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儒学在日本近代经历了明治初期启蒙思想的批判、西化浪潮的冲击,以及中期执政者关于文教方针和治国方略的选择,最后被确立为日本国民道德的基础并被保存下来,表现了对社会政治的极大适应性.它与天皇绝对主义政权结合的结果,导致了日本在二战中的悲剧.二战后,儒学传统也中断了,但这种中断只是中断了它与带有封建专制特色的天皇制绝对主义政策的联系.战后东亚的奇迹,日本的儒家文化背景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衔接方式上,韩国与日本的不同在于韩国儒学在一定时期是在政府扶植保护之下,作为官方的、与佛教相抗衡的正统意识形态被引进的.韩国儒学在经历历史性的中断后,能否获得劫后新生,在于如何重新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韩国儒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入、接受、传播、儒佛兼学、性理学5个时期。李朝儒学所代表的韩国儒学旨在为儒学思想提供形而上学的本体论证明,李退溪、李栗谷等儒学学者正是围绕这一使命而展开研究和著述的,如此性理学可谓"极高明"之哲学;批判性理学的实学思想则注重经世致用"济民救世"因而是道中庸的哲学。朝鲜半岛儒学发展至19世纪中叶始有大的改变,这便是东学的建立,东学创始人崔济愚通过引入"侍天主"概念、批判基督教、引入"至气"范畴,分别对传统儒学中"天"的概念、"天人合一"思想、理学之"气"进行了改造,从而使传统儒学成为含有儒释道、基督教及其传统巫教等内容的一种新宗教,对韩国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形成过程及教育特征来讨论韩国初期书院在教育史上的意义,从社会经济背景来看,韩国初期书院的出现,反映了在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变化的基础上,教育逐渐从一般的中央集权转变为分权的新形势;儒学工夫论是书院教育得以巩固的特有理念经间,退溪的心学道统论对初期书院特征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书院祭享空间与讲学空间关系反映了儒学知道体系中尊德性与道间学、道与学的关系,其祭礼礼仪有社会约束及符号意味;从家学和家庭教育的特征来看,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入了初期的书院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4.
18世纪东亚儒教思想研讨会于2007年10月19日至20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本届大会由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与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举办,由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主任郭齐勇教授及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儒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锡源教授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5.
反思韩国儒家文化的当代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自身选择及发展之需,韩国形成了一个比中国还要典型的儒家文化社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加快了现代化进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这其中必然有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在起作用。但韩国对儒家思想从来没有彻底予以反思。从古至今,韩国社会不仅注重形式和拘泥于名分,而且受儒家观念影响强化了韩国人的家国意识和集体意识,过分强调血缘、地缘、学缘,极度强化男尊女卑的理念等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当代多元化社会的健康发展,并成为韩国进入名副其实的先进国家的障碍。最近,中国社会出现了儒家文化复兴热潮,对于这种儒学热,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要吸取历史的教训,有选择地继承。  相似文献   

6.
金柄民在《东疆学刊》2005年第3期中撰文认为,东北亚文化圈的核心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学文化的核心是“仁”和“礼”,是以人道主义和社会理念为出发点,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影响及周边国家。儒学在13本、韩国和朝鲜的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极大地推动了这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今天,我们应继续传承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7.
激情评判:“五四”激进派对儒学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祥 《南都学坛》2000,20(4):44-47
“五四”激进派对儒学及传统文化所采取的态度称为“激情评判”。在“五四”特定的文化语境中 ,因历史的重负和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关系 ,“激进派”对儒学不能不采取“激情”的方式去评判 ,但又因儒学的博大精深、精华与糟粕的矛盾统一以及“激进派”所运用的新思想、新方法理性因素的渗入 ,使他们“激情评判”中不能不渗入理性的成分。从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评儒的言论可以得出结论 :五四激进派评儒时所批判的并非儒学的全部、儒学的精华 ,而是“独尊”或“一统”的儒学———儒教 ;批判的锋芒并非指向古人 ,而是指向今人 ;并非反对儒学的历史价值 ,而是儒学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背离 ;并非诘问儒学历史的功过 ,而是抨击儒学被当时政治社会的利用 ;并非指向精神超越性的伦理道德 ,而是指向强制性的伦理道德。“激情评判”对反思传统文化、引进西方文化、创造新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发源于中国,而广泛传播于东亚汉字文化圈。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因民族精神气质的不同,及地理、历史、社会存在条件的不同,中、日、韩各国的儒学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虽然在理论的形态上,一般认为,比起中国的儒学来,韩国儒学更集中发展了内...  相似文献   

9.
"东亚书院与儒学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成功举办。这次会议以多学科、多视角、新方法研究为特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书院本身、书院与儒学的关系、韩国书院研究三个主要方面展开学术交流。对韩国书院的研究是这次会议的亮点,而对中外书院的比较研究将成为以后书院研究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儒学,源远流长,早在秦末汉初就传入朝鲜(韩国),随后又在日本等东亚国家广泛传播,形成了其各具民族特色的儒学,先后演变成为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占据传统文化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成为东亚的主流思想之一.人们习惯上把中国、朝鲜、日本等东亚国家称之为"儒教文化圈".随着亚洲国家特别是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儒学与东亚现代化的关系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考察和探讨儒学在东亚的传播及影响,深入了解东亚国家儒学的发展及其特点,对于科学认知和评价儒学在东亚历史上、特别是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21世纪儒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韩国的法律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逐渐步入现代法治之轨道。韩国的宪法和刑法主要受到西方有关法律思想的影响 ,民法则保留了东方礼制和伦理色彩 ,诉讼法既有大陆法系的特征、又有英美法系的影响。本文从基本法宪法、几个主要部门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方面来探讨步入现代法治轨道的韩国所特有的东西复合型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从韩国女性生活状态透视韩国大众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韩国的历史上 ,受传统农业生产条件和儒家礼教影响 ,长期以来通过家长制表现出男性至上的传统 ,男尊女卑 ,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 60年代以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大众文化的崛起 ,韩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文通过考察现代韩国女性在出生、教育、就业、结婚、生育、老年的生涯周期中的生活状态 ,探讨韩国大众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大众文化对女性生活方式、心理品格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以及 2 1世纪韩国文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王维一生把"内圣外王"的儒家君子作为孜孜以求的人格理想,这促使他一方面自觉躬行儒家所设立的"仁"的道德品格,不断加强和完善内在修养;另一方面积极入仕,把内在的道德修养转化为外在的政治实践,并使其政治理想具有儒家的"仁政"特色。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从地景的观点去分析文化与商业在一个云南侨乡的脉络中互动后的现象。“诠释地景”在该地方文化中扮演突出的角色,透过“说”地景,让地景用来平衡地方自治与国家控制之间的张力。和顺的地景实践主要环绕在汉式建筑的建盖与风水的使用上,文章暂不讨论风水,而聚焦在该地方人“说”(谈论、诠释)地景的过程。这一过程让和顺商人,得以借用地景上的儒家象征,作为商业竞争时所用的客观参照体系。简言之,地景成为一个将财富与声望互相转换的机制,透过这一转换机制,让和顺地区儒家文化的实践因小区内部自主性的财富竞争而被加强;而财富竞争,也因为有能力实践儒家文化而激烈。这使得儒与商两者,以一种非常具地方特色的方式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5.
嵩阳书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是宋初兴起的私人讲坛性质的书院 ,其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地位历史早有定论 ,崇福宫作为文人挂职之所与嵩阳密不可分。二程是理学的开创者 ,嵩阳对理学的形成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程学南传后发扬光大 ,朱熹集其大成 ,形成程朱理学体系。理学久经贬抑 ,其治世价值逐渐被认识 ,宋末立为正统 ,后代又发展为宋明理学。理学是对汉代以来旧儒学的改造和发展 ,具有历史进步性。作为统治思想影响元、明、清社会达六、七百年之久 ,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传延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6.
儒家经学是儒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础,是儒家学说中最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学术中居于重要地位.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变革的重要时期.在宋学形成前后,释智圆、释契嵩站在佛教立场上,对儒家经学给予了探索.他们不拘泥于古圣贤章句的束缚,以"微言大义"的举动和读经致用的态度,走出了宋代经学发展的第一步,昭示了宋代经学复兴的时代特色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贯云石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他在儒家经典的研究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透视贯云石的现存作品,其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经学思想,其主要表现在奉儒崇经、经世致用、创新释经方法和兼融释道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王莽改制损害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招致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不满和反对,并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使得儒士阶层所期待的理想政治破灭。作为社会精英的儒士阶层并没有随着王莽新朝的崩溃而陷于沉寂,而是进行了群体思考和选择,在刘氏复起的思汉舆论影响下,自觉地对其伦理天命观的取向进行重新构建,促成了东汉王朝的建立,并对东汉一朝的士风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礼记》与郭店简的比较看,传说中的《子思子》一书既有子思记述孔子的言论,也有子思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礼记》收入七十子的著作时,作了适应时代的删削,但仍是进一步研究孔门思想的宝贵资料。郭店简与《礼记》在思想内容上的某些接近,说明它虽不必被称为《礼记》,但却提醒我们重新审视关于《礼记》的置疑。  相似文献   

20.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从属于儒家民本思想的一个通俗表述,得到了学界和民间的普遍认同。然而,这个理论在中国历史中却很难被证明。尽管官方和儒生极力鼓吹,但是"民心"与政权得失之间并不存在明确对应关系。在暴力和强权面前,"民心"往往呈现出扭曲的状态,很难考量。"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被看作是儒家一种难以实现的美好理想,这也客观反映了儒家信条在中国古代的实际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