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契丹民族的祖源地潢河流域,在契丹部落族群及有辽一朝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潢河为今西拉木伦河几成学术定论,但将潢河比定为今西拉木伦河,与史籍关于道路里程、契丹与室韦接界、河流流向等记载明显不符。潢河不是今西拉木伦河。  相似文献   

2.
辽代前中期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农业人口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拉木伦河流域是辽王朝的政治核心 ,也是生态敏感地带 ,探讨这一地区的农业人口规模是研究辽代经济以及环境诸问题的前提。辽前中期是历史上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及毗邻地区农业人口最多的时期之一 ,主要包括编户人口、提辖司户人口以及迁往中京地区的人口 ,三部分人口约 3 5万。在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中 ,主要将编户人口与提辖司户人口列入农业人口范畴之内 ,并未考虑迁移人口与迁出地之间的关系。其实 ,由西拉木伦河流域迁往辽中京地区的人口均属农业人口 ,同时也是辽前中期西拉木伦河流域农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其列入 ,即全面复原了这一地区的农业人口规模。农业人口规模与农田垦殖规模、生态环境直接相关 ,这 3 5万农业人口决定了辽代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开发规模 ,同时也构成了这一地区的人地关系基础  相似文献   

3.
辽金元时期东蒙古地区人口迁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金元时期东蒙古地区人口迁徙研究申友良本文所研究的东蒙古地区,①特指大兴安岭以东、辽河以西,西拉木伦河流域和老哈河域一带的地区,相当于现今赤峰市辖区和哲里木盟辖区。辽金元时期,不仅是东北各民族的第三次大融合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民族及整个中华民族形成...  相似文献   

4.
乌桓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它在西汉时活动于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原先是东胡部落联盟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元前206年(汉高帝元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逃散,乌桓一支逃至乌桓山(在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附近),从此便以“乌桓”之名出现于史册。  相似文献   

5.
鲜卑和乌桓一样,属于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比较大的部落集团。汉初,东胡部落联盟为匈奴冒顿单于所破,乌桓余众退保乌桓山,鲜卑则远奔辽东塞外的鲜卑山。从此,隐身匿迹,“未有名通于汉”。因此,《史记》、《汉书》都未提及鲜卑,更未提及鲜卑与中原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而王沈《魏书》和范晔《后汉书》的《鲜卑传》历记述的鲜卑,都是从它出现在西拉木伦河流域时开始的。关于鲜卑的早期事迹及其中原内地的联系,除了提到它是”东胡之支”或东胡之余”而外,别的根本没有涉及。  相似文献   

6.
一、拓跋鲜卑的起源与南迁 秦汉之际,匈奴的势力日益强盛,开始对东胡部落联盟发动大规模战争,征服了东胡部落联盟。剩下的东胡人便分聚于乌桓、鲜卑两部。“鲜卑自为冒顿单于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不与余国争衡,未有名通于汉,而自于乌丸(桓)相接。”所以在文献上一直未见其和西汉发生什么关系,所以关于鲜卑的活动,东汉时才见于史籍。汉文史籍所叙述的鲜卑都是从鲜卑迁徙到饶乐水(西拉木伦河)流域开始的。 那么鲜卑迁到饶乐水前居住在何地呢?史称鲜卑以山为号,然鲜卑山却有两个,《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云:“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鲜卑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张穆《蒙古游牧记》说:“旗西三十里有鲜卑山”。这里的鲜卑山乃是人们所说的东部鲜卑。然鲜卑依地理位置分为东部鲜卑与西部鲜卑(北部  相似文献   

7.
鲜卑是中华民族中一支古老的民族。秦汉时期,鲜卑兴起于西伯利亚东部,游牧于西拉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依附于匈奴。东汉时期,匈奴西迁,鲜卑进入匈奴故地,势力迅速壮大。鲜卑大人檀石槐统一诸部,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军事联合体性质的国家。这个国家地域极其辽阔,东西一万二千里,南北七千里,塞外匈奴旧地被囊括无余。两晋南北朝时期,鲜卑以姓氏分为拓跋、慕容、宇文、乞伏、秃发等  相似文献   

8.
从已有的考古资料及其反映的诸多现象来看,中国东北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与“小河沿文化”存在诸多共性:第一,有并行的发展阶段,共同经历了约1 000年的发展时期;第二,有重合的分布空间,皆以老哈河、教来河和西拉木伦河上游为中心分布地域;第三,有大量相同的文化因素,涵盖房屋、墓葬、陶器、玉器和石器等典型要素;第四,有共同的文化源头,均表现出与当地较早的赵宝沟文化存在密切的亲缘联系。这些共性表明,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各自分立的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实际上应该是一体的考古学文化,即“小河沿文化”的早、中期和红山文化的中、晚期是年代相互对应、分布范围一致、材料性质有别、文化属性相同的“大红山文化”遗存。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应该是红山文化发展到红山古国时期的“贵族墓地”或“王陵”;原属于“小河沿文化”的“大南沟”墓地,应该是红山文化发展到红山古国时期的“平民坟茔”。这一全新认识,为进一步解读红山文化的谱系和红山文明的特质,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材料。  相似文献   

9.
群牧是辽代经济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契丹族以鞍马为家,车帐为室,四时游牧,其日常生活,兵马军需,无不与畜牧业有关。因此,辽代的群牧制度是契丹族畜牧经济史和辽代官制史研究中较有意义的课题之一。本文拟从群牧制的源流入手,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畜牧业是契丹族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契丹族早期主要游牧在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土河(今内蒙古老哈河)为中心的草原地区。从目前可见到的古代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分析,在契丹族早期社会经济结构中,尽管存在着农业因素,但畜牧业始终占据着主导位置。大量的考古发掘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契丹人的墓葬中,游牧器具的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多,在一些契丹人墓葬中发现的壁画中,都对契丹人的游牧生活有具体的描绘。然而,  相似文献   

10.
辽朝是契丹族统治者在我国北方建立的多民族国家。这个国家自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07或916年——926年在位)至天祚帝耶律延禧(1101——1125在位),历时二百余年。(后来耶律大石建西辽,又历八、九十年,乃辽朝的继续。)早在公元四世纪时,契丹民族即活动于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其后,它经历了从原始的氏族公社制经过奴隶制发展到封  相似文献   

11.
两汉时期的“护乌桓校尉”是汉朝的重要官职,但史书对它的职责、权力及管领范围记载不详,史学界在这方面的论述也很少。兹综合文献与考古资料,略加考订如下,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汉与乌桓两族之间的关系。 乌桓在汉代曾先后两次南迁。第一次在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之后,汉朝把他们从今西拉木伦河流域徒居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五郡,以当时郡治为准,当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北京市密云县西南、辽宁凌源县西北、  相似文献   

12.
背景资料 青城后山位于青城山后,泰安乡境内,距成都70公里,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西北与卧龙自然保护区为邻,东北与赵公山相连。东越天仓山、乾元山可到天师洞、福建宫,西南与六顶山、天国山接壤,与青城山一脉相承,深藏不露。极具神秘色彩,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加以开发。这里不但名庵古刹荟萃。文物古迹颇丰,而且还有神秘的溶洞,罕见的古墓群,大蜀王的遗迹,极具神秘色彩。这里山势奇睑,沟谷幽深,灵泉飞瀑从奇岩怪石问奔流而下,宛若游龙。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九曲通幽,行走其间,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3.
阿尔寨石窟佛教文化遗址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11月和1990年5月,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和内蒙古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察组,对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阿尔寨石窟佛教文化遗址进行了两次联合考察。在考察期间拍摄了大量壁画、岩刻及珍贵的回鹘式蒙古字铭文照片,并对此进行了初步研究。 1 阿尔寨山位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北端,鄂尔多斯高原与黄河河套地带的交接处,约东经107.5°、北纬37.7°,是一座由脆质红岩石形成的小山。关于此山的名称,见以往的诸文献记载为“阿尔寨乌兰乌素”、“阿尔寨乌力雅素’、“阿尔迪尔”三种。其实,当地居民均称之为“阿尔寨”,在方圆数公里的地带有:伊和(Yehe:大)阿尔寨、巴嘎(bay—a:小)阿尔寨、苏默图(Sǚmtǚ:有庙的)阿尔寨等三座山岗。具有众多石窟的苏默图阿尔寨位于西南端。阿尔寨以北便是以汉族居民为主的公卡汉乡,  相似文献   

14.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中水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部。区境呈东西狭长形,西、北与云南接壤。四周群山环抱,南部麻窝火山最高峰海拔达2,818米,北隔烟墩山与昭通分界,形成一个地处乌蒙山中段云贵高原上的条形平坝,坝子平均海拔为1300米。区政府南距县城100公里,北距昭通20公里,西南5公里即中和及出水两公社,是回族聚居区域。该地有开阔的耕地和稠密的居民点,河溪交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威宁盛产稻谷和黄梨的重要产地。前河、中河、后河自南而北并列于坝子中部,由东向西缓流,三河之间被二道土梁子(南称“梁子上”,北为“牌坊梁子”)间隔,汇集于西南隅的烟锅山下入龙潭河。  相似文献   

15.
从新石器时代、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 ,至辽宋夏金、元明清 ,称雄于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相继有匈奴、鲜卑、柔然、突厥 ,以及蒙古。本文主要由洮儿河、西拉木伦河流域入手 ,试就蒙石科尔沁部源流作以初探。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中有为数不少的高地貌专名,表明其时人们对山地丘陵地貌的熟悉。与山、阜、麓、丘、京相关的地名有近200个,启示我们文明时代早期不仅都城选址位于“大山之下”,一般聚落亦或大量分布于山麓或丘陵地区。商代早晚期都城分别位于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及太行山东麓山前地带,周围王畿区都有着数量众多的中小邑聚。根据考古资料考察冀南与鲁西北两个区域不同地形的聚落数量,更可揭示商代聚落有缘山分布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海出土的彩陶器以河湟流域最为丰富.河湟流域,指今天的黄河上游的河谷地带、湟水流域和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在大约距今3000——4000年之间,河湟流域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气候比较适宜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特别在海拔1800——2200米左右的河谷和丘岭地带,由于当时植被和森林覆盖率比较高,先民们从事狩猎活动,与野生动物关系十分密切,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也比较深刻.譬如青海卡约文化出土文物中有动物骨骼制成的骨箭簇、骨针等生产生活用具外,还有鹿牙做的项饰,说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  相似文献   

18.
65圣经山     
圣经山位于文登市西北20公里处,方圆近8平方公里。区内有天然老子头像和《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圣人与圣经同时出现在这里,似有天意,玄之又玄,故名“圣经山”。圣经山历来被道家视为大化仙境。金元时期,王重阳收丘处机等“北七真人”为徒在此传布道,创立了道教全真派,并且迅速传播,成为元、明两朝的正统教派。  相似文献   

19.
<正> 胶莱河位于泰沂山脉和昆嵛山脉之间的胶潍河谷地带。南北贯穿山东半岛,沟通黄、渤两海,全长二百多公里。流经胶南、胶县、平度、高密、昌邑和掖县等,流域面积五千四百平方公里。胶莱河自平度县姚家村之分水岭南北分流。南流入胶州湾,为南胶莱河。北流入莱州湾,为北胶莱河。南北凿通,为胶莱运河。胶莱运河开创于元朝至元中期,历史上曾被称为“运粮河”,盖因江南粮米由此运往京师而得名。元朝的胶莱运河只兴盛了十年,便被湮废而冷落了。至明嘉靖年间再度疏浚通航,但也只兴盛十五六年,再度湮废,以后便再未被重视而兴盛起来。为什么呢!本文拟就此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兰州,位于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的黄河上游。考古发掘证明,远在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除北部水源不足的干旱地区和南部阴冷潮湿的高山地带外,在黄河两岸和大通河、庄浪河、湟水及苑川河沿岸的台地上,分布着马家窑、半山、马厂和齐家等各种类型的文化遗址。兰州出土的采陶,花纹繁缛,绚丽多采,多次在国内外展出,是研究新石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