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关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本文通过对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家庭虐待、遗弃以及买卖儿童所造成的危害及其所反映出的法律问题,强调了未成年人家庭法律保护的重要性.指出应该通过加强立法、执法、完善组织保障体系、加强普法教育等途径,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法律保护,防范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伤害事件.  相似文献   

2.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自创建以来,在预防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许多缺陷,需要继续予以完善优化.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就是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指导司法制度完善,坚持专业化建设的方向,走多样性发展的途径,加快未成年人刑事立法,构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大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实行严格专业任职资格,从而延伸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触角,提高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效能.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络环境下借助互联网而享有的个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个人信息资料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在网络时代,侵害隐私权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其网络隐私权保护十分必要和迫切。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对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和实践各有特色,为我国提供了经验。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存在体系不完整、层次不高等问题.为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法律保护、行业自律、技术支持和自我保护等制度,完善未成年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赵叶红 《现代妇女》2014,(10):109-109
流浪乞讨儿童、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凸显未成年监护制度的缺失。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要明确未成年人国家监护机制的适用条件,将民政部门作为国家监护的主体,并明确国家监护权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超越传统媒体成为现今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未成年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带来高效便捷的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犯罪类型即利用自媒体侵犯他人权益,未成年人更是遭受侵害的主体之一。而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虽是有法可依,但在自媒体领域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却相对零散,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并且学术研究稀缺。在自媒体背景下,我们应该加强教育引导,明确媒体平台的责任规制,同时填补立法空白,并加之技术条件的辅助,多举措并举,从而构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是国家重点关心和保护的群体。虽然我国颁布了众多保护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但在武力执法中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并未受到关注,国际法和国外法亦无此关切。根据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创伤机制,未成年人近距离感知武力执法将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其成年后的违法犯罪行为。故而,要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建构武力执法时的未成年人保护的"回避"法律制度势在必行。实施这一制度,警察应当加强日常战术演练,充分评估事件的紧急性和现场的复杂性,遵循最后武力手段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先从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概念入手,客观评析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子絮 《现代妇女》2014,(11):165-165
2008年以来,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冲击,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增加,也因此催生了地方融资平台及其债务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日益积累,偿债风险日益加大,所以规范现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剖析平台公司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风险也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流浪儿童问题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造成流浪儿童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仅仅依靠政府设立的救助保护机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格局下,建立一个联结儿童、家庭、社区、学校、救助保护机构和公安机关的青少年社会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预防儿童离家流浪,并且更有效地救助和保护流浪儿童。  相似文献   

10.
肖元何 《职业时空》2012,(7):160-161,169
通过对目前我国商业秘密及其法律保护的初步认识,对商业秘密的提出与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侵犯商业秘密主体与行为进行了罗列,从而提出了目前加强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并对加快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尹萍 《职业时空》2013,(6):41-43
双证书制度在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引导劳动者素质提高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也日趋明显。但是,双证书制度在我国推行十几年来,仍存在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双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的落实和执行。文章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为家庭保护赋予了新的含义。家庭保护的功能是保障未成年人健康生存与全面发展,实质是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家庭保护中突出的问题是父母对未成年人权利的漠视.具体表现为在履行对孩子监护职责中的“越位”与“缺位”。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是父母对未成年人有效实施家庭保护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及其重大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的重大进展,具体体现在四大方面:从控制走向尊重,法典精神得到了重大提升;严密了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正式确立了“政府主导、司法保障、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加强了与国际儿童保护规则的衔接。新法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可操作性问题,这是由《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居于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中“小宪法”的地位所决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不应与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保护法混同,而应成为一个特殊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儿童法(或者称为未成年人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筑装饰企业现存问题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职业时空》2004,(6):80-81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有了质的变化。从简单的遮风避雨、工作生活,向舒适、环保、健康、文化、艺术、个性等方面发展。于是建筑装饰行业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据了解,全国从事建筑装饰行业的人员已有55万人,每年创造总产值达2400亿元。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工、纺织、五金、家电,木材加工、卫生陶瓷、劳动力等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暴力侵害儿童事件会给受害儿童的身体与精神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建立国家儿童保护制度是保护儿童远离暴力,减轻暴力伤害恶性后果的最有效手段。儿童保护制度是儿童福利制度的一部分。中国的儿童保护制度在1989年之前经历了无意识的制度演进阶段,自1990年我国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之后,儿童保护制度进入了萌芽阶段,此后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儿童保护制度在2010年迎来了"儿童福利元年",我国儿童保护制度开始进入了专业化发展阶段。研究儿童保护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助于总结过去的儿童保护经验,发现儿童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可据此来预判儿童保护制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推进公权力对家庭育儿过程的干预,积极预防和有效应对家庭内的儿童虐待问题,是儿童保护制度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现代国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在政治上高度重视儿童保护,并在法律层面为儿童保护制度的实践提供了基本框架,但儿童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健全、具体、可操作,儿童保护制度缺乏相应的社会政策与服务基础,缺乏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我国儿童保护制度的发展,要在不断健全法制、强化组织机构的同时,致力于建立健全面向儿童及其家庭的监护监督制度、监护支持制度、监护替代制度等国家监护制度,发展并完善一系列儿童保护服务,全面落实国家之于儿童的监护责任。  相似文献   

17.
由于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加上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导致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诸多法律问题,如就业歧视、招聘欺诈、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签订中的不公平等。这些问题的背后又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解剖这些原因,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当然,这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立法是公共权力、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综合体.是对政权组织和个人按照社会正义原则进行权力及义务的安排和分配。立法的实质和有效性不在于强力,而在于其目的的合理性.即是否体现了社会正义原则。在涉及儿童权益问题上,不能将其监护人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作为首要的标准.将体现社会正义的救援干预放在从属于“自愿交易”的位置.儿童权益事实上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筹码。特别是如果仍将对孤儿、流浪儿童等处于困境儿童的救助还限于慈善事业的范围,反映出的则是在有限的法律制度背后的法律信仰的缺失。由于儿童处于依附性社会角色,如果没有来自社会主动的、有组织的关注.司法体制在缺少监督压力的情况下,往往是低效率的。社会资本是促进人们合作行为的规范,对于社会资本的判断,也在一定意义上是垄断司法资源,还是让人们信仰法律的公开性、正义性的体制理念。  相似文献   

19.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e position of customs law in the legal system. It starts with changes concerning the phenomenon known as customs policy. The customs policy of the European Union is a foundation of the Union and an essential element i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single market. All these changes have to be regulated by law; one of the branches is financial law. It represents a system of legal rules regulat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hips that emerge in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distributing, and using the centralised and decentralised monetary funds (financial resources)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tate and of self-governing administrative units, in the interest of providing for financial coverage of the fulfilment of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The Slovak legal system and its individual branches including financial law can be characterised on the basis of certain principles. These represent basic goals, rules, and requirements expressing the substance and main focus of a particular branch of law. These principles are describe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concerns the position of customs law, which here represents a system of legal rules regulat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hips emerging in the process of movement of goods over the customs border. Customs law has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is given a new dimension and dynamics by the common European area in the form of the European Union.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the position of customs law, defining it as a subsection of financial law.  相似文献   

20.
柏萍 《城市观察》2014,(1):119-128
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广东作为我国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养老服务体系正面临着养老服务资源短缺失衡、居家养老支持系统缺乏、机构设施与专业人才不足等严峻挑战。为改变广东养老服务建设的滞后局面,必须明确广东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目标、理念和原则,大力推广居家养老模式,重力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调整机构养老服务结构,开放养老服务市场,深化养老服务领域的改革,完善养老服务的配套制度,构建广东新型养老服务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