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廷采史学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邵廷采的生平、学术渊源和史学著作逐一作了介绍,其次对邵氏的史学思想作了详尽的分析,最后评估了他在史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指出:邵氏的史学思想虽夹杂着不少陈旧、落后的观点,但进步的成份是其他思想的主流: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2.
邓子琴生长于文化氛围浓郁而经济境况困乏的家庭 ,走的是一条文学—哲学—史学、文史哲贯通的治学道路。其成就主要在史学 ,可分为佛家哲学和佛教史、礼俗风俗史、唐宋史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四个方面。其主要著作有 :《隋唐佛教史》(4 0年代 )、《中国礼俗学纲要》(194 7)、《中国风俗史》(著成于 4 0年代 ,出版于 1987)、《隋唐五代史讲稿》(1957)、《南宋时代重庆在国防上之地位》(194 0 )、《钓鱼城史实考察》(196 2 )、《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集》(1958~ 196 4 )、《民族社会历史研究论丛》(196 0~ 196 3)、《中国少数民族史要略》(196 4 )。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知名学者陈庆年的史学思想及成就,学界目前鲜有论及。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治史目的论方面,陈庆年强调以史经世之思想并撰写相关著述;其次,为更好地学习历史,发挥史学的经世功能,在史书编纂方面,陈庆年恪守“要略”原则并付诸实践,先后改编了《中国历史教科书》等史书;再次,陈庆年认为,只有爱乡才能爱国,因此他校刻了大量乡邦文献并撰写了部分乡哲年谱和传记,还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村风俗志。  相似文献   

4.
唐君毅(1909——1978)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对西方和东方哲学进行了综合并有所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在海外享有盛誉,被称作是中国自朱熹、王阳明以来最杰出的哲学家.对于这样一位有世纪意义的哲坛巨子,国内哲学界却知之甚少,更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唐君毅的生平,分四个阶段对其一生撰写的主要著作一一作了概述,并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5.
与前代相比,明代修史制度极不健全。在严苛的政治高压环境下,明朝史学日趋衰微,官方修史停滞不前,史著寥寥无几;明初禁绝私人修史,私修史著极为罕见;明末禁止有所松弛,这为私人修史提供了便利。与唐宋相比,明朝的史学成就相对不高,但其却对清朝的史学繁盛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已经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它是如何一步步地成长壮大,其成就如何,其命运又将怎样,尤其是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些不仅是中国学人所重视的问题,同样也为美国学人所关注。美国学人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亦有近半个世纪。在这近半个世纪里,美国学人不仅致力于究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概况,还着力于探讨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农民战争问题理论在内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历史观。对于正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理论建设的我们而言,美国学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批判、对其价值的正视褒扬以及对中国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究中国历史的评论,不失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一生用力最勤、贡献最大的是史学。其史学研究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1.受进化论观念影响的初期;2.创作《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并对旧史学进行全面解剖的成熟期;3.重在开拓史学研究方法的总结期。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产生于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他提出的历史研究法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治史方法,大胆地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手段。梁启超的史学实践内容广泛,几乎涉及了史学理论和史书撰写的各个方面,且在每一个领域都有影响深远的成果。粱启超的史学研究特点鲜明:气象宏阔、重视历史整体、重视史学研究的量化、重视科际整合的特点等,可谓不折不扣的“大历史观”。粱启超善于新旧史学比较、中西史学比较,这种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当时极具进步意义和参考价值。他继承了中国古代史学家严谨治学的精神,在史学界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学风,真正做到把“存真”贯穿于史学研究方法上,展示“客观史学”之大旨。梁启超史学研究有着中西史学交汇的背景,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与传承性。  相似文献   

8.
何兹全先生是中国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大家,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其"魏晋封建说(汉魏封建说)",这一学说对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史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其史学研究领域广泛,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国古代中世纪社会经济史研究、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和汉唐兵制研究。此外,还有中国文化史。何先生用力最多最深、研究成果甚大的是中国中世纪社会经济史;寺院经济研究和兵制史研究,是其首创,也是其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的两翼:寺院经济属于社会经济史的范畴,研究兵制也是从社会史的角度出发;在长期潜心于古代社会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其对中国文化的根源、走向、主流、未来等问题的思考也是着实深刻。  相似文献   

9.
唐朝在前人的基础上设馆修史,建立并完善了史馆制度,使史馆成为撰史的专门机构。而后,宋、辽、金、元、明历朝纷纷仿效,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修史机制。唐代完成了前代八部正史、多部本朝实录,国史的修撰与典章制度体均受惠于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0.
北宋的路振是湖南永州祁阳县人。他撰写的《九国志》是一本有关五代时南方九国的总体史书,学术价值极大。  相似文献   

11.
村上正二1913年9月8日生。现任大正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元史和蒙古史研究。1936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东洋史系。1938年在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任助教。在第二次世界火战时期曾在我国东北、内蒙等地考察。1948年在东京都立大学任讲师。1953年任副教授,1964年任教授。积极参加编撰大型丛书的工作。1952年参加历史学研究会出版的(?)  相似文献   

12.
13.
瞿林东先生的《中国史学史纲》不是简单的史学发展史著作,而是关于中国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进行缜密思考与系统总结的会通之作.通过多条线索齐头并进的方式,在阐释不同阶段各类史学著作丰富内涵的同时,彰显同一时期诸种史学思想与历史理论的发展演变脉络,使读者在接受各类史学史知识时学会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张荫麟先生(1905年11月——1942年10月),笔名素痴,广东东莞石龙镇人.1923年秋,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三年级,曾在该校研究院国学导师梁启超的中国文化史演讲班上听课.是年九月,本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精神,在《学衡》杂志上刊登了《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一文,批评梁先生对于老子的考证.那时张先生还是年仅十八的中学生,《学衡》编者便以为他是清华的国学教授.  相似文献   

15.
1981年上半年,苏联《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问题》、《苏联历史》和《苏共党史》四种历史学杂志,对143部有关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主要著作作了评介,其中,研究苏联和俄国史的著作58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著作9部。具体分析研究苏联史的著作占41%,研究国际工运、共运的著作占18%,研究西欧、北美的著作占15%,研究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著作占12%,这是苏联史学界在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中投入力量最多的四个方面。现将评介这些著作的概况综  相似文献   

16.
今天,小说已经成为一种最重要的文学体裁。按照通常的解释,它是指一种有人物、有情节的叙事文学形式。1979年版的《辞海》“小说”条下就是这样说的:“文学的一大类别,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之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可是这样的概念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因为最初的“小说”二字,其内涵与上述的理解相差不啻十万八千里。  相似文献   

17.
胡宝华先生的《20世纪以来日本中国史学著作编年》一书,2012年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该书共收录了近百年来日本学界关于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相关学术著作1200余部。作者在书中以“章目提要”的方式介绍了20世纪以来日本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为我们客观掌握原著的基本信息提供了可能。同时作者在编写此书时,审慎参考了大量相关书评,为入选...  相似文献   

18.
著作介绍     
《社会工程哲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田鹏颖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宅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与政治尊院)院长,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现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工程技术伦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哲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辽宁省认知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10项,在人民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2007年入选中共辽宁省委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和辽宁省人事厅“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等。  相似文献   

19.
20.
在中国近代史学术园地里,中外学者对辛亥革命史的投入颇多,此类论著确实已出版不少,有关研究已具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但也无庸讳言,其中仍有一些重要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杭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郭世佑博士的新著《晚清政治革命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以政治革命为视角,着重对辛亥革命作了新的探索。我认为,该书以“新论”为题,可谓名正言顺,名副其实。一学术视野开阔与我国学术界以往的辛亥革命史论著相比,该书明显地拓宽了学术视野。作者不仅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而且适当借鉴西方政治学与现代化理论的有关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