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我们国家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本文以近年来我国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和对应时期股市的更迭为研究素材,探讨存款准备金与股票价格两者之间的关系,便于加深对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股票市场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考察了2007~2010年48个月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上海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存款准备金率与一个月的上海同业拆放利率有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短期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能引起shibor1m在第二个月作出最大反应。从而提出了完善利率市场化、加强中央银行功能和shibor基准地位以畅通货币政策到市场利率这一传导环节。  相似文献   

3.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洋 《统计研究》2008,25(3):42-45
本文通过对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证券市场总体影响显著,且呈现显著的负线性相关性,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存在滞后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此外,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四川统计》2011,(5):4-4,5
存款准备金率创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4月21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O.5个百分点。本次是央行今年内第四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调整之后,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0.5%,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情》2012,(3):4-5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6.
进入2010年,经济运行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央行两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19个月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前央行最后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在2008年6月。时隔一个月,央行再度宣布从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  相似文献   

7.
冯霞 《统计与决策》2008,(9):126-128
2006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央行为稳定物价水平、抑制通货膨胀,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名义利率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笼基础货币等政策。文章结合中国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在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均衡时我国的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四川统计》2011,(6):4-4,5
存款准备金率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5月18日起,金融机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第十一次上调,这将使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00%的历史高位。  相似文献   

9.
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削弱了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效果。基于影子银行资金运作模式以及有限理性假设下的投资者偏好理论,从货币的流向入手,结合改进的货币乘数方程分析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影子银行通过对现金漏损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比率的影响间接进行信用创造;有限理性视角下,投资者存在偏好反转的可能,从而影子银行能够通过影响投资者资产配置决策改变货币乘数,进而弱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分析发现,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对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货币乘数等货币政策中介变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据此,提出扩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加快完善利率市场化制度、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稳定投资者信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如胜 《统计与决策》2007,(19):155-157
流动性过剩之谜的具体成因:即是国际收支顺差导致的大量外汇占款,从而加大了基础货币的投入量。目前央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传统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工具,即主要通过:(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票据买卖来扩张或收缩(即吞吐基础货币);(3)上调存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银行业结构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银行业均衡模型和Kopeeky-VanHoose有关资本约束对银行信贷影响的模型,通过每个微观主体的金融反应,分析了短期内,在商业银行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从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竞争市场结构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在任何商业银行市场结构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都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导致政策无效.  相似文献   

12.
从对利率预期的角度探讨债券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将该传导机制细分为两个阶段: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和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经理论建模和实证发现:两阶段的传导都非常有效,货币政策的债券市场传导机制确实存在。将两阶段结合起来看债券市场的传导效果,发现存贷款基准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实证结果还表明: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挖掘收益率曲线中包含的信息;央行的货币政策遵循了逆周期的原则,很好地熨平了经济的异常波动;应当提高货币政策体制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形成稳定的长期利率目标。  相似文献   

13.
信息沟通有助于公众理解和预测货币政策的实际干预,进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中国人民银行的信息沟通对实际政策干预的预测能力需要解决沟通文本的测度问题,同时考虑实际政策干预多工具并用的复杂性。基于此,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方法提取《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信息,进而考察央行沟通对于货币政策实际干预的预测能力。研究表明,整体而言,市场对中国人民银行“听其言”有助于“观其行”。具体来看,央行沟通对于直接可控的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具有持续的预测能力,但对于市场利率的预测能力较差,对于M2增长率的预测甚至存在方向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统计与咨询》2003,(5):19-19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3年9月21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央行发言人称:“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由6%上调至7%,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一、"钱荒"蔓延,中小企业"受伤"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抑制不断高企的通货膨胀水平,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并且增强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2011年初开始,央行已经先后6次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3次提高存贷款的利息。随着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收紧银根,金融市场上资金供应持续呈现出紧张局面,在一些行业和企业中开始频频出现"钱荒"现象,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货币供给模型入手,首先理论分析我国股票市场如何通过通货比率、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存款结构比和基础货币这5条途径影响货币供给,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股票市场的存在使得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央行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减弱,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不宜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7.
卡瓦诺等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压抑现象,银行信贷成为企业运营资本的主要来源,而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减少企业的信贷供给,在短期内会产生滞涨现象,即存在卡瓦诺效应。为此,构建一个非均衡的理论模型,并用SUR模型对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卡瓦诺效应在中国同样是存在的,信贷结构对滞涨效应的大小有着明显的影响,而且控制信贷规模比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滞涨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徐小君 《统计研究》2015,32(10):12-20
为考察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本文将工资下调刚性与价格下调刚性特征构建于宏观结构模型,并利用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采用模拟矩方法对上述结构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最后利用估计得到的参数对模型进行随机动态模拟分析。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具有明显的下调刚性特征。基于估计得到的参数对模型的动态模拟分析说明,信贷政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以及存贷利差政策都在执行方向和力度上对经济系统产生了不同类型的非对称性效应,并且不同种类的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效果。本文的研究对我国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状况选择恰当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确定政策工具在数量上的执行力度都有着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布的货币政策偏紧指数,研究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都是高成长性企业,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随着货币政策紧缩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货币政策偏紧时,房地产上市公司会提高现有持有水平,提高现金持有水平的方式是提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了验证结论,文章也利用货币政策偏松指数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与上完全对应,即货币政策偏松时,房地产上市公司会降低现金持有水平,但房地产上市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增加,也就是在外部融资容易时,房地产企业会加大投资开发。  相似文献   

20.
作为最重要资产价格之一的房地产价格,对于金融稳定和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影响,故需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鉴此,梳理货币政策是否需要干预资产价格的文献,发现三类有影响的观点,并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对货币政策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表明:由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支柱地位,并且房地产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较强,故决策者应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房地产价格与房地产投资,进而调控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