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以来,出版界出版有关中国古代货币史书不少,但中国近代货币史书则少见。中国之大,领域之广,有关近代一个地区的货币史书,更是少见。现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通宝著《湖北近代货币史稿》一书,可算是开始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这部新著在主体结构上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旧政权统治下的湖北货币”(1840-1949年),共有五章;下编为“湖北革命根据地货币”(192-1949),也有五章。主体结构的前面,有长篇“绪论”,用以阐明本书的著述目的:旨在“温故知新,鉴往资来”,“教化、资治于一体”。后有“图例附录”,用以让读者亲…  相似文献   

2.
试析青海柴达木盆地出土的元“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钞”即纸币。追溯钞诞生的历史,应该首推我国为最早。有人认为钞始于唐之“飞钱”但也有人认为这种“飞钱”是一种汇兑而非纸币,比较多的学者认为纸币始于北宋的“交子”。王献唐遗书载:“布币为物甚微,其关系货币沿革甚大。由物物交易,演为货币交易,又演为信用交易。布币即信用交易之嚆矢,后世票券之先河也。言票券者,类谓起于唐宪宗时之飞钱.飞钱以券相合,如今汇票。入宋张咏镇蜀,又行交子。”这里所谓交子是宋真宋时的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由四川的十六家富户主持发行的纸币,此纸币的出现,在经济史、世界印刷史和出版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的发行额是125340缗(缗,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在此时是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三年更换一次,备有本钱360000缗。后来由于富户衰落,1023年,政府收回纸币的发行权。徽宗时改称“钱行”。“高宗时复又会子.或称楮币。演为银钞钱钞,行于元明,通于有清,为汇票及银票钱票二类。前于飞钱,有西汉之皮币。皮币出于布币,布币原于契券。周秦以来,积渐推演,椎轮大辂,已为信用交易之前驱。不能谓飞钱以前,无货币票券  相似文献   

3.
释“湖湘”     
中国区域文化研究中,“湖南文化”多被称作“湖湘文化。”然以“湖湘”为湖南之雅称并不确切。历史地考察,“湖湘”实可为两湖之通称。“湖湘”并举,盖始于唐。张说有“游洞庭湖湘”诗。不过此处“湖湘”仅指洞庭湖。张说游“洞庭帕”(君山),以其水盛时“宛在太湖中,可望不可即”,特地选择“寒沙际水平”的季节①。其时洞庭湖已“秋水归宿壑,此(君)山复居于陆,唯一条湘川而且”③。故张说以湖、湘并举。宋代“湖湘”之称甚为普遍。见于官方文书者如“新利州路运判温益可湖南转运判官制”称:“湖湘之阻远于京师”’③;见于正史…  相似文献   

4.
在北宋,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主要有铜钱、铁钱、纸币和白银四种形态。其中铜钱是流通领域中主要的法定货币,因而宋人有关钱荒的议论,大多是以铜钱匮乏为内容,似乎钱荒是由于流通中铜钱的相对不足而引起的。史载,太宗初年“铜钱已竭”,真宗时理财大臣仍以“钱货未多”为患,至北宋中后期,钱荒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万商束手……人情窘迫,谓之钱荒”,“今都内之藏,  相似文献   

5.
基于入住中国之考虑,利玛窦曾通过“以僧自居”之方式获得中国官方与百姓的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却越来越感到早期所使用的佛教权设不仅毫无意义,反而成为传教途中的一大障碍,致而他果断采取了“弃僧附儒”之策略,并公开对佛教发起攻击.然令其始料不及的是,此举虽然看似合理,但却给基督教在中国日后的传播自设了更大的障碍,乃至一度陷于被驱逐中国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6.
对货币市场上货币流向的一般分析高埃仁在现代货币经济中,货币所担负的“交易媒介”任务日起重要。而货币如何按照各主体交易的需求,使整个经济运转自如,在相当程度上要看货币流向是否正确。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货币供应量,本文仅就货币市场(信用市场)上的货币流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商、钱观念与贾道散论张振华关于金钱“有之未必热,无之必不然”,以及“无商不富”的道理,如今已成为人们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共识。但在中国古代,“农本商末”、重利抑商的思想却相沿不衰。于是,文人雅士耻谈“利市”财富,商贾贩夫厕身“九流”之末;“利出于...  相似文献   

8.
江西才子曾巩,名厕“唐宋八大家”之列,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之间,“其文章之剽势奔放,雄浑环伟”,“衍俗雅重,自成一家”,犤1犦前人及时贤对此述之备矣。然对曾巩思想特质的阐发,则罕见文字。犤2犦事实上,与其同时代的文豪一样,曾巩是一位颇具深度的思想家,且就其思想特质来说,已有浓郁的理学因子,宋元时人即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者,如刘埙称其“议论文章,根据性理;论治道,则必本于正心诚意;论礼乐,则必本于性情;论学,则必主于务内;论制度,必本之先王之法。”“盖以于其周(敦颐)、程(颢、颐)之先,首明理学也。犤…  相似文献   

9.
国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北京语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它是现代汉民族用来进行交际的通用语言。但普通话里某些字词的多音多义现象,尤其是多音现象却增加了使用这个交际工具的困难。因此,我认为,汉字“多义”可以保留,“多音”大可不必,这样才能更便于学习者(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 多音难以识记。《新华字典》98年修订本和现行的《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和”字就有五种读音:(1)he和气;(2)he和诗;(3)huo和面;(4)huo…  相似文献   

10.
表示货币买卖和交易的词,古今常用买、卖、售、贩等表示;文言中常见的另有市、粜、籴、货、购、酤、沽、鬻、粥、商、贾之属。这些词按其意义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一、买进所谓买进,即以钱财换进物品。表示这类意义的有买、籴、购、贳(Shi)等。①郑人有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②买五人之而函之,卒与尸合。(张溥《五人墓碑记》)③杂扮籴米百姓三人同上。(无名氏《陈州粜米》)④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元好问《雁门道中书所见》)例①②“买”指把东西购进来,“购买”乃其本义,古今意义相同。成语有“买椟还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唐众星堆灿的诗坛上,天才而短命的李贺以其瑰奇诡异“虚荒诞幻”①的诗作卓然而立,并独树一帜而大放异彩。然自晚唐诗人杜牧那句“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②的评语一出,长期以来,在我国诗评界,李贺诗歌“少理”便成为大家的“共识”。如张戒在《岁塞堂诗话》中说:“元、白、张籍以意为主,而失于少文;贺以词为主,而失子少理。”王礼锡先生也说:“他的‘怪’的修辞法——(指李贺诗歌险怪奇特之风格——引者注)有时几乎超出于情理之外,所以招‘稍加以理,可以奴仆命《骚》’之…  相似文献   

12.
《五人墓碑记》(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独五人之,何也?”一句,课文注释为“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赞美”。笔者未敢苟同,认为应是设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从反面提出问题,它的答案隐含在法问之中,有间无答。如《促织》中有“死何种益?”一句即是。“设问”则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即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前者如“作亭者谁?山之增智俗也。”(《醉翁事记》)。后者即“独五人之椰城,何也?”它没有答案却可联系上下文,把“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  相似文献   

13.
曹雪芹在谈创作《红楼梦》的体会时写了一首五言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第一回)随后,他又借跛足道人之口念了一首《好了歌》。歌中有四个“忘不了”,即“惟有功名忘不了”,“只有金银忘不了”,“只有姣妻忘不了”,“只有儿孙忘不了”。这四个“忘不了”,是封建统治思想的灵魂。其中的“金银忘不了”,是其它“忘不了”的基础和中心。没有“金银”就无所谓“功名”,就无所谓他们追求的“姣妻”、“儿孙”关系了。这里之谓“金银”,既是当时社会流通的一种重要的货币形态,也可作为所有货币的一种代称。作者细致观察、深刻分析了封建末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现状,并通过描写人物及其复杂的关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表现了货币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后续者高鹗也大体领会了曹雪芹的这一创作思想。这也许就是作品深蕴的某种“味”,现“解”其如次:  相似文献   

14.
略论宋朝铜钱在海外诸国的行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宋朝铜钱在海外诸国的行用黄纯艳随着海外贸易的繁荣发展,铜钱外流成为两宋始终存在的突出问题。时人描述外流之盛道:“边关重车而出,海舶饱载而回。”①“海舶之所运,日积一日,臣恐穷吾工力,不足以给之。”②但海外贸易并非导致铜钱外流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5.
(一)从蓝采和的《踏歌》说起“八仙”里有一个叫蓝采和,《续仙传》说他是唐宋逸土,常衣衫槛接,穿绿裤,系黑木腰带,一脚著靴,一脚跌足,夏天穿夹衣加絮,冬日则单衣卧大雪中,气出如蒸。蓝采和常手持大板拍,醉酒踏歌于市中乞索;乞得铜钱,便用绳子穿成长串,拖地踏歌而行。有时绳子断了,铜钱散落满地,他头也不回,或施予穷人,或倾于酒家,惟求一醉,表现出一种十足的“狂”态。《续仙传》说他“自号蓝采和”,可见还不是真实姓名。《全唐诗》小传称他“似狂非狂,歌词极多,率皆仙意”,但只存录其《踏歌》一首。歌云:踏歌踏歌…  相似文献   

16.
王鹏 《理论界》2008,(12):180-181
本文以三年之丧为中心,比较研究了孟子和荀子对于此一问题之不同论述。阐明虽然他们表面上共同肯定三年之丧,但背后却存在巨大差异:在孟子,三年之丧之根据在于人之“中心”,而其实行的意义乃是做一个仁人,进而实现所谓“仁政”;在荀子,三年之丧却是圣人创制的行为规范,其固然有人内在的心理情感为基础,但却更强调外在的形式为其保证,而其实行意义在于规范人在丧服领域之行为,从而维护人“群居”的和谐有序。  相似文献   

17.
丽密深曲虚实相生──谈梦窗词与义山诗的模糊性赵忠山,张桂兰南宋词人吴文英(字群特、号梦窗)与晚唐诗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相隔四百余年,然其作品的风格韵味却惊人地相似,婉转曲折,时空错综,虚实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  相似文献   

18.
格里什姆规律起源于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其中心内容可概括为“份量不足的货币挤走份量充足的货币”,纸币会把硬通货挤出流通领域,罗逊(Hugh·Rawson)把这一概念引入语言学中,专措词语意义的变化中坏的意义挤走好的意义,如英语undertaker一词,原指“承办某事的人”,后来它成了“承办丧事的人”的专用词,从前的意义就基本不用了。仔细考察古代汉语偏义复词,发现有不少由一正(好)一反(坏)两个词素组成的偏义复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有反(坏)方面的意义而失去了正(好)的方面的意义。古汉语中大量存在的这类词,可以称之…  相似文献   

19.
丁纪 《天府新论》2021,(2):22-35
以德、以功、以言,禹皆所谓不朽者也。然围绕禹之一身,有许多自相“矛盾”或“悖反”处,如鲧堙禹导、鲧殛禹用、公天下之禅让与家天下之世继,又如较之于舜之窃负而逃、较之于颜子之居陋巷、较之于尧舜“性之”与汤武“反之”,皆使人觉其理解为难,凡此实又准确把握儒家义理之关键与机会也。孔子曰“吾无间然”,孟子曰“易地皆然”,惟由此,禹之所以为禹者乃可得而见之。  相似文献   

20.
华人知识分子一致希望达成“书同文”的理想世界,现在电脑化资讯社会,全球的华人都具有这种需要。本文例举全球可供处理华文用的“字集”与“码”及其存在的问题。并论及:(1)“字”与“码”密不可分的关系;(2)“字”与“码”相关名词定义释疑;(3)以模拟比喻“中文内码”的思考模式;(4)“中文交换码”的设计要件。本文对“编码”工作特别强调两点:(1)“编码”全局构思,如不慎于始,一著不慎,则会令所“编”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