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的、普遍的但又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受到来自社会、语言本身以及交际双方心理的制约。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语用学等视角探讨语言使用者在进行语码转换时所体现的社会动机和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小说语言的语气、词汇意义以及语篇衔接的分析可以引导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小说语言外的社会意义。以《公司人》为文本来看,小说通过其中人物交往、人物的言语和思想以及发生的事件等的叙述来表现其主题,在陈述与对话语气、词汇意义、语篇的衔接手段等方面都体现了语言功能在语篇谋篇方面的作用,体现了语言功能在为传递语篇的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3.
汉语字母词使原本使用单一语码表达的内容变为可用英、汉两种语码的混用表达,为汉语的交际增加了新的语言表达形式.英汉两种语言在音、形方面的显著差异,使得字母词成为汉语中特有的标记现象,汉语标记字母词也因此具有相应的认知语用功能.具体说来,汉语标记字母词具有突显、简约、补缺和模糊表意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王新华 《东岳论丛》2004,25(5):130-132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心是在社会中不同的人群使用语言的差异 ,社会和语言作为两个独立发展的系统 ,又相互有联系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就是考察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汉语的禁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就有了基础。我们把社会因素作为自变量 ,把禁忌语作为依变量 ,考察其间的关系。考察以禁忌语出现比较多的渔民、盗匪、帮会、江湖、戏班子、商业、普通民众为对象  相似文献   

5.
政治语篇和隐喻密切相关。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社会和文化现象,它伴随社会发展并反映社会现实。借助于隐喻可以研究民族意识和社会心理。在此以俄罗斯政治语篇为例着重研究当今政治语篇中的隐喻及其功能,即认知功能、交际功能、语用功能、美学功能等,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波 《南方论刊》2007,(3):100-101
委婉语是一种特殊的雅语。它的基本特征是用一种令人愉快、尊敬有礼的既不能明言,又得拐弯抹角,得体婉转的表达方法来代替令人不快,粗俗无礼,听起来刺耳的说法。英语委婉语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个社会只要有禁忌现象存在,语言中就有相应的委婉语,英语委婉语也是英语修辞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广泛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用语言来调剂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委婉语在社会交际中的功能,即: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功能,言谈措辞的积极功能,使语言妙趣横生的幽默功能,掩盖事实真相的欺骗功能和鞭挞社会的讽刺功能。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英语的广泛使用,网络交际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愈演愈烈。从网络交际平台中选取一些实例来分析网络交际中的句内汉英语码转换和句间汉英语码转换的具体类型,并进一步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析其所实施的方便快捷、填补词汇空缺、体现文化认同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朱棠 《学术探索》2012,(1):167-170
婚嫁是日本礼仪中的重要一环。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具体探讨"结婚仪式"、"婚宴"等场合下的忌讳语,探究宗教信仰、言灵思想、心理联想、同音因素和交际需要等方面对其产生和存在的影响,能够发掘隐藏于忌讳语后的日本社会文化现象,把握日本民族心理,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杜金榜  罗红秀 《云梦学刊》2013,34(1):135-14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证性语言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其中.语料库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型法律语料库为研究法律领域中的语言现象尤其是法律语篇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通过描述信息型法律语料库的功能,结合法律语篇的特点,探讨该语料库在法律语篇分析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利用该语料库进行语篇分析、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就语言而言,功能是个普遍维度,立法语言也不例外。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北大法宝英文数据库,研究了英语核心情态动词在立法语篇中的分布特点,旨在说明它们在立法语篇中分布的频率有所不同,因而突显立法语言鲜明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收入分配的“和谐”。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分层的加剧,分配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符,由弱势群体引发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弱势群体具有经济贫困、社会权利贫困、能力缺乏和思想贫乏等特征,它在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必须在收入分配等方面改善弱势群体的境遇,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姜志强  赵桂欣 《兰州学刊》2006,(7):151-152,169
作为对时代状况的精神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有其特定的性质、地位、功能、表现形态以及与时代相对应的发展程度等,这就构成了其作为理论现象的现实定位。  相似文献   

14.
杨亮  田强 《南方论刊》2008,(10):103-104
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语码转换一直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高校学生语码转换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语码本身的交际功能、交际环境和交际心理是导致语码转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常用的交际策略,不仅受语法规则限制,更受说话者的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住、受教育程度、地域等文化因素以及他们的安全、崇外、尊重和避讳等心理因素的影响。简要概括语码转换,通过语料分析,揭示语码转换背后的社会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6.
张晶晶 《理论界》2010,(10):151-153
语码转换是双语、双言社会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改革开放后,上海成为一个人口杂居的国际化大都市,普通话成为媒介语,越来越多的上海人成了熟练掌握上海话和普通话两种语码的双言人。海派清口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地方曲艺,其语言特点是上海话和普通话两种语码并存且转换频繁。《笑侃大上海》是海派清口的一篇代表,作品中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功能折射了上海人语言态度的转变和当今上海的语言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就语言而言,功能是个普遍维度,立法语言也不例外。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北大法宝英文数据库,研究了英语核心情态动词在立法语篇中的分布特点,旨在说明它们在立法语篇中分布的频率有所不同,因而突显立法语言鲜明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汉语-英语委婉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是各种语言共有的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从委婉语的使用及其表现手段入手,进行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委婉语的比较,很有意义。委婉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不同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和人们各不相同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中英“死亡”委婉表达的异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委婉语是汉英两种语言中共存的现象。它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通过从宗教文化、民族情感和社会地位三个角度对中英“死亡”委婉表达方式异同的探讨分析,揭示了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詈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类语言库中的特殊成分,也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人们对情感的一种表达,而非具体信息的交流。詈语负载着很强的文化色彩,透视着独特的社会心理。詈语研究除了可以发现詈语自身的语言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一种语言的詈语去探索使用该语言的民族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本文以汉语和美式英语两种语言的詈语为研究对象,从詈语的类型、功能、文化内涵、演变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