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好问写过一首《外家南寺》诗和一篇《外家别业上梁文》。这个“外家”在什么地方呢?《外家南寺》自注说:“在至孝社,予儿时读书处也。”郝树侯先生在《元好问诗选》《外家南寺》诗的题注中说:“清道  相似文献   

2.
清官王树中     
王树中(1868—1916),生活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一个清官。 王树中,字建侯,号百川,又号梦梅生。他曾祖父城金,祖父维杰,父亲茂杨,清廷皆予“诰封”。他三岁  相似文献   

3.
马叙伦传略     
一马叙伦(1884.4.27——1970.5.4)现代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字彝初(又作夷初),号石翁、寒香,晚年号石屋老人,浙江杭县(今余杭)人。马叙伦高祖是农夫,曾祖是鞋匠,祖父三考出身,其父承继书香。不足四岁时,其父便延师为他破蒙。从此,便开始学“小学韵语”、“大学之道”。读书之外,亦写描硃字。十岁,字就写得相当好了。这年,父亲逝世了,母亲把他交给他父亲的好友带到苏州拜刘题为师。此人教学方法很好,要  相似文献   

4.
宦辙经年到,邮签万里修。地当中国尽,官改土司流。这是赵翼在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1767——1770)出守广西镇安府(府治天保,即今德保县)时所写《镇安土风诗》的开头几句。诗中洋溢着他对“乾隆盛世”时期国家空前统一的自豪感和自己要“勉修循吏绩,抚字辑遐○”的积极进取精神。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是清代中叶的诗人兼史学家。他在诗坛上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被合称为“乾隆三大家”,有《瓯北诗集》和《瓯北诗话》行世。他论诗特别强调诗歌的发展、进化的观点,反对“荣古虐今”的社会偏见。他又擅长历史考证之学,所著《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和《皇朝武功纪盛》等,均为时人所推崇。赵翼不仅有诗、史之才,还有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思想     
(一) 孟子的身世孟子名軻,本魯邑鄒人。他的先世不可考,趙岐的孟子题詞说:“或曰,孟子,魯公族孟孙之后,故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魯也”;这种说法是可信的。到了他的时候,已經是貧寒的居民了,韓詩外傳曾經有“孟子少时誦,其母方織”的話;但他有过受教育的机会,史記本传说,“受業子思之门人”,足見他是孔门的嫡传。虽然他是一个早已沒落了的贵族,在当时的游士階层中他变成一个顯赫的人物,他經常是“后車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并曾經一度为齐卿,孟子公孙丑篇記載一个故事道: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杜诗研究者对《无家别》中“终身两酸嘶”的解释,意见不一。前代注杜名家仇兆鳌以为“两”字指从军者母子二人,说:“‘两酸嘶’,谓母子饮恨。”杨伦以为“酸嘶”的是从军者自已,他在此句下引黄生注曰:“诗言‘内顾’,无妻也,‘永痛’,无母也。母亡妻去,曲尽无家之惨”,显然是释“两”字为无妻、无母这两件事。  相似文献   

7.
论王先谦的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王先谦,字益吾,晚名遁,其居称“葵园”,因而人称葵园先生。王先谦曾说:“余平生以书为性命。”藏书是他的嗜好,刻书是他对保存文化遗产的贡献,读书是他最大的乐趣,著书是他能在当时和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缘由。他从三十一岁刊行《汉饶歌释文笺正》至病逝前两日手书《新修晋书序》止的四十五个春秋里,先后著、编、辑、校、刻书四十八种以上,计三千二百多卷,几乎有两亿字,为我国文化史上所罕见。现将王氏学术成就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家别业上梁文》是元遗山(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一篇极重要的文章。所谓上梁文,是从六朝时出现并沿用下来的骈体应用文,本是在兴建宫室、择吉上梁时由工匠诵读的颂祝性文字。但元遗山此文却并非单为安居祈福,其主要内容系追述他在汴梁围城中与金朝叛将崔立建功德碑一事的关涉,为自己辩白雪谤。元遗山因与崔立碑事  相似文献   

9.
孙蕡的卒年     
孙蕡字仲衍,号西庵,广东顺德人。《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第253页)说:他的卒年是公元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此说不知何据? 孙蕡,《明史》有传,见卷285《文苑传》,他死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898年)的“蓝玉之狱”中。洪武二十二年,蓝玉督修四川城池(见《明史》卷132《蓝玉传》),时“蓝玉之狱”未兴。  相似文献   

10.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福建闽县(今闽侯县)人.出身“世代簪缨”的官宦家庭.21岁登进士第,35岁获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陈宝琛在青壮年时代,面临沙俄、日本和法国对我国的侵略,屡以上疏方式坚决主战,请诛丧权辱国的崇厚,并毁其所擅定的有辱国家主权的条约,他还曾奉旨驰赴抗法前线,以实现自己的主张.他敢言敢谏,“好弹劾,间言朝政得失”,与张之洞、张佩纶、宝廷等同为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的“清流党”领袖人物,他更以敢在慈禧太后面前犯颜直谏而闻名.1885年被慈禧罢官后,在家乡办学校、修铁路,直到宣统登极后才被重新起用,官至御前进讲的“帝师”,其间又以为戊戌六君子昭雪的提案而震动朝野.陈宝琛84岁的时候听到了“九·一八”事变的隆隆炮声,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在我国东北山河拼凑起来的伪满洲国,面对扮演傀儡角色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他必须接受民族立场这个尖锐的政治问题的严峻考验.本文拟就陈宝琛从84岁至88岁去世期间即1931年至1935年这生平最后几年的史实,客观评述他的民族立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三丰,元朝著名道教学者。他名通,字全一,一名君实,字铉一,别字玄玄,又号保和容忍三丰子。亦号昆阳,字君宝。因为他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张三丰先世为江西龙虎山人,祖父张裕贤自江西迁至辽东懿州(今辽宁省彰武西南)。共父名居仁,亦名昌,字子安,或云仲安,号白山,元太宗时曾“赴试策论科入选”,终因“性  相似文献   

12.
<正> 在曲阜孔庙东庑碑林中,北起第二石座上有一块西汉刻石,阴刻“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十三个字。这就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五凤刻石”。最早发现并考证这块刻石的是金开州刺史高德曼卿。《销夏记》云:五风刻石系“金章宗明昌二年诏修阙里孔庙,于灵光殿基南三十步日太子钓鱼池取池石充用,土中偶得。”高当时为提控修庙朝散大夫,所以他得以最先看见和考略这块刻石。他摩勒于刻石之右的考略结果云:“‘五凤二年’者,宣帝时号也;‘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者,以《汉书》考之,乃馀孙孝王之时西汉时号也。”此后,明朝的赵崡,清朝的王昶、翁方刚等,对刻石皆撰考  相似文献   

13.
杨慎描绘云南的诗歌余嘉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年)殿试第一,李东阳、杨一清等阅卷官称其文“海涵地负,大放厥词;共庆朝廷得人”,授翰林撰修,时年二十四。嘉靖三年(1524年),由宗藩继位的明世宗朱厚聪...  相似文献   

14.
《徽州社会科学》2010,(2):14-15
程大位,字汝思,号宾渠,安徽省休宁县人(今黄山市屯溪区前园村人)。生于明嘉靖十二年四月初十日(1533年5月3日),卒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十七日(1606年9月18日)。著名珠算家和发明家。他“幼负颖敏,尤长于算学”,20岁左右的“弱冠之年,商游吴楚,遍访明师,广采博览,苦研算学”,40岁时“归而覃思于率水之上”,  相似文献   

15.
書“無逸”、論衡儒增篇作“毋佚”,汉石經作“毋劮”。王应麟困学耙聞謂“毋者禁止之辞,其义尤切”,这是对的。但毋字初文本应作“母”,早期古文字沒有“毋”字,父母之“母”也作否定詞的“毋”字用。“毋”字初見于战国时代的詛楚文。逸字本应作失,国語周語:“淫失其身,”詛楚文:“淫失甚乱,”均以失为佚或逸。說文和广雅释詁并訓逸为失,逸失疊韵,訓为暇逸者系引伸义。失字后世孳乳为佚  相似文献   

16.
松年、字小梦,号颐园,蒙古锒蓝旗人。姓鄂觉特氏,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六月廿九日(见《奉直同乡齿录》)。其祖上系驻防天津的八旗四翼蒙古人。幼年入八旗“官塾”读书,在三十二岁那年才正式拜当时名画家如山(字冠九、满族)为师,系统全面地学习了中国绘画的理论和技法。他是否应过举,抑或是“捐纳”得官,现不可考。据《榆园画志》中说他“曾官汶上知县”,《八旗画征录》则说他“官游山左,曾任范县知县”,而《奉直同乡齿录》说他“清光绪间以知县来山东候补,曾睾单县”。《八旗画征录》又说他“不阿权贵,不久罢官,流寓济南,以书画自娱”。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殁于济南,享年七十岁(《奉直同乡齿录》作享年七十五岁,恐误)。六十一岁(光绪丁酉年即公元1897年)脱稿所著《颐园论画》一书,多甘苦有得之言。  相似文献   

17.
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焦裕祿同志身上,我們需要向他学习的东西很多。他那种善于运用毛主席关于一般与个别相結合,領导和群众相結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領导方法;大树榜样,最大限度地发揮榜样作用的方法,是我們需要认真学习的一个方面。焦裕祿同志經常深入到貧下中农中去,深入到生产斗爭中去,他听到了許多貧下中农要求“翻身”、要求革命的呼声,看到了群众奋发图强,战胜灾害的革命精神,总結了“韓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认为这些榜样就是兰考的  相似文献   

18.
狗年话狗联     
1994年是农历甲戌年,生肖排列属狗。关于嵌有“狗”字的对联,不乏佳作。下面采撷数对,以飨读者。 于谦少时,其母将他打扮得与众不同,一日上学遇到和尚兰古春,那兰和尚素来谐谑不拘,他见于谦头上扎着两个发髻,挑逗道:“牛头喜得生龙角”,于谦见兰和尚出言不逊,脱口而出:“狗头何曾出象牙”。兰和尚虽知自  相似文献   

19.
元好问外家在阳曲补证刘泽,狄宝心元好问诗文中多次提到其外家。外家在何处,清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曾云遗山之母张夫人或即唐时祁县张道源后裔,系推测之辞,不足为据。元好问《外家南寺》诗题下自注:“在至孝社,予儿时读书处也。”郝树侯《元好问诗选》引《阳曲...  相似文献   

20.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橘隐,晚号听水老人、沧趣老人,福建闽侯县人。他家世代簪缨,是个书香门第。陈宝琛十三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岁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日讲起居注官以及武英殿、国史馆、功臣馆协修、纂修,江西学政、内阁学士兼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