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京津冀三地比较优势明显,实施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潜力巨大,但目前与国内发达地区比较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完善的区域一体化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强有力的区域性协调机构和调节基金等.因此,应着重从组建京津冀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权威性协调机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发展基金制度、搞好协作交流、建立常设的信息管理机构、区域资源补偿制度等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构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动态联盟状态下京津冀各区划协同发展的博弈演化过程,结果证明:作为动态联盟的协同发展的预期收益、风险成本和联盟资源是影响协同发展这一动态联盟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基于动态联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路径,并以此路径为方向,从降低联盟风险、增加联盟收益、和提高联盟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合理化新建议,以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区域一体化呈现出更强调邻近效应、更注重区域联通、更关注效率提升的新趋势,亟须从理论上阐释其内在逻辑和演进规律。从邻近、联通和效率三个维度揭示区域内地区间协同关系,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理论分析框架,其底层逻辑是不同微观个体依托“互利依存—价值创造—自主演化”关系形成自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地区间多维邻近性与联通行为协同演化,继而与各地区的发展效率之间产生相互促进作用,并在“地区借用”“壁垒破除”“生态构建”“路径创造”效应的影响下,使各地区的发展效率在增长中收敛,最终实现区域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具有“渐进”和“跃迁”的辩证统一性,在时空演化中呈现出合目的的规律性。在实践层面,区域一体化以地区间适度邻近性为前置条件,以网络化联结为形成基础,以整体性效率优化为目标要求,以个体内在自组织为动力保障。遵循该分析框架,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应持续拓展互利合作空间,优化畅通协同联动渠道,激发多元主体活力与效能,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甘肃、青海、宁夏在经济一体化新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剖析了甘青宁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提出了统筹甘青宁经济发展、实施甘青宁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和策略,以推进黄河中上游经济协作区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城市间企业投资数据分析京津冀城市网络特征及成因,可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的城际联系开放性强,城市群城市网络中心—极化效应突出,这与其中心城市北京的经济特性有关。北京的经济结构是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主,造成其对外经济联系更多是高等级、跨区域和超越地理临近的,较难形成对腹地城市的经济辐射。且随着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腹地城市制造业发展趋缓,也不利于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从而造成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因此,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需着眼于京津冀城市的经济功能,尤其要考虑北京的首都功能定位,明确三地分工关系,强化北京对津冀的辐射带动,加强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功能联系,形成更为均衡的城市群城市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市场化、国际化推进"长三角"发展一体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阻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用行政机制来调整"长三角"地区间的行政摩擦,有悖于一体化的实质.为了在"长三角"地区大市场范围内推动实现有效竞争,该区域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指导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实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建立一个不被行政关系和垄断力量扭曲的区域共同市场,使区域内真正的市场主体进行充分的、有效的、公平的市场竞争,实现区域共同市场内资源的高效率配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但其进一步发展却面临"行政区行政"的层层阻力。化解行政区行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矛盾的根本途径不在于行政区划的调整,而在于区域内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因为行政区经济的产生不在于行政区划本身,而在于行政区的"行政"。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其相应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区域政治协同发展,区域政治协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从现状来看,实现我国区域政治协同发展,必须创新区域行政立法方式、建立区域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区域地方政府间行政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23年1月5日,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主办了“成昆渝高质量一体化绿色发展论坛暨2022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年会”。与会专家围绕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的逻辑之理、现实困境、实践路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新发展阶段,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逻辑上看,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满足区域合作分工的基础条件,丰富了区域一体化理论的时代内涵;从历史逻辑上看,成昆渝地区自古以来就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具有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基础;从现实逻辑上看,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对优化国家战略布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强化能源合理配置、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现实困境上看,区域经济实力偏弱、区域辐射带动乏力、产业协同竞争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文旅融合发展受阻等一系列区域性问题阻碍着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从实践路径上看,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要以成渝地区为依托,通过建设昆明辐射中心、打造贵州战略腹地,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对外开放、交通运输、文旅融合等全方位、宽领域、多维度的一体化发...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主要引擎。当前民族地区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处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双加速的发展时期,更加需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方向明确才能步履坚定,目标清晰方可凝神聚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用"六个紧紧围绕"全方位部署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改革重点。《决定》描绘的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中,突出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要判断,为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着力点和突破口。要把改革向纵深推进,就必须把握好这一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实践的力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既是一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一代领导集体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并通过新常态透视中国宏观政策未来的选择,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更是对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前瞻性规划。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一文中,更加详细地阐明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诸多要点。我们认为,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向新的思维、新的方向转型,这其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我们去发现,新的经济发展红利需要我们去梳理,新的发展特征需要我们去总结。总之,经济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必然要求我们从经济发展的各个角度、各个领域来进行解读和阐释。鉴于经济新常态对整个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我刊特开设《中国经济新常态研究》专栏,邀请学界专家学者对经济新常态涉及的不同内容进行总结与理论阐释。我们期望通过专栏的开设,为研究经济新常态特征提供一个学术阵地,从而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也期望广大专家学者就经济新常态的相关研究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5.
《大庆社会科学》2015,(2):159-160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除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体制改革日显重要和迫切。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这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首先,改革的目标更高更全面。过去主要提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