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每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正迅速消失,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当务之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这一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谢作渺  冯梦杰  方涵  马胜春 《民族研究》2022,(2):21-35+138-139
民族文化多元是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典型特征,21世纪以来的人口流动,使得组织情境中面临着来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挑战。然而,当前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各项民族工作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同一性中发挥何种作用,学界研究成果甚少,相关实证研究更为缺乏。本文以分类-细化模型(CEM)为理论架构,基于信息决策理论和社会分类理论两个视角,运用中国本土证据,从组织层面验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中的作用。分析发现:(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民族文化多样性具有调节作用;(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通过促进多民族间的信息交互与共享及其更有效地融入组织集体观念中起作用的;(3)在民族文化多样性中实现集体价值观的内在同一性,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提升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3.
瓦乡地区历史上就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等多元文化汇聚之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兼容了来自不同民族的文化要素。以瓦乡文化与周边各民族保持频繁互动关系中长期稳态延续的文化事实为基点,探讨当代多民族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可操作性方略。  相似文献   

4.
世界范围的民族分布情况有大聚居、小聚居、杂居和散居等基本模式.长期稳定的多民族小聚居或杂居格局一般意味着多样性文化共存共生,通过中国南方跨国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论述,可以发现多民族多样性文化互动条件下各民族认同情况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忽视文化生态保护,致使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延续性受到严重威胁,由此破坏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看,民族生态位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生态平衡的基本条件.也是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民族文化资源受到破坏主要是由文化生态受到破坏而引起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主要是保护该文化生成的最为主要的条件,即保护民族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6.
云南的民族多样性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创新的源泉,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是云南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正确认识云南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探究保护和发展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举措,对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预科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民族性,民族性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好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均衡发展意义重大。语文教育是挖掘、弘扬、传承、传播民族文化重要途径,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民族预科文化多样性、民族预科语文教育对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作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语文教育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在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背景下,民族预科语文教育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范可 《中国民族》2014,(8):45-4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世界上所有的多民族国家一样,我国也面临着各民族如何相处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希望国内各民族和睦相处。当然,也有个别国家的政党想在竞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间或会在不同的族群之间制造隔阂,挑拨离间,使不同的族群都觉得唯有依靠这一政党,自己利益才更有保障。然而,这种情况毕竟不多见。退一步讲,即便如此,这些政党也不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罔顾民生,它还得在许多方面对各族群都有所兼顾。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民族文化和国家共同文化的内涵,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对民族文化如何影响国家、国民认同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保护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本文认为 ,在人们提出以“自愿”和“不自愿”作为标准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张时 ,实际上已经隐藏了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否定态度。在对待文化多样性方面 ,不能照搬生物多样性的思维方式 ,因为在文化多样性中没有哪一个民族有权取得当然的中心地位。每个民族的文化要生存发展都必须获得一个自由的空间。合理的市场机制的建立对于文化的发展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任何美好的主观愿望都不能代替作为文化载体的民族自身的道路选择和现实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1.
缅甸是东南亚民族情况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缅甸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现有人口状况如何,是一个一直没有弄清楚的问题.为此,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缅甸民族的种类和数量作了科学的分析、分类和厘正,并对当代缅甸各民族现有人口状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族群的名称与族群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分析族群的名称入手 ,揭示了族群的名称与族群认同的关系以及族群名称的使用所反映的族群与族群之间和族群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雷勇 《世界民族》2011,(2):9-14
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是其成员对族群文化的反思性行为,是社会现代性的产物。它经由文化层面的冲突、反省和调整而得以形成。跨界民族在文化认同区分、凝聚和动员等主要功用的基础上对族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产生影响。民族国家应推行积极的民族政策,引领跨界民族完成其现代建构,即从文化认同走向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4.
关于缅甸与泰国跨国民族的种类,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作者通过爬梳资料和实地考察,认为缅、泰跨国民族至少有18个,主要属于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和南岛语系的六个语族,并对这18个跨国民族的分布与人口等情况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23,14(2):32-39, 154
推动经济互嵌式发展,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渗透关系,通过经济互嵌式发展,不仅扩大了各民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选择空间和技能、偏好的匹配空间,而且还展现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自由、相互包容的精神关系。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利用人口普查资料,从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就业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综合评估各民族经济互嵌程度,发现各民族经济互嵌程度已有显著提升,但族际差异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各民族经济互嵌发展、促进各民族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原苏联满-通古斯语民族的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研究是民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各个多民族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苏联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 ,满 -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 ,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满 -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的文化变迁和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壮泰族群的传统文化有许多共同点.这些共同点的形成,因缘于壮泰同源.两个民族的先民原来共同生活在今广西等地,一直到东汉时期.他们分离的时间,主要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开以后,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民族.这种情况,与远古时期生活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的三大民族集团的发展正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对青海不同民族近年来收入分配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基尼系数等一系列指标对青海主要民族的收入分配差距进行测度与评价,并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缩小青海省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曾路 《民族学刊》2021,12(10):65-72, 124
2004年,“文化生产力”概念首次出现在我党的重要会议(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中,标志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从此开始进入了快车道。为因应延续至今的该发展趋势,作者将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生产力问题单列出来作为子系统加以研究,希望能够充实整个文化生产力理论中应牵及的文化多样性影响因素,进而更好地诠释多文化基元平衡发展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于是乎,本文在两个自设理论关注点下展开研讨:一者是对文化“量态”环境的认知,二者是对“文化生产力之赋能”思想的实践。设立的目的是要将两者整合为一个互为前提条件的论述平台,用以探析文化体量不大的民族提升其文化生产力的途径——特别是利用文化产品商品化和新媒体生态达到赋能增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人权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与实现问题。对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有多种多样的价值。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和谐社会理念内涵的基础上,试析新形势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来指导民族文化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