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自我国《反垄断法》颁布以来,相比反垄断行政执法的日益成熟,以垄断致损赔偿责任为主的反垄断私人实施却发展得较为缓慢。归纳目前我国垄断致损赔偿责任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困境,梳理国外反垄断私人实施中垄断致损赔偿责任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明晰美国在反垄断私人实施中运用垄断致损赔偿责任制度的实践思路,对于完善我国以垄断致损赔偿责任为核心的反垄断私人实施机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生活的直观世界里的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这个体验为情感维度空间隐喻提供了理据。在汉英里,抽象的情感被概念化为有形的长的线条、宽的平面和立体的物体。  相似文献   

3.
张腾辉 《学术月刊》2012,(2):115-125
《周礼.冬官.考工》中所记载的"营国制度"是关于中国古代都城形制的重要文献。长期以来,学术界将"营国制度"文献中的"面朝背市"理解为建筑方位上的"南朝北市",这就和中国古代都城"北朝南市"的实际空间格局相背离。将"营国制度"文献原文及其注释还原到其应有的历史原境以后,发现"营国制度"原文及其注释经历了一个从人(君臣)到物(建筑)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又与中国中古时期"天下一家"政治理念的生成与发展相契合。"营国制度"也由此成为"天下一家"意象空间创设的指导性文本与理想图式。基于"天下一家"理念及其空间图式,"营国制度"文献本身的意义不但获得更加深入的剖析,同时营国制度空间图式与现实都城空间形制之间的矛盾也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运动类句子由运动类动词构成,运动类句子反映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属性由运动类动词的性质决定,而物体位移变化的区间限制使得运动类动词有了两个不可或缺的语义角色配置——表物体起迄点的目标和来源,从目标到来源恰又指示着运动的方向。本文则由运动方向的求得探讨了运动类句子的句法语义变化形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致损义双宾结构,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这类结构是否为双宾结构及对相关理由的探讨。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聚焦致损义双宾结构的语义关系及其形成动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S+V+NP1+NP2”结构中,是NP2导致了整个致损意义的形成;其次,事件结构中力传递子事件是致损义双宾结构与典型双宾结构在事件结构上的本质差异,也是造成语义关系差异的重要因素;第三,从构式的视角看,致损义双宾结构不是典型的双宾构式,而是一种边缘构式。致损义双宾结构的事件语义考察,为研究汉语双宾结构的内部语义分型提供了一个视角,对国际中文教育提出了一些挑战。基于汉语双宾结构表义的多样性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在处理汉语双宾结构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推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罗斌 《学术论坛》2012,(6):187-191
诗歌中的空间具有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它不仅是具体的物体存在,也是人活动和立足之地。空间的社会属性赋予空间高度的象征功能、叙事功能并使空间具有相对性,并使其成为许多诗人在诗歌中反复使用的题材。文章以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为例,从隔离型空间、选择型空间和自闭型空间三个方面探讨诗歌创作的空间建构如何呈现和深化诗歌主题,最后指出诗歌创作空间之所以能构建是因为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创作空间才能表现相应的主题,同时诗歌创作空间的构建必须与合理表现诗歌主题为限。  相似文献   

7.
从美俄卫星相撞事件看航天活动之损害赔偿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空间物体致人损害的事件也不断发生.2009年2月10日发生的美国与俄罗斯卫星相撞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航天活动致人损害的国际赔偿责任问题的关注.1972年联合国<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公约>,简称<责任公约>,是航天国际损害赔偿方面基本的法律依据.<责任公约>规定的国家责任原则以及绝对责任和过错责任的责任基础原则都是颇有特色的.但公约的制定与生效毕竟已经经过了近40年,如今<责任公约>出现了一些不能适应新形势的情形,有必要进行重新思考和加以适当改进.  相似文献   

8.
我国反垄断领域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均存在着“对垄断致损赔偿责任规定过于原则的不足且赔偿数额主要以填补损害为主”的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反垄断民事诉讼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学习国外垄断致损赔偿责任实践的有益成分,完善我国垄断致损赔偿责任制度中有关“损害计算方式、损害计算标准及赔偿力度”的规则,是促进我国反垄断司法实践不断前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杨蓉 《学术探索》2014,(11):61-65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讨论侵权责任问题时,多以大陆法系的典型国家为参照物,但事实上,不论是大陆法系的法国或德国,还是本文研究之英美法系国家美国,哪怕彼此的法律传统不同,就侵权责任上仍然是在相似的机理支撑下发展的,即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因此,对美国垄断致损赔偿责任进行“构成要件”之解析,并不是标新立异。对美国垄断致损赔偿责任中有关“行为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内容”的分解,是深化认识垄断致损赔偿责任的一种比较法尝试,能够给我国垄断致损赔偿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带来新的启迪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空间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对这个范畴的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是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原理和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础。然而 ,在我国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中 ,由于把空间范畴仅仅理解为物质存在的广延性 ,理解为物体自身的长、宽、高 ,造成了空间范畴的一个根本缺陷 ,引起了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明显冲突。实际上 ,空间是物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覃凤余 《学术论坛》2005,(9):158-163
壮族空间方位认知与表达与汉族相比有相通、相异和相对应之处。相通点:都借用表身体/物体的名词。相异点:(1)壮族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和表达较汉族更具原生性;(2)壮语为内隐型空间,而汉语为外显型空间。相对应点:“左”、“右”指称地域汉语从古发展到今逐渐萎缩,而壮语一直都不兴盛。  相似文献   

12.
王荣栓 《东岳论丛》2001,22(5):58-63
空间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对这个范畴的正确理解和科学认识是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原理和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础.然而,在我国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中,由于把空间范畴仅仅理解为物质存在的广延性,理解为物体自身的长、宽、高,造成了空间范畴的一个根本缺陷,引起了它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明显冲突.实际上,空间是物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国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卫·哈维的后现代思想以多向度、非线性的空间批判理论著称。他认为后现代性是一种由时间与空间高度"压缩"而引起的新一轮时空体验,表现为不确定性、瞬间性、多元性等特性,这些特征表现在文学上,则是后现代主义在创作中运用拼贴、戏仿等叙事策略彻底摧毁传统小说的整体性、和谐等美学规范,而把易变性、碎片性、断裂性、偶然性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文学中感性地"再现"社会转型带给人们全新的时空体验。  相似文献   

14.
见义勇为致损救济是见义勇为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对见义勇为者在救助过程中的权益进行有效的保护,也是当前学界所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而当前仅仅使用民法中的无因管理制度并不能涵盖见义勇为的所有情况,因此通过对见义勇为行为的系统分析和归类,并借鉴西方国家“好撒马利亚人法”的经验,提出综合运用民事和行政两种方式来完善我国见义勇为致损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地下挖掘是引发我国城市地陷的诱因之一。我国《侵权责任法》确立了地下挖掘致人损害责任制度。该制度顺应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趋势,拓宽了受害人的救济渠道。地下挖掘致人损害的责任构成应包括经营者实施地下挖掘活动、他人发生损害和存在因果关系三要件。我国应根据不可抗力所起作用的大小确定免责范围,并适用过失相抵减轻责任。  相似文献   

16.
既然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它就不可能具有主观性、意识性,也不可能是精神的存在方式。先在的、外在于人类实践的自然空间不可能是人创造的。我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事物的原有空间形式,新的空间形式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但我们不能创造物质本身,只能改变物质的具体形态,因而,我们也不能创造空间本身,只能创造具体事物的空间形式。社会存在是物质的高级存在方式,社会存在的空间形式可以称之为社会空间。但"社会空间"不表示这种空间具有社会性。社会存在包含着自然存在,不是自然存在的存在是非存在。社会空间实际上是社会存在的自然物质基础具有的空间形式。空间是物质的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社会空间"不具有社会性。空间的生产只是生产的一个方面,不能用"空间生产"的概念代替"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的概念,应当从生产方式来理解人类历史和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在空间上的扩张、争夺。  相似文献   

17.
家庭空间与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家庭物理、心理、行动空间与公共空间关系的探讨,指出家庭空间是公共空间的出发点,是公共空间的特殊部分,两者之间有融合交汇之处、渗透发展之势。重视家庭空间文化的引导及暗示功能,将有助于塑造和培养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担当,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8.
谭日辉 《船山学刊》2010,(4):190-193
社会空间研究一直是西方经典社会学家研究的焦点。迪尔凯姆是社会空间研究第一人,其后芝加哥学派及其相关的三大古典模型、布迪厄的社会空间场域理论、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生产理论、雷克斯的住房阶级理论、戈特迪纳的社会空间理论等从不同的侧面对社会空间展开了研究,特别是戈特迪纳的社会空间视角更是加深了对社会空间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我们研究中国当代城市社会空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空间权若干问题在物权立法中的体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空间权分为空间所有权与空间利用权。我国土地公有的性质决定了空间所有权只能是公有 ,一般主体取得的只是空间利用权。作为空间权的标的 ,“空间”范围仅指在附属于地上权空间之外的由国家或集体所有的空间。地上权人对自己土地一定上下空间的使用 ,是地上权的当然附属部分 ,不能作为独立的空间权的标的。此理论为我国正在起草的物权法应如何规范空间权提出了参考性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孟君 《江汉论坛》2014,(4):88-91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实现了"空间转向"并展开阐释空间问题的理论"旅程"。尽管电影是视觉的艺术,是时空的艺术,但是空间在电影叙事中普遍为时间所遮蔽;即使空间是一种创作要素,也是作为物质空间经历了从"消隐"到"浮现"的曲折过程,而作为精神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空间在电影实践和批评中则长期缺席。对电影而言,空间是"根本"要素,而不是"附带"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