双边贸易,还涉及到资源开发,经济技术交流、经济贷款、兴建和改造企业等国民经济很多领域。本文拟就日苏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特点及发展趋向作一简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5.
朱秀芳 《浙江学刊》2006,13(3):108-111
本文从苏联重视并致力于硬扩张的历史传统入手,分析硬扩张带来的严重的民族矛盾和苏联经济的畸形发展,并为西方势力的和平演变提供了温床,最终埋下了苏联解体的祸根。从这个角度说,苏联的解体,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1991年苏联发生了急剧变化。执政达七十多年的共产党丧失了政权;私有化和市场经济取代了原有的经济运行体制;原来的各加盟共和国都变成了独立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也相应地影响到人际关系的称谓。товарищ...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的俄罗斯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9月,在俄罗斯再次陷入严重的经济、金融和政治危机的关键时刻,我对俄罗斯哲学界进行了访问,对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哲学状况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和了解。我想求解的主要问题是:(1)90年代俄罗斯哲学的状况;(2)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俄罗斯哲学界总的情况俄罗斯人用“混乱时代”(CMYTHOEBPEMЯ,这个词本是专用来指称俄国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变乱迭起的那个时期的)这个术语来表征和指称当今的俄罗斯。“混乱时代”、“乱世”、“荒乱年代”——这的确是对目前俄罗斯的最恰当的描述和概括。正是这个…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形势处于动荡之中。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表现出来的冒险性,给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带来了紧张的气氛。值得注意的是,它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加紧扩张,增强海空力量,寻求和建立新的军事基地,不断炫耀武力,将使太平洋成为一个新的风暴地区。苏联向太平洋的扩张苏联把在太平洋的扩张,作为它控制世界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推行的是进攻性的扩张政策,它的意图一是企图把迄今为止在太平洋地区保持雄厚军事势力的美国排挤出去;二是加强对太平洋地区国家的遏制,迫使这些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屈服;三是控制从远东基地到印度洋的海上通道,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苏联在太平洋地区采取的策略是: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日本以发展经济为至上目标,经济技术实力迅速提高,其国民生产总值(GNP)于1966年超过了英国,1967年又超过了法国和西德,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位。二次大战中曾一败涂地的日本,今天已成为经济大国重新崛起。苏联解体之后,日本成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值得重视的是,日本经济仍保持着较强的增长势头和潜力,其在未来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将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时代的到来、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必然意味着大西洋关系重要性的下降,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也使大西洋联盟面临前所未有的根本性挑战。从现实主义的视角看,大西洋联盟存在瓦解的风险,大西洋关系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从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视角看,大西洋两岸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北约等制度架构的存在,以及共同的文化基础、价值观和共同体身份,给大西洋联盟的存续、大西洋关系的长期稳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太平洋时代的大西洋关系既面临深刻的调整,又具有内在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