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所谓语言,则是指人类所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人们研究民俗,也研究语言,曲彦斌则进一步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以此创立了一个崭新的人文学科———民俗语言学。创立一个新的学科,需要有严密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和坚实的研究成果的验证,要从理论与方法等各个方面都给予明确的说明与论证,从而凸现本学科的特质。曲彦斌首先界定民俗语言学的概念:“就是研究语言中的民俗现象和民俗中的语言现象,以及语言与民俗相互关系及运动…  相似文献   

2.
<正> 民俗是一种人类群体(民族、氏族、部落等)的文化现象。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该民族的群体文化具有整体统一性,同时又有其有别于该民族其它文化形态的独特性;它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因为它是在千百年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又有其时代断面的标志性;它既是民族群体风俗、习尚的共性稳定体,又是容易受地域、环境、气候、交通乃至周边其它民族习俗影响的个性杂合体。本文试图根据这一认识,以青海汉族习俗为例,就其建构的特点及其哲理意蕴作一点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的文化传承。任何民俗事象之所以能成“俗”、能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中为群体接受并传承下来,是因为它具有对该文化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的适应性和选择性。正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斯·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所指出的“在文化生活中和在语言中一样,选择都是首要的必然现象。”在各式各样可能的文化旨趣构成的巨大弧形上,“一种文化,它的同一性有赖于对这一弧上的某些片断的选择。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人类社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区别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而在语言内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容,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萨皮尔所说的"文化"其中也包括民俗的内容,民俗被认为是遗留在文明社会之中的古代社会的"残存物",语言与民俗是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4.
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认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蕴涵着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隐喻和文化密不可分。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客观世界本身的相似性为不同语言中相似性隐喻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由于不同民族文化意识、社会风俗、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有些隐喻概念又为某民族所特有,不仅体现该民族自身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以及传统习惯,也透视出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概念等。  相似文献   

5.
导游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旅游活动中导游语言是信息的载体,也是导游工作者从事旅游接待工作的重要工具。作为一名语种导游员,不仅要熟练该语种,包括熟悉该语种国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和风俗民情等多方面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不同国家、民族和群体具有不同的特征,由于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民族和群体的纽带,文化差异的特征性必然存在。而语言作为文化的反映,两者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交际工具,和特定的民族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存、又互为制约的关系。学习语言,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一个科学而完整的语言教学体系,理应把语言和文化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我们还要围绕该学科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恰当地揭示同汉语教学紧密相关的种种文化因素,注重并加强文化知识的教学,以使学生既能达到较高的知识文化层次,又能尽快掌握有效得体的汉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略论汉语的入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随民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形式表现。汉语不同于俄语、英语,汉语语音也就有与俄语、英语语音不同的结构、形式。我们不能用自然主义的态度来了解语音,以为语音的发音基础是人类的器官,人类的器官在各民族之间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所发的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这在各民族之间也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就否认民族语言的语音特点。这是错误的了解,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具有适应人类社会交际需  相似文献   

8.
张向荣 《北方论丛》2001,(6):121-125
文化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它各有诠释。历史上一种文化的积淀世代相传,流淌在民族文化精神和情感的血液里,铸成了文化内容的差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一方面是人类所建构在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产物。离开一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文化的差异对语言有直接作用,因而从文化角度审视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语言又能够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和个性来。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狭到宽、从表层到深层的发展过程。隐喻不仅仅是语言内部的修辞手段 ,而且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息息相关 ,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隐喻作为思维工具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性特征 ,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理解隐喻现象提供了心理基础。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又体现着文化的差异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约定性。  相似文献   

10.
张筠 《青海社会科学》2013,(5):197-199,186
索绪尔曾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作为彰显文化特色的载体,语言在族群识别、文化认同中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作为文化本身,民俗语言又在塑造区域文化个性上承担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性别歧视是社会一类性别成员对另一类性别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依据的偏见,是一种偏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歪曲了的社会态度。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性别歧视语。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及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直接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价值观、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思维方式。汉语和英语中女性受“歧视”的现象反映的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语言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的重要属性。迄今为止,人们还未发现任何一种别的动物,能够象人那样——哪怕是最原始的人那样——说出分节的语言。人类所独具的这种语言属性,必然影响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而各民族在语言上的差异,也就必然促成其文化上的差异。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来看看布依语在文化上具有何种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澳门语言文化的历史状况提供一些尚未被本地学者吸收消化的脚注资料,期望藉此引起决策阶层对澳门历史失语症的警觉.澳门的历史失语症是文化整合的负量现象.但倘把澳门跨世纪的文化整合只看作是一种区域性边缘文化的偶然现象,那真是小题大作了.澳门的文化整台却具有真正近代史意义和世界全景色彩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宏观视野①.这个课题在目前显得太迫切了.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各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且构成各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华.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认为,无论从哪方面考察,文化都离不开语言.萨丕尔也认为:“语言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丰繁多样,按大的方面来分,大体包括物质民俗文化、社会民俗文化、语言民俗文化和精神民俗文化四种。婚姻家庭文化属社会民俗文化,它是各民族人民在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两性恋爱、婚姻和家庭的缔结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及文化心态。它包括各民族特有的恋爱方式,婚姻形式和家庭组建样式及其形成过程中的思想意识、感情、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一、少数民族婚姻家庭文化的内涵及其表征 1、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中的两性缔结文化。婚姻家庭首先是两性的联结及其结果,在它的完成过程中,表现出各民族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对该项民俗制度的创造、约定、传承和演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为了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必然会出现语义非对等的现象。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由于各民族文化都具有独一性,使这种语义非对等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文化背景知识是指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地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信息 ,以及该民族风俗习惯、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特征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正如H Glastone (1972 )所强调 :“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特殊性表现在 :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作为文化信息承载体的语言记下了同一文化群体人们之间及其与对象世界之间独特的文化关系,一切文化都能从它的语言以及记录语言的文字中体现出民族特色,因为同种文化是通过同种语言得到沟通和保存的,所以发掘体现在语言中的文化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这对进一步宏扬民族文化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自从产生了人类社会,便产生了相应的风尚习俗。民俗伴随着人类社会渡过了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前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社会结构是一个变动迟缓的稳定系统,因而民俗的演化与社会的发展也长期处于一种基本适应的状态。但是,目前生产力发展迅速,国家趋向工业化、都市化、现代化,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人们的思想意识都在急剧地变化。而作为社会子系统的民俗,由于具有强烈的传承性,便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与社会大系统不相适应的迹象,甚至限制、阻碍了人类走向现  相似文献   

19.
一、居住民族学 许多研究者习惯于把各民族以住宅为主体的居住文化仅仅归结为物质文化;甚至只归结为建筑文化;或者仅仅把各民炼的居住生活理解为一种民俗事象,认为它只属于生活的范畴。应该说,这些看法既有某些道理,又有其片面性。 居住民族学主要研究各民族的居住生活。居住文化与居住问题。对于民族学而言,居住民族学只是一种专题性的研究,它侧重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与居住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尤其注意在居住文化上所反映的民族特征;但同时,居住民族学也是一种综合性研究,这是因为,任何民族的居住生活都与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民族的居住文化,也都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它关乎到技术的、生产的、生活的、家庭的、社会的、甚至观念形态的等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政治文化的几乎所有主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以往读书,每每为汉族民俗文化中的谐音象征所吸引,通过初步研究,我认为,谐音象征作为一种或一类语言民俗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汉族文化的本质。一汉族文化中的谐音象征,不仅见于民俗传承的多数层面和几乎一切类型之中,而且与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