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R&D经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吟秋 《统计研究》2009,26(10):53-55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对我国近十多年来的R&;D经费支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目前R&;D经费支出的结构不尽合理,应当增大科学研究在R&;D经费支出中的比重,减少试验发展的比重。最后,本文还将导出的定量结果与美国R&;D经费支出的结构进行定性比较,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具有内生结构突变特征的宏观计量经济协整模型研究了中国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投入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二者均有助于削减二氧化碳排放,但总体效应较小。R&D经费内部支出、基础研究经费、应用研究经费、试验发展经费和R&D人员全时当量在模拟期间内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弹性分别是-0.180、-0.079、-0.077、-0.083和-0.146。本研究方法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结论可为完善中国碳减排政策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增长与财政科技拨款、R&D经费支出的协整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利用1989~2008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国家财政科技拨款、R&D经费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协整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更强,方差分解结果显示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近五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总额和人均经费)呈逐年增长之势.技术开发经费筹集额由1 995年的427.4亿元提高到1999年的665.4亿元,增长了55.7%使用额由365.8亿元提高到567.2亿元,增长55.1%;R&D经费支出由141.7亿元提高到249.9亿元,增长76.4%.技术开发经费的主要来源有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银行贷款等.从1995年到1999年,企业资金比重由71.5%提高到76.7%,增加5.2个百分点;银行贷款比重由17%降至12.6%,减少4.4个百分点,政府资金比重由6.3%改变为7.5%,增加1.2个百分点.技术开发人员人均拥有技术开发经费(筹集额)由1995年的3.46万元增加到1 999年的4.58万元,增长32.4%;人均使用额由2.96万元增加到3.9万元,增长31.8%;人均劳务费由5243元增加到7613元,增长45.2%;人均新产品开发经费由1.34万元增加到2.09万元,增长56.0%;R&D人员人均拥有R&D经费(支出额)由5.45万元增加到5.84万元,增长7.2%.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R&D投入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R&D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一方面它是科技知识创新的源泉,另一方面它也是解决技术难题、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方式。R&D活动是国际和地区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河北省R&D投入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国R&D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各省份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国R&D经费投入的比重快速增长。文章利用DEA模型对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中30个省份的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效率评估。模型运算的主要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的R&D投入绩效不高,主要原因来自规模效率。文章建议政府和企业决策者在重视科技创新时,不能再简单地选择加大R&D经费投入的老路子,而是要合理安排R&D经费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7.
诸艳霞  吕军 《统计与决策》2005,(17):136-137
一、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 1.在R&D投入上,通过图1和表1可以看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R&D投入总量上在不断的增加,但R&D投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2003年只有2.13%,远低于国际上科技型企业通行的10%以上的投入比例.这说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R&D投入经费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总收入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8.
R&D(研究与开发)活动是国家发展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或地区整体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源动力.合理评价R&D效率,有助于政府合理配置R&D投入并提高R&D产出水平.文章构建的DEA交叉评价模型,评估了我国主要机构部门的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比较了我国R&D投入结构与发达国家差距.发现:为提高R&D效率,应该调整R&D投入结构,增加对高校及科研机构的R&D投入;同时努力实现地区间R&D活动均衡发展;企业部门需要组建高素质科技研发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力资源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D,即研究与试验发展,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R&D活动的开展有赖于人力和财力两个主要资  相似文献   

10.
李苗 《统计与决策》2015,(2):110-113
文章使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11年的有关数据,采取面板门槛估计技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应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结论:在不同的R&D投入(FDI)水平下,FDI(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存在显著区别,即存在很强的门槛效应;FDI(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三门槛"现象,,随着地区R&D投入水平门槛区间的逐渐提高,FDI的经济贡献效应值也变得越来越大;随着FDI门槛水平的推进,R&D带来的经济增长作用并非严格上升,而是一种"↗↘↗"状的S型走势。  相似文献   

11.
所有权结构对R&D投资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基于面板数据Vogt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对R&D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实:我国上市公司的R&D投资受到企业现金流状况的显著影响,现金流充裕的上市公司R&D投资强度更高;在堑壕效应与利益趋同效应的交替作用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R&D投资强度存在着先下降后上升的二次非线性关系;股权制衡对于加强R&D投资的积极作用并不显著;国有上市公司的R&D投资强度显著小于私有产权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清  朱平芳  郭蓉 《统计研究》2011,28(10):66-75
 本文以上海市166家大中型企业五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设定两种不同的生产函数和两种误差分布,利用随机前沿方法分别进行了技术效率的估计。我们发现不同测算方法的结果差异不大,且对企业的评价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上海市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整体水平不高。通过研究影响企业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发现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规模、R&D经费支出与R&D人员投入、资本密集程度和企业的垄断程度等因素都对上海市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我们给出了提高企业技术效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知识产权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关于知识产权的测算却一直停留在数量上,对于其价值量的度量则缺少规范可行的方法。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SNA)的修订,将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资本化,明确了知识产权产品(IPPs)与R&D的联系,这既为R&D资本纳入GDP核算指明了方向,也为知识产权产品价值量的测算提供了契机。本文以后者为研究对象,从知识产权产品中的专利产品着手,利用有关部门专利抽样数据,对我国专利产品增加值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有效专利新增价值和服务价值合计达到 8655.65 亿元,占GDP比重为0.87%。其中,新增价值为5297.42亿元,占比为0.54%,服务价值为3358.23亿元,占比为0.34%。近三年的测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R&D活动是科技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投入水平既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的主要依据,也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一、十年来自治区R&D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一)科技人力投入增加,人员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科技事业人才保障是关键。十年间,为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加快培养应用开发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实用人才,自治区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把发现、培养和稳定科技人才作为重要任务,使我区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结构逐步优化,为扩大科技人才队伍和提升科技队伍整体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R&D资产折旧率作为R&D支出资本化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直接影响我国资本存量、GDP等测算结果的准确性,但以往研究对R&D资产折旧内在原理的认识不足且对其数值的选取存在较大任意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鉴前瞻利润模型构建了我国地区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测算模型,在选取1997-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经科学测算将样本期延伸为1997-2015年,并采用数值最优化算法分别测算了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结果表明,我国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高于以往研究结果且各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对于R&D资产技术含量高的地区、竞争程度低的地区、研发投入时滞期短的地区和自主研发能力强的地区R&D资产折旧率相对较低;反之,R&D资产折旧率相对较高.本文的测算结果弥补了R&D资产折旧率已有研究的不足,有助于我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资产存量、R&D资产回报等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工业企业是上海R&D资源配置的重心,其R&D资源分布呈现外资企业R&D投入占比较高、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对R&D资源分布影响较大、大中型企业R&D投入意愿较强、郊区R&D投入分布有明显优势等特点,但同时存在R&D活动类型结构不够理想、基础创新能力不足、R&D人员和经费匹配程度有待提高、R&D经费外部支出结构仍有待提升等资源配置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工业企业R&D资源配置,建议利用九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的发展平台,实现R&D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抓大促小"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实现区域经济整体转型;调整资源流向配置结构,提高人员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7.
《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到2010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7%。2007年青岛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03%。那么,“十一五”末,青岛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能否实现2.7%的预计,或者说该值应该修订到多少合适,  相似文献   

18.
R&D占GDP比重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科技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从R&D占GDP比重和从事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全时当量来看(图1,图2),日本和韩国高于或接近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印度和中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只与低收入国家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9.
应重视R&D人员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R&D投入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两部分.我国历来比较重视R&D经费的投入,然而,R&D人员也是衡量科技投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客观地反映出R&D活动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R&D投入产出效率和产出结构两个视角,选择1995~2011年全国按执行部门划分的R&D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自主创新政策总体实施效果良好,从产出效率来看,不同部门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特点,企业R&D投入对产出的促进作用最高;从产出结构来看,政策对高校专利申请量及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推动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