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我国的就业政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取了多项就业政策。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大、就业需求严重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大学毕业生供求的调节、市场就业环境的塑造、相关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强化和对大学生的观念教育与职业生涯指导问题。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就业政策: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残疾人8296万,残疾人就业难成为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国际经验表明,适当的政策可以促进残疾人就业。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发现他们的残疾人政策主要集中在收入支持、就业计划和康复计划三个方面。通过比较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残疾人采取的就业政策和措施,得出促进我国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启示,包括制订康复计划,转变雇主对残疾人的观念,针对残疾人就业制定专门的法律等。 相似文献
3.
技能短缺现象目前已成为国际性的普遍问题,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均构成了严重的制约,由此引起各国学术界与政治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英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开始了对技能短缺问题的调查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的文献与实践经验,对研究中国技能短缺的成因及政策选择有借鉴意义。文章在客观描述英国近年来技能短缺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大量文献探讨其成因并介绍英国政府针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进而提出了对解决中国技术人才短缺问题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保留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针对影响即将毕业大学生保留工资的性别、户籍、技能、生活费用等因素提出假设,建立即将毕业大学生的保留工资模型,通过实证对假设进行检验。发现户籍制度和性别对保留工资的影响通过了检验,而较低的技能水平和较低的月生活费用对保留工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5.
从韩国的失业率和青年就业的现状来看,韩国青年失业率一直明显高于平均失业率,青年就业态势中也存在着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均衡、劳动参与率性别分布、产业、行业就业分布以及雇佣形态、薪金分布的不均衡问题。面对青年失业、半失业问题以及青年就业非均衡态势,韩国各界联合采取各种措施,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战略策略的制定等方面,促进雇佣的灵活化和青年的就业,确保社会统和。 相似文献
6.
7.
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加深,我国经济增长开始放慢,就业岗位需求相对减少。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将越来越多。面对这些情况,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难题,调节好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塑造全面的市场就业环境;改革高校教育模式;研究"新政",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置疑的世界性问题,如何健康的、有尊严和有质量的老化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焦点。活跃老化是老化现象中的最优状态和最高层次,其理念核心是通过健康、社会参与和社会安全三个支柱来达成联合国老人政策纲领的五大原则。本文以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台湾地区为例,从三个角度阐释了活跃老化的概念涵义,在借鉴其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运用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行业构成变化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在不同行业中具有不同的就业特征,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结构受产业结构转换质量的制约.作者认为,提升产业结构转换质量和水平,改善大学生就业供给结构,加大就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2009年起日本政府设置了紧急雇佣对策本部,在首相府的领导下,内阁府联合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及经济产业省采取了多种措施千方百计地从多方面对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加以引导和奖励,以提高其就业率。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给同样面临困难的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外的研究与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并非中国所特有的现象.国际上很多国家都曾经经历过或现今仍然面临着这一难题。本文选取欧、美、日以及印度等典型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这些国家大学生就业上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所积累的成型的经验。这无疑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政策指向的确定、教育体系的改进、就业指导的完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等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回顾和分析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就业保护制度的建立及改革的历史进程。通过对这些国家在解决劳动力市场僵化问题过程中围绕灵活性与稳定性的平衡对就业保护体系的各项改革分析,以及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为目标的政策研究,总结其得失成败,有助于我们认识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中良好意愿与真实效果之间的冲突,为我国的劳动立法和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Using individual-level survey data that were collected in Russia in 1993, we analyze the fertility-employment relationship for a sample of urban women who bore children during the Soviet era. Although some Russian policy makers advocate policies that reduce female employment to stimulate fertility, we find little empirical support to ensure success of these policies. Specifically, we find no connection between employment and fertility for our sample of Russian females, perhaps because of their historic, mandated commitment to the labor market. Instead, we find that demographics and attitudes influence fertility decision making. These resul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findings that our sample of Russian women hold more traditional attitudes toward family and egalitarian attitudes toward work than similar American women, suggest that policies to stimulate fertility by reducing employment may not be effective for women raised during the Soviet era unless a dramatic shift in attitudes away from a strong work commitment also occurs.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就业机制变化与中国对策--关于美国低失业率现象的一个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中的IT企业,以其独特的脑力劳动型企业所具有的独立性、扩展性和渗透性,既创造出IT行业的充分就业,又拉动各个IT相关产业的就业迅速增长.在整个就业结构调整基本上完成以后,IT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是失业率的连续下降和低位运行.中国的应对策略为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上的静态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国际分工;加大科技投入和发展具有科技超前性产业,以创造动态比较优势;加快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以解除科技发明、企业创新、市场完善、社会文明等方面发展的制度"瓶颈". 相似文献
16.
Unmet need for family planning has been a core concept in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discourse for several decad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y of unmet ne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creasingly refined methods of its empirical measurement and delineates the main questions that have been raised about unmet need during the past decade, some of which concern the validity of the concept and others its role in policy debates. The discussion draws heavily on empirical research conducted during the 1990s, much of it localized, in‐depth studies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Of the causes of unmet need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access to services, three emerge as especially salient: lack of necessary knowledge about contraceptive methods, social opposition to their use, and health concerns about possible side effect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of unmet need for family planning, by joining together contraceptive behavior and fertility preferences, encourages an integration of family planning programs and broader development approaches to population policy. By focusing on the fulfillment of individual aspirations, unmet need remains a defensible rational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population policy and a sensible guide to the design of family planning programs.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国家早期的家庭政策是通过普适性的福利性手段减少家庭贫困,全面提高公民的福利水平。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国家完成人口转变之后,家庭的发展进入后现代化时期,家庭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为达到国家的人口战略目标,西方国家的家庭政策从覆盖全民的福利性保障,逐渐转为在保证福利的同时,更加注重鼓励生育。当前西方国家在家庭政策的实施中所采取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家庭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产假、生育补贴和工作保护,以及儿童看护和教育政策。依据西方发达国家家庭政策的已有经验,我国家庭政策体系可以采取"保基本、广覆盖、福利与调控人口并重"的政策路线。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开拓老年市场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拓老年市场、发展老年产业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本文重点介绍了发达国家老年市场的发展状况、政府和市场经营者在开发老年市场、发展老年产业的一些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我国开发老年市场,刺激国内需求的一些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国内人口迁移流动的演变趋势: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人口迁移流动的不同形式及其演变趋势、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整体强度的国际对比、人口迁移流动的微观生命过程、以及人口循环流动的发生发展机制和近期演变等4个方面回顾了国际上对人口迁移流动演变趋势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并根据从中获得的借鉴和启示对中国人口迁移流动的未来走势做出判断,认为目前我国人口在区域和乡城间迁移流动的减缓更多预示的是人口迁移流动形式的改变,而不是其整体规模和强度的下降,后者还有着相当大的上升空间;今后仍不可忽视针对迁移流动人口的各种公共服务的转移、接续问题,并要根据人口迁移流动形式的变化,尤其是人口在城市间和城市内部迁移流动上升的新形势,与时俱进地改进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关于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为边缘人口的农民工,他们既被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所排斥,又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存在着隔阂,其生活状况令人担忧。要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权益,必须建立一套既针对农民工自身特点,又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相联系的过渡性社会保障制度,以便为将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