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华 《齐鲁学刊》2012,(5):78-81
众多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内学者倾向于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视为一种就资本主义人权理论而论的"人权问题上的形而上学或神话学批判理论",而对马克思恩格斯自身无产阶级人权理论的建构却没有给与关注。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权理论并非局限于对资本主义人权的批判,而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人权的批判,并在批判中构建出了无产阶级人权理论的框架。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理论的建构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理解和认知,确切地说,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考量内含着"人权"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共产主义图景。  相似文献   

2.
“马恩差异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嫱嫱 《广西社会科学》2008,153(3):205-208,F0003
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前后,对他们思想的歪曲始终不断,由此形成了各种关于马恩关系问题的观点,其中包括"马恩差异论"。"马恩差异论"起初是由怀疑、敌视、反对马克思主义者引起,此后,在西方,随着"马克思学"的兴起,"马恩一致论"开始转向"马恩差异论"。国内坚持"马恩差异论"的学者不多,大部分还是坚持"马恩一致论"。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阅历和气质、志趣和特长、思维方式和研究的侧重面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但他们之间的共同性则是基础性和本质性的方面,他们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对待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应当在坚持差异基础上的一致,反对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完全否定恩格斯的历史地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学”从“马克思恩格斯对立”的预设前提出发将马克思恩格斯在俄国公社问题研究上的差异扩展为对立,主要围绕着在俄国社会发展道路上恩格斯的“单线论”和马克思的“多线论”的对立,在俄国社会发展前景上恩格斯的“悲观”与马克思的“乐观”的对立,恩格斯扩展“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应用范围背离了马克思等三个方面.持这种“对立论”观点存在三个认识误区,没有考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辩对象的不同,忽视了在1882年《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里两人已经达成统一的认识的事实,没有看到两人产生不同论述背后的资本主义发展变化这一因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俄国农村公社性质和定位的分析、对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和坚持社会主义革命的立场等重要问题上都有一致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王娅 《东岳论丛》2011,32(6):131-135
从1845年起到1895年,恩格斯始终是马克思在理论上和政治上的坚定支持者及密切合作者。二人除了在研究专业上有不同的分工之外,没有什么坚实可靠的证据表明他们之间在理论上或思想上存在原则性的"分歧"。尽管如此,依据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炮制出来的所谓"马恩分歧论"仍然时不时地出现在学术刊物上。本文拟站在"无产阶级专政"这一马克思的核心概念的视角来论证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的高度一致性,力求从思想源头上或原则上来反驳那些无根据的"马恩分歧论"。  相似文献   

5.
武汉大学哲学系教师康宏达同志,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逻辑特殊论"的主张.这种主张可以说是他关于形式逻辑、哲学、数学等最一般的原则性的见解.他认为:搞逻辑脱离哲学无妨,搞数学、物理学等脱离哲学也无妨.他的理由是:一、站在错误的哲学立场上,也未尝不可以在逻辑学的专门内容上作出巨大的贡献,正如列宁说普恩凯莱他们在哲学上是糊涂虫,但在数学、物理学等方面是巨匠一样.二、应该把数学、物理学、形式逻辑等科学中的理论问题与其中的哲学问题分开,这些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不属于这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关系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理论界大致形成了“一致论”、“对立论”以及“差异论”等几种观点。不同的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者吉登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马恩的关系做了“一致论”的论述。吉登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一般差异、友谊关系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作了深刻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学术关系,对我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我国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但是,这里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搞清楚:一、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二、这个中国化是怎么化的。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包含着两个方面:前一个方面,这个主义指的是理论,即唯物史观;后者,这个化,指的是一个过程,即理论联系实际。作为过程,它指的是对唯物史观理论的理解和运用的正确和错误的状况。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历史观,他们称之为"龙种",一切不科学的历史观,他们称之为"跳蚤";在实际运用中,凡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的,他们称之为"龙种",凡是不科学的理解和运用的,他们称之为"跳蚤"。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把民族主义与阶级问题、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及殖民地民族解放问题联系起来,阐述其阶级属性与从属性,批判其狭隘性与破坏性,并基于殖民地民族解放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现实,提出"民族国家过渡"思想和无产阶级对待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的策略原则,初步形成了民族主义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些理论虽不成熟,但他们考察民族主义的社会历史视角、唯物辩证方法以及他们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都为我们深入理解民族主义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作为东西方古典美学核心观念的两种不同美学形态,"和谐"与"中和"美论之间既存在相通之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相通之处体现着人类初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不同之处则见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各自独具的特征.这些特征在东西方各自的文化发展历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续和深化,从中可以看出二者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作"无我"、"有我"二境界分别为"优美"、"宏壮"的判断,不仅与我国古典诗词创作和欣赏的实际相乖违,而且从学理层面看也存在两大理论误区:一是片面解读叔本华的"优美"、"宏壮"论,并以此为前提,单凭把握"无我"、"有我"二境界的主体心理特征分别与"优美感"、"宏壮感"相似之一端而遽下断语;二是在移用西方美学概念来讨论我国的文学现象时,忽视了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是否研究过全球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否研究过全球化的问题,或者说他们是否有关于全球化的基本理论,国内外学术界中有一些人曾经提出过质疑。他们的一个主要论据就是:全球化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受自己时代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预先研究全球化问题。他们还表示,全球化理论研究工作只是最近才开始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著作中,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全球化”的字眼,不要以为什么理论都可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找到,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是包容一切的。一、全球化是否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单从他们这些振振有词的言论来看,应该说其逻辑的严密性简…  相似文献   

12.
赖特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间阶级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假说"和"后工业社会理论假说",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马克思主义"两极分化"的阶级结构假说有误的结论。赖特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两种模式理论,并误认为他们对"中间阶级"的关注不足。事实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深入,中间阶级在人数和种类上皆会增加。由此从理论前提上推翻了赖特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中间阶级发展趋势预测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论“真实”     
论“真实”杨福生当“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和其它的一些有关文艺的理论处在被人怀疑之中或重加审视的时候,我依然坚信,这是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它所具有的说服力和科学性,决定了目前还找不到一句更为确切的话来代替它。早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文艺的真实性问题就被西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一把手"监督制约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他们倡导选举制、任期制和罢免制,重视党的代表大会建设和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以马克思恩格斯的"一把手"监督制约思想为指导,结合当前的实际,我国应在反腐倡廉教育、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权力运行、群众力量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监督制约"一把手"。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与海德格尔作为现代西方著名的思想家,虽分属不同的哲学理论派别,但他们都涉猎了在哲学普遍理论层次上的语言问题。也正是在对语言的探讨过程中,提出了对“说”的哲学理解。从他们二人各自对“说”的哲学理解中,虽可见其差异,但二者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却是不可忽视的,从中可以管窥到在现代西方哲学貌似对立的理论派别背后所隐含的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科学体系,而“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则构成这一科学体系的“主构架”、目前学术界有不少人之所以对“三形态论”、特别是“五形态论”以及科学地分划历史发展阶段与全面、正确地把握杜会形态演变规律之间的关系产生种种误解,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忽略了对“五形态论”与“三形态论”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的研究所致。本文试图从历史、理论、现实相统一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冯友兰和冯契是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化阶段的杰出代表,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和方法论原则为基础对船山哲学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既充分肯定了船山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同时指出了船山哲学思想的局限性。"二冯"对船山哲学思想的研究共同点居多,但也有一定的差异。探讨"二冯"对船山哲学思想的研究,不论对于船山学还是对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资本论>第二手稿中<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蕴涵着丰富的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三者之间紧密结合的综合创新思想.研究"机器篇"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一是"机器篇"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内容未写进<资本论>中<机器和大工业>一章,其中的内容突出显示了马克思的近代科学技术制度综合创新论;二是从时间早晚、理论来源、全面性、综合性与科学性方面与熊彼特的创新论比较,"机器篇"说明,创新理论的真正创始人是马克思;三是在今天建立STS学科和构建创新型社会、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这些思想对于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费尔巴哈诉诸感性直观,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结果使人陷入了另一种形式的抽象;马克思则立足于人的实践,把人理解为"感性活动",最终找到了通向现实的人的道路。从人是"感性对象"到人是"感性活动",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史上对人的理解的革命性变革,即在理解人的逻辑前提上从"抽象的意识"转向"现实的个人"、在把握人的思维方式上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在考察人的理论态度上从直观态度转向实践态度。  相似文献   

20.
从以群和蔡仪分别主编的文学理论统编教材所引用的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的统计看,以群的教材引用最多的是《共产党宣言》,而蔡仪的教材引用最多的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它们都是属于论述外部规律的文献,而论述文学创作、作品和鉴赏这些内部规律的文献则少了很多。两部教材都以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政治和知识的框架来解释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统摄中外非马克思主义文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总结中国文学经验,从而建立了以文学本质论、文学发展论、文学作品论、文学创作论和鉴赏批评论为基本架构的文学理论体系,并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文学本质论。其中反映论、意识形态论和政治工具论属于外部规律,形象特征论和语言艺术论属于内部规律,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达到了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