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家文学)的划分范畴,一般着重三方面因素,即:作家的民族出身、作品使用的文字、作品反映的民族生活。有关文学界定的主要标准,目前带有倾向性的论点“是看作者的民族出身,”①认为“作家出身于某一民族,是判定其作品是某一民族文学的决定因素”。②藏族当代文学的划分,几经讨论,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笔者一直关注这一“难题”的解决,并形成一些不成熟的意见,现不揣浅陋,略陈子后。文学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这一观点本身反映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文学是没有民族界限的。各民族文学在其形成、演进、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学》即将创刊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文学》,即将在北京创刊。主编陈企霞、副主编玛拉沁夫。《民族文学》用汉文出版,发表全国少数民族作家和作者创作的反映各民族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少数民族优秀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各少数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风光景物的随笔和游记,关于少数民族作家和作品的介绍与评论。《民族文学》将体现我国文学的多民族性和少数民族文学绚丽多彩的特色。1981年为双月刊。 (博·巴尔斯)  相似文献   

3.
依孜 《民族论坛》2013,(3):64-66
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和各民族文学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继前面推出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获奖作家与作品报道,本期继续推出本届"骏马奖"散文获奖作品略赏,以飨广大致力于民族文学创作和喜欢民族文学的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4.
依孜 《民族论坛》2013,(5):59-62
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和与各民族文学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继前面推出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获奖作家与作品报道后,本期继续推出本届"骏马奖"诗歌获奖作品略赏,希望广大致力于民族文学创作和喜欢民族文学的读者朋友喜欢。  相似文献   

5.
依孜 《民族论坛》2013,(4):61-64
正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和与各民族文学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继前面推出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获奖作家与作品报道后,本期继续推出本届"骏马奖"报告文学获奖作品略赏,希望广大致力于民族文学创作和喜欢民族文学的读者朋友喜欢。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共有235部作品参加评选,最终25部作品和4位翻译家获奖,获奖作品涵盖了15个民族。从本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的获奖作品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关于目前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趋势与特征。同时我们也看到,"骏马奖"的意义不止在文学,从多民族文化的相互生发与涵养的角度,我们还看到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古籍(简称民族古籍)是一门新兴学科,其范围广泛,种类繁多。它包括历史、哲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军事、天文、地理、历算、医药、建筑等。民族古籍内容包罗万象,记载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历史、文化,描述了各民族人民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关系和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的《江格尔》是一部驰名中外的英雄史诗。它与藏族的《格萨尔》(或《格斯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列为我国的三大史诗。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五部《江格尔》,这是在我国出版的《江格尔》的第一个汉文本。它的出版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工作的一项重要成绩,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这个汉译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它将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尤其是有利于我国“江格尔学”的发  相似文献   

9.
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我代表国家民委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从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到现在,已经六年了。这六年,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以及农村和城市改革潮流的推动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有了很快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无论是创作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题材之广泛、风格之多样,还是队伍壮大之快、作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基本上已经构建起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促进新时期民族团结、民族共同发展,对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繁荣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精神层面反映一个民族的思想、精神,加强民族文学的发展繁荣,扩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对于提升民族认同感,促进各少数民族间的平等有效对话,实现民族文化交融、统一和共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学发展现状,阐述了民族文学对于民族认同和文明对话的重要意义,并探索新时期促进我国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推动民族文学发展、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杜伟 《民族学刊》2016,7(2):90-91
20世纪90年代以降,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台湾少数民族文学逐渐进入大陆学者的研究视野,但研究者或是对个案作家或作品进行批评,或是论述民族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之类,鲜有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做出全景式论述之作.王志彬教授撰写的《山海的缪斯——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月版)一书则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此书立足文本和作家际遇,考察了台湾少数民族文学与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以及文学环境与个人心态等多重因素,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做了细致的梳理,对其独特的审美品格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面临的后现代与传统的困境做出了较好地揭示.  相似文献   

12.
春潮汹湧     
读完1983年《全国少数民族优秀短篇小说选》,真是惊喜不已。喜是可以理解的,惊从何来?建国三十多年来,曾经出版过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各种选集或专集,但是以年度为界编选、出版一本优秀短篇小说集,这是头一次。由此可以看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发展的势头,来得多么迅猛!这自然使人又喜且惊!  相似文献   

13.
各民族文学、各国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弥补,使世界文学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从而文学关系研究范围也相应扩大。我国文学是由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文学和维吾尔文学都是我国文学的重要部分。本文系统地讲述我国鲁迅研究,尤其是我国维吾尔文学中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在题材选择上,以历史题材居多。当然,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会凸显出独特的民族元素,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鲜明特色。新时期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历史叙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造诣,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因而,本文将对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叙事进行探讨,继而对当代文学进一步发展发挥指导功能,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田润润 《回族研究》2023,(3):97-104
笔者主要以中国当代藏族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为例,考察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译介特点及启示,认为迄今为止日本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出积极且面面观式的译介特点。通过剖析掌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外国译者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译介特点,指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内在因素在于作品本身的价值。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由外国译者直接译成目的语是捷径,但也存在隐患,亟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与外国译者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凉山彝族舞蹈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中的一枝奇葩。在以往全国各大舞蹈赛事中,凉山彝族舞蹈作品屡获佳绩便是一个客观说明。研究彝族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不但对彝族舞蹈自身大有裨益,对于其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而言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汉译工作座谈会,7月29日至8月6日,在新疆伊宁市举行。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召开的少数民族文学汉译工作的盛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向大会发来贺信。他说,民族团结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需要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少数民族文字作品  相似文献   

18.
8月8日至12日,由国家民委、文化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办的首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在呼和浩特市举行。63部作品、千余名各民族舞蹈演员参加了此次盛会,舞蹈题材内容涉及30多个少数民族。这是近十年来国内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各族舞蹈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光芒四射,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艺术才华。这次展演,也为培养少数民族舞蹈编创人才、  相似文献   

19.
凉山彝族舞蹈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中的一枝奇葩.在以往全国各大舞蹈赛事中,凉山彝族舞蹈作品屡获佳绩便是一个客观说明.研究彝族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不但对彝族舞蹈自身大有裨益,对于其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而言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传统,尤其是民间文学,很早就引起各民族文人学士的注意。一些民族很早就出现了民间口头文学的书面抄本并流传后世,一些杰出的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有作品乃至文集传世。例如,汉代刘向《说苑·善说》所载的《越人歌》就是公元前500余年时的古越人(南方少数民族)所创作的民歌。又如《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的《白狼王歌》则是汉代一个氐羌人部落所作。可见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收集记录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和研究作为一项有意识推动的事业,则是在1949年之后。20世纪50年代,在大陆开展了全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