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文章从9个方面调查分析了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近10年的变化,得出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耕地变化无显著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与三次产业的产出差异悬殊才是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影响农业劳动力逐步有序化转移的最大障碍是劳动力的素质等结论,提出了浙江省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是农村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劳动人口,也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增长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多种模式,选择适宜当地的模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劳务经济是缓解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恩施州是一个农业大州,但恩施州劳务经济在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维权服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应该有针对性地从组织领导、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劳务品牌、维权服务、回乡创业等六个方向来改变,这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加快恩施州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的低下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提升农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增加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提高农民收入,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发展农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法律层面上提出了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改革现行的户籍和土地法律制度以及健全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具体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农村劳动力实现真正有效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选择.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创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当前应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7.
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必要措施.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状态,发现当前职业教育在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面临诸多问题:职业教育的培养作用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市场化不足带来应对的被动性;教育资源的分布与需要不相对应,影响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和成功转移;专业设置混乱与经济结构脱节,使转移缺少稳定性准确性;课程组合不能较好地塑造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劳动力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瓶颈问题,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充分关注。本文在对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指出江西省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户籍、土地、就业、社会保障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立完善的城乡一体人力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职业分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民职业分化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是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全面迈向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职业分化不断发展,但由于户籍等制度约束、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乡镇企业和城镇化发展步伐缓慢等因素,近年来速度有所放缓。为此应从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增长与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继续深化各项制度改革、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创造新的非农就业机会等方面来合理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促进我国农民职业分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政府为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惠民措施。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更重要地的是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使之脱贫致富。在转移培训中,云南省红河州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订单式技能培训、涉农工种技能培训、就地就近转移培训、扶贫帮困等培训,探索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提高劳动力素质是关键,其中农村教育改革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强化农村教育改革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才能有效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2.
湖北是农村劳动力大省,但不是劳动力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较为艰巨。分析了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阐述了外出务工、内部转移、乡镇企业吸收、城镇化建设是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针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提出应该从制度改革、经济增长方式、政策与劳动力素质等角度解决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农业人口多,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受土地、户籍、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以及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出现了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自身文化技能低无法满足用工需要和劳动者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应加强农村教育及培训投入、农业内部吸收剩余劳动力可用空间的开发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入手,得出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1991-2010年西部12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正相关,与城镇登记失业率负相关。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龙岩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状况以及素质对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强调加强男女平等宣传、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等对于突破素质瓶颈、加快龙岩市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logit回归可得,正上学子女数、家庭医疗和农业支出显著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与否”的选择,搜集1978-2009年西部12省的面板数据对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素质、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工业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度相关,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成为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从相关系数可得,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由于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素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理性、“自愿”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竞争力差、稳定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职业素质不高,进而提出职业素质教育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短期培训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关键的环节的观点,构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体系,提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 ,伴随着这一社会转型出现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深刻的历史根源和众多的社会因素 ,导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现 ;农村内部、乡镇企业和城市化运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以及城市自身就业压力巨大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应积极探索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将面临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新世纪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但进一步转移却更加艰难和复杂。因为转移仍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作者认为制约因素主要有:(1)农村劳动力自身的低素质屏障;(2)经济结构的调整正在分流富余人员;(3)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扩张能力有所减弱;(4)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5)城乡隔离体制仍没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分析了制约金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制度、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流动盲目性大等因素,探讨了金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现有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层次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有关政策和制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转移市场,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多渠道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