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自贡市1999~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自贡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结构数量变化情况,并构建了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子数据库,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将影响自贡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城市化和人口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各地类与人丈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解释了自贡市土地利用变化与人文因子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截至2012年12月,贵州省都匀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7.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都匀市人民政府将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在居家养老、民办实业、机构养老三个层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屏山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屏山县一调和二调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和图像资料为数据源,利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屏山县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并得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屏山县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林地、园地为主,其中林地占区域面积高达54.59%,耕地只占区域总面积的25.01%,并且坡度大于25°的耕地占总耕地的30.24%。耕地、草地、其他土地大幅度减少,园地、林地、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大幅度增加。同时土地利用变化有着严重的区域分布性。据此认为,屏山县在今后的土地利用过程中,要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保持现有耕地、园地、林地情况下适当控制交通运输占用地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供给。综合分析表明,自然、人口、经济、政策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隆昌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丘陵区,幅员面积794平方公里,拥有人口76万人,全县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61亩,耕地质量较差、后备资源匮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制约了隆昌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2000年以来,隆昌县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工作,截至2006年先后竣工项目6个,总投资218.15万元,新增耕地面积1813.0亩,不但实现了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内江市1997~2005年土地利用详查和变更数据为依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内江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取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总体上呈现耕地、未利用地、水域面积减小和园地、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大的趋势:全市除市中区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以外,其他区县土地利用均处于发展期,区域差异明显;经济与城市化发展、人口增长是内江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2008年初,成都市为保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健康发展,在全国首创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新机制,得到了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说明成都市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做法可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广西省龙州县上龙乡针对农业土地粗放型经营、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农民增产不增收等一系列问题,成功推行了耕地"小块并大块"集约化调整,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全乡11个村屯6000多人进行了土地集约化调整,共优化调整耕地面积3300亩,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6.1%,为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耕地资源质量安全评价——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耕地质量安全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结合研究区域山东省构建了耕地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耕地质量综合指标值,根据多数原则和均数原则确定了耕地质量安全界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耕地资源质量整体水平较高。随着时间序列的延伸,山东省耕地质量水平先降后升,1999~2002年以前山东省耕地质量安全成下降趋势,2003年以后山东省耕地资源质量安全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资源。“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天津作为环渤海经济中心和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科学规划、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首先要保持耕地问题动态平衡。在保证1996年耕地面积48.56万公顷的基础上,2010年耕地总量要达到49万公顷。 坚持土地开源与节流并举的方针,一方面节约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这条红线.另外依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在未来12年间,需要再新增500亿公斤生产能力,以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而目前各地尤其是发达地区又都急需加大土地供应,土地供需进退,矛盾重重,同时因耕地减少而带来的各方面危机也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王梦丹  付云鹏 《城市》2018,(1):43-48
以人口城镇化、 经济城镇化、 社会城镇化、 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环境假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六个方面建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出2000年~2015年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因素分为四个主成分,结果表明人口、 经济、 社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对推动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至关重要,并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四个主成分的值与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城镇化率的提高离不开各个指标的发展,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本文定量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与耕地资源总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城市化进程对耕地保护造成的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城市化对耕地保护压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对社区更新仅仅停留在物质空间维度的批判日益增多,强调对社会经济层面的关注。作为对其的回应,本文依据社会资本理论,首先构建了单位社区更新前后个体社会资本变化的分析框架;然后采用混合研究的方法选取T市B社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验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社会资本受单位社区更新影响且总体呈下降趋势。文章进而通过定性研究分析单位社区更新对个体社会资本的差异化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居民个体社会资本受影响强度最大,社区工作人员次之,租客最小;建成环境及其引发的社区感知的变化是导致个体社会资本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社会网络与社会互动的变化对同一单位社区内不同人群个体社会资本的差异化影响具有显著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目前出现的日趋严峻的"大国空村""乡村衰败"的现象与趋势亟须引起关注与重视。论文通过分析梳理,凝练出乡村空间结构演变的三类驱动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复杂因子展开分解与重构,以城郊发展型、平原水网型和山地资源型三种典型乡村为例,构建各驱动因子影响权重值的变化曲线以及2005—2015十年间乡村空间结构的演变图景,尝试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并对其影响进行量化评析,以期为乡村空间结构演变与发展提供科学预判。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能否有力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对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是判断高等教育发展适应性的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2010年至2012年新疆高等教育和全国高等教育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新疆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偏小、速度较慢,不适应新疆区域的经济发展,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土地储备制度与保护耕地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文将土地储备分为对存量土地的储备和对增量土地的储备,并从存量土地储备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新概念:土地储备的耕地保护系数用存量土地储备数量/土地储备总量来表示;从而进一步阐明土地储备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和在土地储备制度实施过程中如何加强耕地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12日,贵州省贵阳市召开全市深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部署会。会议决定,为加快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上半年该市全面撤销街道办事处、成立新型社区,努力打造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品牌。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绵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的显著表现形式.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基于不同时期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对土地利用的数量、程度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了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探讨了绵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耕地保有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也就是说,耕地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我们的命脉。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截至1996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9.5亿亩;2006年10月31日,这个数字锐减为18.27亿亩,10年净减少1.24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1240万亩!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0.
解决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问题的再思考——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广东省为例,分析了易地开发补充耕地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建立耕地储备指标竞投出让交易运行机制,认为这一新机制对广东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