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商"专指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为明清十大商帮之首。晋商倡导"学而优则商"观念,优秀学子将商作为本业,开创了中国传统社会多元价值取向的格局。"学而优则商"观念的实质是崇商、重商,是传统思想与三晋大地的自然、经济、历史因素高度契合的结果。它架起了传统文化的底蕴、精髓与商业行为、商业伦理有机融合的桥梁,进而锻造了熠熠生辉的晋商群体和晋商文化,是儒商精神的典型代表。晋商对儒家传统经济伦理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形成了独特的义利观、诚信观、勤俭观,是优秀的商业文化遗产。研究此观念,不仅有利于弘扬晋商文化,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晋商的主力是农民.他们完成了从文化素养到经商素质、精神伦理等方面的自身"革命",同时完成了农与儒的结合,形成了成就晋商事业的支柱与骨干;晋商是以信用走天下的商人,由此也形成了晋商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特性.同时,晋商走天下亦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晋商在走天下的过程中,逐渐集合成帮,并在所到之地组建商人会馆,会馆文化客观上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会馆组织本身;晋商与北京有不解之缘,古都北京见证了晋商的兴盛与衰落.  相似文献   

3.
卫建国 《社区》2013,(5):55-55
20世纪以来.晋商文化研究可谓长盛不衰、硕果累累,但对于晋商伦理文化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早先关于晋商商德的论述.或散见于一些文献记载.或是些只言片语式的评论,直到21世纪初,晋商伦理道德的专题性研究才逐渐受到关注。近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薛勇民教授等著述的《走向晋商文化的深处——晋商伦理的当代阐释》一书,则伦理学视角对晋商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晋商伦理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下面主要就该论著的研究内容谈点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论西方公益伦理思想的两大历史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道德支撑的普遍的社会事业。每一种伦理价值观或社会道德的追求,都决定着社会公益事业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着该社会公益制度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西方文化是由两大历史传统即古希腊罗马传统和基督教传统融合而成,自然而然,通过考察西方公益伦理思想的主体精神,我们也可以发现其自然浮现的所谓“古希腊罗马传统”和“基督教传统”两大公益伦理传统渊源。  相似文献   

5.
晋商伦理是以信义为基础的、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和三晋地域文化意蕴的商业伦理道德体系,其形成受山西先天不足的自然环境、丰厚发达的文化底蕴、学而保商的社会风气以及商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既是晋商商业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又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哺育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6.
晋商伦理是以信义为基础的、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和三晋地域文化意蕴的商业伦理道德体系,其形成受山西先天不足的自然环境、丰厚发达的文化底蕴、学而保商的社会风气以及商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既是晋商商业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又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山西地域特色文化哺育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走向晋商文化的深处——晋商伦理的当代阐释》(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是薛勇民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一部关于明清晋商商业伦理思想研究的学术力作。作者从伦理学的视角,对明清晋商文化进行了深入系统而独到的分析。通读全书,作者主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道德支撑的普遍的社会事业。每一种伦理价值观或社会道德的追求,都决定着社会公益事业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着该社会公益制度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西方文化是由两大历史传统即古希腊罗马传统和基督教传统融合而成,自然而然,通过考察西方公益伦理思想的主体精神,我们也可以发现其自然浮现的所谓“古希腊罗马传统”和“基督教传统”两大公益伦理传统渊源。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史角度研究晋商与地方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商研究方兴未艾,成果卓然,但对于晋商与地方社会变迁的丰富内涵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研究。文章提出从社会史的角度对晋商与地方社会做跨学科的深入研究,以揭示晋商与地方社会的人口流动、职业结构、婚姻观念、民风习尚、地方文化、经济生活、公共建设、社会赈济等问题的关联与互动。  相似文献   

10.
晋商和徽商相继兴起于明代中叶,两者虽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但其伦理内核均体现了"仁义"之道;虽然"商"与"儒"的角色定位侧重点各异,但其伦理本质都体现了儒家的义利观;晋商与徽商的伦理方式稍有出入,但其商业经营谋略与儒家的治人、治世、治国之道达到了高度统一;同时晋商与徽商由盛而衰也引起了人们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1.
公益伦理是追求社会正义的一种道德诉求,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体现了公益伦理的价值理念和正义精神。由于现实中制度不可避免地存在某种缺陷性,导致弱势群体处于不正义境域。因此,一种以弱势群体为本的公益伦理是必要的;另一方面,根据制度设计的应然逻辑,在一个正义的、完满的、良序的社会中,公益伦理又是不必然的。作为对社会正义的一种矫正与修补,当前中国公益伦理所要实现的是一种基于弱势群体同意原则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2.
重大疫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疫情防控中的公益活动集聚社会力量,能有效弥补政府救援短板,在疫情大考中展现夺目的风采。利他主义、公平正义及公共利益是重大疫情防控下公益伦理内涵的三大要素,但非常时期的公益救助也难以避免伦理问题。文章围绕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公益伦理价值共识、公益活动主体的权责界限等方面,从现实、认知和行为三个维度分析重大疫情防控中公益伦理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重建公信力与德育相结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互补的伦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公益救助广告旨在宣传公益救助活动中对弱势群体应采取的人道救助与伦理关怀。我国公益救助广告集中凸现了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公平正义、道德权利等伦理诉求,在公益救助事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维护弱势群体的道德权利、引导社会公众实践道德义务、实现人道救助与伦理关怀的统一、促进人的幸福和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已成为其独有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公共行政管理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行政管理学界高扬效率、忽视伦理的主题定位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管理学研究向纵深领域的发展。公共行政管理从产生时起就与某种伦理价值观相联系 ;公共行政管理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而建构和运作起来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 ,公共行政管理具有对公众负责、公正、合法性、多样性、正义等特征。结合行政管理的过程分析 ,公共行政管理的伦理规范主要内容为公益至上、有害不为、慎用权力、社会责任、平等竞争、增进信任。这些规范为公共行政管理奠定了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宪法产生的三个条件为切入点,分析晋商发展与宪政进程的相互关系。晋商经济的封建性质、封建统治的社会现实及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礼法”文化对晋商的巨大影响,使晋商无法超越社会现实积极推进当时的宪政运动。对于晋商进行宪法学思考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中国宪政进步需要打破传统经济、政治和思想的禁锢。  相似文献   

16.
舟山方言亲属称谓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方言亲属称谓是舟山亲属制度、地域文化的语言反映。在实地调查舟山方言亲属称谓的基础上,从宗亲亲属称谓(包括直系宗亲和旁系宗亲)、外亲亲属称谓和姻亲亲属称谓三方面对舟山方言亲属称谓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描写,并从中归纳了舟山方言亲属称谓长幼有序、里外分明、男女有别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看待公益海洋海报设计,明确设计理念,以海洋生物苦难表达设计主张、表现海洋之美倡导和谐共生、披露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争取道德支持、宣传规范条约传导道德价值,将生态伦理理念有机地融入公益海洋海报设计活动之中,提高公益海洋海报设计的道德内涵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止组织违法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少国家都对公益告发进行立法,以鼓励组织"内部人"将组织违法信息向可以对此采取行动的个人或机构进行披露。公益告发制度可以较好地解决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在组织行为监控、职场伦理变革、增进政治民主及促进公共法律的执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公益告发有内部告发、外部告发及告发人诉讼三种渠道。公益告发制度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告发人激励制度、告发人约束制度及告发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9.
晋商诚信理念与现代企业文化战略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企业文化战略中,诚信理念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它是现代经济伦理对企业文化的必然要求,是市场良性运行的客观需要,决定了企业文化战略的竞争力。晋商在其数百年商业实践中形成的"义利并重,义利统一"、"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的企业文化战略,对现代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学习借鉴晋商诚信理念,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完善"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打造富有生命力的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西方商业伦理教育的缘起和发展历程,从商业伦理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商业伦理教育的内容体系,探讨了商业伦理教育对学生伦理取向的影响,提出西方商业伦理教育对中国的启示。本文发现西方商业伦理的迅速发展乃是源自于深刻的社会现实需要,西方学者结合自己的文化传统在商业伦理研究、教学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现实与几十年前的西方有近似之处,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扎根中国的文化传统,推动商业伦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