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这一思想蕴涵进行了梳理,并对这一思想中的资本运动逻辑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破坏的根源,及解决这根源的社会关系变革的必然性等观点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以工业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历史性的实践关系视阈,从主体的能动实践活动过程的角度,及现实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哲学思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思想的理论价值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2.
3.
再探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具体分为物质变换扰乱论和物质变换控制论,环境问题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和社会物质交换中产生的。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时代的变化往往赋予马克思学说中的不同内容以新的阐述和发挥,从而彰显其时代的重要性。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即是如此。在当今生态问题成为人类不断关注的重点同时,物质变换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物质存在方式而受到追捧,也由于其表达了一种社会化发展的理论而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是对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经济思想.包括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的统一性、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是物质变换发展的新阶段和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统一体中的生产力发展等.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实践指导意义.包括为当代中国的资源节约型发展实践提供思路、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思路以及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践提供思路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是对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经济学阐释,论述了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有机统一的生态经济思想;劳动与劳动过程理论构成马克思生态经济学说的基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轨迹与理论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各个时期的理论文本有着浓厚的生态学意蕴,存在着一条明晰的生态思想发展线索:从早期突破自然主义传统,赋予自然概念以"社会一历史"性质,到中后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考察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视域由此得以放大,其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社会历史关系,探究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变革方案,从而克服了其他生态理论的种种局限,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经济思想,特别是富有卓见地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可能的路径选择,包括科学技术生态化、消费观念生态化、经济发展生态和社会制度生态化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考察马克思时代的生态现实,在分析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挖掘和梳理了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生态经济发展的技术维(生态技术)、生态经济发展的知识维(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经济发展的制度维(生态政治)、生态经济发展的文化维(生态文明),这些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生态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对于我们进行生态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以及实现物质循环的理论观点,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变换不仅需要在消费领域、生产领域实现,也同样需要在流通领域实现。物质变换受阻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当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政策以及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造成物质变换和物质循环受阻,进而产生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括了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三种内涵:自然界内部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社会物质变换,概括并分析了扰乱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四种因素: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的本性、市场经济体制和过度消费的生活模式,并从该理论视角出发,提出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种措施。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变换”概念是马克思分析和研究资芩主义生产方式、展望未来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内在地蕴含了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注意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尊重自然界存在的生态规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科学发展观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文章主要揭示马克思“物质变换”概念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并非是反生态的。马克思在其物质生产理论中多次提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他在强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动性的同时 ,清醒地意识到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在当代应展现出它所固有的生态意蕴 ,在实践中应发挥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及人类生存危机的出现,表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受到严重的破坏。本文挖掘了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思想,在考察"物质变换"概念的源流和内涵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中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性及根源,并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在制度变迁、观念转变等方面所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态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断裂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生态学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敏感谈起,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核心概念——物质变换断裂概念以及这一概念的生态学意义和挽救人与自然异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破解了生态伦理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困境.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实践为中介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以"物质变换"为基点解释了生态危机的实质性根源.消费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方式,马克思生态伦理视野中的消费模式是绿色的、适度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7.
政治理论把国家视为所有政治问题的核心,马克思也在其著作中不断强调国家理论在政治学理论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而善治理论作为当代政治国家治理领域中的较为新颖的理论,其理论渊源、发展路径、现实应用均体现了当代国家与社会二元发展的和谐模式与路径创新.本文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认为善治理论是对马克思国家理论在当代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把中国古代熠熠生辉的生态文明思想同马克思关于"人、自然、社会"的生态理论思想做对比,可以发现两者有共同之处,如儒家的"天人合一"与马克思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儒家的"人为天地立心"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儒家的"周而复始"与马克思的"循环经济"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也存在着差异,如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通过比照,从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与马克思生态思想中汲取适用于我国的理论思想,不断地丰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适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鲍计国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
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生态社会主义者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为目标,其关于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性质、克服生态危机的方法等观点基本相似,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想。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气候变暖、环境恶化已经超越国界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这使人类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诸多论述,其核心思想即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思想。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单向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物质变换关系,无论是在农业生产中还是在城市及工业生产中,要弥补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出现的代谢断层,就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