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应正视大学生恋爱问题李荣时对于大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谈恋爱,作为高校,原则上都采取的是反对的态度.规模大的高校,在不提倡的原则下,除非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影响了学习和工作,违反了校规校纪,学校才予以于涉和处理外,对正常的恋爱大多采取默认的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师在校生恋爱现象渐趋普遍,表现出谈恋爱比率上升,时间前移等一些特点,并随之产生“多角恋爱”现象增多,学生家庭负担增加,学业成绩下降等问题,寻求精神依托、从众心理等是促使大学生谈恋爱的主要因素。解决高现院校学生恋爱现象中各种突出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恋爱观,了解和接受健康、正确的有关恋爱知识。  相似文献   

3.
在读大学生恋爱心态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日趋成熟,其异性情感交往是他们走向成熟的一个突出表现.调查发现,恋爱是在读大学生除毕业分配之外最关注的问题.不少学校仍规定大学生不许谈恋爱,但校园恋爱始终没有杜绝,也不可能杜绝,可谓永远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和一道绚丽无奈的风景.其是非曲直、褒贬扬抑,不能一概而论和贸然下结论.大学生恋爱,并非只是赞成与反对,任何强行禁止或放任自流的态度都是不负责任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谈恋爱是各高校很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学校的管理者一般是采取既不提倡也不反对的做法。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谈恋爱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值得深思。一、主要问题从辩证的观点看,凡事都有它的正面效应和负面影响。近几年来,大学生谈恋爱的不正常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豆、不负责任的恋爱观。有些大学生谈恋爱只是为了排遣寂寞、填补心灵的空虚,有的则是出于从众的心理,看到别人成双成对而不甘“落伍”,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往往会随意与异性结交,对对方和感情本身都缺乏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谈恋爱现象怎样看待?怎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大学生在校恋爱的教育引导问题谈些看法。 一、大学生恋爱的心态及状况 大学生对待恋爱这一问题所持态度是复杂的。在我院2000名学生中,以25%的比例,进行抽样调查后统计,有63%的学生认为不可避免,顺其自然;有16%的学生认为宜早不宜迟,12.5%的学生还没有认真考虑过;有8.5%的学生认为晚点好,以免影响学习;仅有1%的人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不应该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谈恋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部分大学生的恋爱存在严重的误区。这些恋爱误区的存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校园秩序都是不利的。因此,对大学生的恋爱误区进行心理分析,有利于高校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大学生文明恋爱。  相似文献   

7.
切实加强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的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恋爱观及对待爱情的态度,有着与过去乃至八九十年代青年不同的显著特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恋爱问题的特点, 论述了大学生恋爱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普遍性、低龄化、公开化以及恋爱观存在爱情至上、男主女从、容貌第一、功利至上等消极因素.提出了进行恋爱观教育引导的原则即针对性、全面性、科学性、层次性,从而把大学生谈恋爱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SCL - 90和自行编制的《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观念调查问卷》在低年级大学生中施测 ,结果发现 ,低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国内青年常模 ,并且存在性别差异、招生类别的差异。低年级大学生谈恋爱的比例有增高的趋势 ,他们重恋爱过程而轻结果 ,性观念开放。本文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谈恋正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大学生恋爱因素的剖析,阐述了高校应该正视这一问题,加强教育,积极引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恋爱心理的目我调节,自我控制,正确解决恋爱矛盾,摆正爱情与学习的关系,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10.
女大学生恋爱不良心理表现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校不禁止大学生谈恋爱的宏观氛围下,大学生恋爱群体中婚前性行为时有发生,违反了学校有关规章制度,这给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影响。针对女大学生恋爱不良心理,应采取:加强女生心理辅导,引导情感健康发展;加强性健康和恋爱道德教育,提高女生责任意识和自我修养;加强交往教育,提高女生人际交往能力;加强校园引导,增强管理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90后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普遍的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部分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总体上是健康的,他们的择偶标准比较理性化,恋爱动机呈现多元化,并且恋爱自主性增强。但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个...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恋爱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正呈现公开化,普遍化的趋势。由于恋爱而造成的不良后果越来越明显,因恋爱问题而受校纪校规处理的人数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恋爱不宜提倡,学校领导、教师和有关管理部门应认真引导和劝阻。为对大学生恋爱进行有效的引导,现就大学生失恋问题作些初浅探讨。一、大学生失恋问题预测失恋,简单地说,就是中断恋爱,是已有恋情的丧失。一般呈现两种状态:被动型失恋  相似文献   

13.
随着依法治校理念的逐步形成,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针对在校大学生恋爱所出现的新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既无需回避,又要根据其产生发展的不同原因,进行积极地帮助和教育、引导,使之在正确认识爱情真谛的前提下,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努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实现从“本我”向“超我”的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早恋这种表述很不准确。什么是早恋?什么时候发生的恋情属于早恋?十五岁的人谈恋爱算不算早恋?五十岁的人谈恋爱算不算早恋?法定恋爱年龄是多大?法律不准恋爱年龄又是多大?为什么没有  相似文献   

15.
有好事者将大学喻为伊甸园,那么大学生便是亚当与夏娃。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女郎不善怀春。”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如何科学对待大学生恋爱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一、大学生恋爱情况的调查新生入学以后,一方面,大学生沉浸在全新的生活之中,精神上自我放松或暂时获得解放,他们将念及中学友情,有的在书信往来之中表达了他们的爱意;另一…  相似文献   

16.
暂时不谈恋爱,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重新“身轻如燕”。对于长期恋爱的人来说,刚开始不谈恋爱的时候很难熬,但是时间长了,你就会彻底地喜欢上这种自由的感觉。但,不是每个停顿都美好,不是每一段爱情停歇期都是逍遥洒脱的,所以喊“停”之后,我们的态度和做法很关键: 1、尽快平复自己的情绪暂停后对自己好点,想吃什  相似文献   

17.
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和性价值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校园文化一翼的大学生恋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从本质上说,女大学生的恋爱观、性价值观均是一种价值取向,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目前女大学生在恋爱当中的恋爱现状、恋爱行为、恋爱与性行为等问题;女大学生恋爱观与性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及生理、心理、社会和特殊环境等方面。经过调查,研究分析使女大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柳絮 《今日南国》2008,(3):71-71
第一次谈恋爱,大概是9岁,上小学三年级.糊里糊涂地谈恋爱了,糊里糊涂地失败了.但因为是人生第一次恋爱,所以至今仍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19.
一、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特征长期以来,大学生恋爱问题始终是困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并寻求新思路对此加以解决,是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们不能回避的课题。在这里笔者将对目前大学生恋爱的一些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教育对策,以此对大学生爱情观的树立加以引导,进而解决相应问题。为全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的现状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恋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理所当然会反映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处理好这个问题,不仅不能回避,且是高等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拟就当代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特点、原因等问题作些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