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国债规模的统计分析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当前经济状况的影响 ,我国国债存在着财政本身的债务重负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宽松的矛盾 ,它的存在说明 ,我国国债规模管理存在着严惩的风险性 ,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债务危机 ,进而引发财政危机 ,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发现、预见和防范债务危机 ,据以合理确定未来几年我国国债发行政策取向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债开创历史新高,其债务危机向纵深演进,导致世界经济格局逐渐改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日渐凸显。然而,当前我国抵御海外经济风险的能力增强,只要未雨绸缪,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场“危机”也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国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是以国家为主体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有偿形式,其特点是方便、安全、收益稳定、变现灵活。自从1981年开始恢复发行国债以来至今,我国国债市场已初具规模,从发行的一级市场到流通的二级市场,使国债成为我国具有财政和金融双重性的调控工具。发行市场支撑了巨额的国债发行量,其中中期国债占主要部分;流通市场已初具规模,分为银行间债务流通市场和交易所债券流通市场。国债发行方式从实物券形式过渡到凭证式,充分地发挥了灵活性、安全性、效益性的优势,降低了发行成本,提高了发行效率,推动了国债发行市场的拓展。由于我国国债市场起步较晚,我…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适宜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琳 《统计研究》2003,20(10):7-5
我国自 1 998年以来为了扩大内需 ,一直实行以举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债发行数量不断上升 ,国债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助推器。与此同时 ,赤字与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也使人产生某些担忧 :第一 ,我国经济能否承受不断扩大的国债规模 ,特别是在各级政府隐性及或有债务规模较大的情况下 ,继续实施扩张性的国债政策是否会带来财政风险向危机的转化。第二 ,国债投资的增加是否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降低社会资金使用的效率。这些问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研究国债规模的大小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 ,我国目前的国债规模大小是…  相似文献   

5.
邓俊 《四川统计》2008,(11):46-46
美国财政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5850亿美元,一举超过8年来始终占据首位的日本。在抛售美国国债呼声高涨的时候,增持美国国债,当然是有原因的。虽然美国遭受了金融危机重创,但从目前的结果看,欧盟受损更严重。另外从实物资产来看,黄金和石油等商品价格波动较大,也无法满足安全性需要。就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来说,购买美国国债可能是降低中国外汇储备风险最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有效应对美债危机 美国的债务危机和国家主权信用评级降低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球的连锁反应,金融市场动荡,股市遭受冲击波,一系列的震荡给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债务危机的升级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0引言早在上世纪90年中期,我国学者就已经开始对我国财政面临的国债风险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国债适度规模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刘溶沧(1998)、孙敬水(2000)通过计算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国债偿债率等指标对我国国债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夏杰长(2000)对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进  相似文献   

8.
数据诊断与我国国债规模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其规模日益扩大,国债政策正逐步成为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分析和预测我国的国债规模,对于指导我国债务的运营,有效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3年,我国的国债规模达到6153.53亿元,财政赤字为2934.7亿元,虽然从国债依存度、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国当前国债发行规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彬  肖坤 《山西统计》2002,(3):6-7,14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阐述 ,并通过对具体的国债规模指标的分析及国际间比较 ,提出了如何解决我国财政债务重负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强大的矛盾以及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偏大与国债的累积规模不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债的大量发行成为国内一个突出的经济现象。国债规模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将探讨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未来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国债规模的现状分析1981年我国恢复发行国债,当年的国债发行量仅为48.66亿元。而到了1994年,国债发行量便超过了1000亿元。1997年国债发行量又突破了2000亿元。如果单纯从国债规模的绝对数量考察,我国的国债规模似乎已经“失控”。但评价一国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应该采用相对规模指标,最常用的是国债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和国债偿债率三项指标。1.国债负担率此指标衡量的是国…  相似文献   

11.
王颖 《统计与决策》2008,(1):143-144
国际货币流动结果表明,中国通过贸易顺差积累外汇储备,这些美元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又回流到了美国资本市场。这种格局导致了大量国民财富的流失,使得中国承担了由于美元贬值而使国民资产缩水的风险。为此,我们认为建立亚洲贸易自由圈,主导亚洲实现共同货币体系,是抵御美元威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国债功能与我国国债市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不仅具有弥补财政赤字以及需求管理的财政功能,而且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参与了宏观金融的调控。自80年代初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却始终将国债功能单纯地定位于财政功能,主要是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忽视了国债所具有的金融功能,这种功能定位上的偏差使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国债的期限结构不合理;国债的持有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市场分割严重;国债发行的市场化程度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国债市场,充分发挥国债功能,作者建议,实行国债余额管理,优化国债期限结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打通银行间和交易所市场,建立统一的国债市场;引入国债衍生产品,丰富国债品种。  相似文献   

13.
《贵州统计》2009,(5):80-82
这完全是国债管理的一种正常买卖,不会对美国国债市场形成显著冲击。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数据(TICS)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7764亿美元。虽然中国对美国国债持有量仍居世界第一,但相比5月减少了251亿美元,减持幅度超过3%。这是自2000年3月TICS数据系统启用以来,中国单月减持美国国债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4.
国债价格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国债指数编制的意义考察就我国目前的国债市场实际情况来看,编制国债指数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条件已经具备。笔者认为,编制国债指数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国债指数的编制,是我国国债市场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1998年国债现货市场全年成交额达604670亿元,比1997年增长7434%。国债发行数也从过去每年二、三只迅速增加到七、八只。每只国债的发行总额也呈不断上升趋势,96国债(8)达300亿发行额。96国债(5)、(6)的实际发行额超过计划发行额一倍。随着我国存贷款利率的多次调低及国家为适应经济发展增发国债举措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珊珊  杨梅 《统计与决策》2007,(20):109-111
高流动性的国债二级市场是投资者进行资产管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和确定金融产品价格的良好场所,对于提高国债管理效率和充分发挥国债二级市场的经济调控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国债市场有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将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债市场分割下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市场指数为分析目标,运用Hamao等(1990)的单变量GARCH模型两步法,考察我国国债市场问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检验期内,我国国债市场的价格对信息的反应不灵敏;外部冲击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具有持久性;信息流动是单向的,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波动冲击会影响到以后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波动,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波动冲击不会对以后银行间国债市场的波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康莉 《中国统计》2003,(9):33-34
在股市持续低迷,银行储蓄利率极低的情况下,债券市场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由于目前企业债券流通市场还不十分完善,多数企业债券不能上市,也无法提前支取,而国债因其具有信用风险低、流通性强、收益固定、享有免税待遇等特点,也就越来越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个人投资国债的途径一般来说,个人投资于国债可以通过三种途径:一是买卖交易所市场国债;二是购买凭证式国债;三是在银行柜台买卖记账式国债。三种投资途径各有其特点,个人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选择。1、买卖交易所国债这种投资方式的操作同股票投资一样…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运行环境和金融监管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国债期货市场依托的国债现货市场也得到长足发展,我国期货交易的法律法规得到了完善,建立了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金融期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加之保值国债的取消以及国债市场的规范管理,这些都为恢复国债期货市场创造了条件。由此看来,重新推出国债期货交易,发展国债期货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由于意大利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陷入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欧洲央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南欧国家的联合救助效果与能力已经受到了投资者的质疑。鉴于美国和日本的债务问题与欧洲同病相怜,国际社会开始把救助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及其他金砖国家。对中国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支持欧洲走出债务危机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金触体系的稳定;况且,欧洲还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意大利是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与其他大国债券相比,其现行的债券价格和收益率都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债风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敬水  朱云高 《统计研究》2000,17(10):36-41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迹象,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指数下跌,经济增长率也从1992年的14.2%下降到1999年的7.1%。在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1998年下半年,政策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下降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采取积极的国债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筹集更多资金,以加大公共投资支出。因此,国债政策已成为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动态趋势来看,中国国债发行规模自1994年以来以30%的速度急剧扩张,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及与日俱增的财政信用风险。因此,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既要充分发挥国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对经济运行的反周期调节作用,又要防止国债规模过大对财政收支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避免像某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因债务问题而陷入财政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