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尔雅》中的一组同义时间词——兼谈同义词的词性问题@方文一$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相似文献   

2.
论《马氏文通》的句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专著。它借鉴拉丁语法的框架,从词法和句法两方面入手,对古汉语语法进行了全面描写。其语法思想,特别是关于句读的精辟论述,多有创见,对近百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领会《文通》句读论的深刻内涵,对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结构上,《文通》可分为两大部分:字类和句读,即词法和句法两部分。在《例言》中马氏曰:“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唯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可见,《文通》用百分之八十的篇幅论字类,完全是为论述句读服务的,句读问题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也就一目了然了。  相似文献   

3.
读古书有二难;一是词义难解,二是句读难定。 词义问题,可以通过查字典辞书来解决;句读问题则比较复杂,需要我们灵活运用词汇、语法、音韵、修辞、逻辑等多方面的知识加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杨树达先生在《古书句读释例》前言中说: 句读之事,视之若甚浅,而实则颇难。《后汉书·班昭传》云:《汉书》始出,多未能读者,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何休《公羊传序》云:“讲诵师  相似文献   

4.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30卷,是一部解释经典音义的专著。由于音义与句读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释文》也作了大量的句读训释工作,从这方面看,《释文》也是一部解释句读的著作。解释句读是当时时代的要求。句读问题,自汉代以下,就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释文·叙录》说:“汉魏迄今,遗文可见,或专出己意,或祖述旧音,各师成心,制作如面,加以楚夏声异,是非信其所闻,轻重因其所习,后学钻仰,罕逢指要。”这段话是说音读分歧的问题。由于音读与句读密切相关音读不同,那么词性也不同,词性不同则词义异,于是  相似文献   

5.
谈《马氏文通》的句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句读是《马氏文通》的主旨。马氏在例言中说: “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唯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可见,《文通》用九卷的篇幅论字、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例言中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①由此可见,句读论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该书的重点,正名、字类等内容都是为它作铺垫的。“句”和...  相似文献   

7.
《论语》大概成书于战国初期,其词句奇古,文无标点,加之全书为语录体,不得以上下文分析语意。又兼遭逢暴秦焚书之祸,难免讹误衍夺,故自秦汉以降,《论语》多处存疑,众说纷纭。古人行文不加标点,要正确解读作者意图必须句读正确,《论语.泰伯》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条,因其句读不同,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含义,历来为学者争论不休。概括起来有如下六种句读方式:句读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读5:民可使,由之不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大 时间词(的)"使用的句法环境;二、"大 时间词(的)"的语义特征;三、"大 时间词(的)"中时间词的语义特征;四、"大 时间词(的)"中时间词的主观特殊性和客观特殊性。从"大 时间词(的)"的句法环境入手,探讨了这一格式的语义特征以及时间词的语义特征,并从主观的特殊性和客观的特殊性分析了这一格式生成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句读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现总结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什么是《文通》中的"读",什么是《文通》中的"句","读"和"句"的关系,句读论矛盾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为《全晋文》中王羲之、王献之杂帖所作句读存在不少问题,多为不明东晋书札语言和格式所致.论文从五个方面对其有代表性的句读错误进行分析、订正,以期对杂帖的整理与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名词和以名词为主的体词在汉语词汇总量中占的比重很大。基本体调性词组可分“名-名”、“形-名”、“动-名”,语义中心在后位名词居多,也有居前位的或多中心的,不论语义中心在哪边,都与语义关联有关,与表达者主体的目的和价值评判也有关系。这显然要比“语言参数原则”(X-bar)的规定要复杂得多。词组不论何种语义结构,都可作功能评价,而功能的变化始终在语义结构内部。体词性词组内部包含的分析,离不开语义逻辑和概念事理逻辑,但要说明其内部包含在语义功能上的联系又是不必要的。文章还具体分析了方位词组、“数-量-名”词组、动名词词组、D1体词性词组的语义类型和功能,并尽可能指出它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的纯名词短语专指那些由名词或相当于名词作用的复合词或名词词组作前置定语 +名词中心词所构成的名词短语。有时这样的纯名词短语前面有定冠词或不定冠词。现代英语纯名词短语高度凝炼 ,意义丰富 ,广为运用。本文将它们所表达的各种意义分成十类作简单探讨 ,以引起英语学习者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语言最敏感的部分,因而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最为明显。英语词汇跟任何现代语言的词汇一样。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发展。本文就英语新词汇产生的原因以及构词方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汉语中非固定短语的熟语化这一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例句,从结构的定型性、语意的不可分割性以及语用频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界定熟语化的非固定短语。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俄语名词性成语与同音自由词组语义方面的差异、各自的结构、语法特点 ,以及二者在语言运用时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汉语动宾短语和连动短语的辨识问题立论,结合汉语教学中难以界定的实例,将其相关的纠葛问题逐一阐释,剖析了若干彼此难分的情形,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中介状态的语法现象,给予了理性的界定。  相似文献   

17.
《元曲选》中方位短语作动词宾语、介词宾语是其常见的功能。方短作动词宾语时 ,就与不同类别的动词发生了不同的联系 ,据此将方短所表示的处所大致分为表存在、判断、前往到达、前来所达、返回、由外至内、由内达外等类。方短作介词宾语构成的介方短语入句后主要作状语、补语。当其作状语时可表处所、时间、处置对象等 ;当其作补语时主要表处所。方短作介词宾语就与不同介词、动词有着较复杂的、直接的联系 ,尤其是方短表示的空间位置的意义与介词、动词的不同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 ,由此可分出所在、所到、所从等类。与方短发生联系的介词不多 ,但不少介词具有多种作用 ,有的介词仍具有明显的动词意味。这也反映出元明之际部分介词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8.
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等,是定型的词组或句子构成的语言块,汉语中的成语概念与英语中的idiom并不完全对应,本文从四方面对比英汉语言的习语。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讨论英语名词词组的结构和语法功能以及限定词的界定和分类,提出并论证中位限定词是名词词组中不可或缺的观点,同时指出前位限定词和后位限定词与名词中心词虽有结构上的联系,但却是可有可无的。  相似文献   

20.
语素入词所发生的意义偏移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拿现代汉语语素在字书上的“普通意义”同进入调结构后的“个性意义”加以对照,发现在有些情况下语素入调后要发生意义上的偏移,这一偏移所产生的结果叫做“意义变体”.“意义变体”是由词结构语境产生的.而且表现为种种不同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