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本类型理论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和英国翻译家纽马克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不仅为翻译过程提供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同时也为翻译研究、翻译方法及翻译批评的科学化、标准化、具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英语和汉语翻译实例分析,指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在英汉互译中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功能对等的原则,对旅游宣传中的汉英以及英汉互译进行了浅析。翻译目的论与纽马克、奈达提出的有关理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核心都是功能主义。依据这一原则,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不是采取一成不变的做法,而应围绕实用性这一目的展开。基于此,对英汉互译的文本进行了分析,以论述功能对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英汉同语的互译中,如果目的语中有与源语含义和语用功能相同的同语结构,可以用目的语中的同语结构来翻译源语中的同语;否则,只能采用意译的方式,将源语中的同语意思翻译出来。多种类型的英汉同语的对比和互译表明,并不是所有类型的英汉同语都能用同语结构互译。英汉同语在句法特征、语用功能和刻板印象等方面的差异,是英汉同语翻译中的难点。英汉同语是一对句法简单,但在语用和文化上复杂的不完全对应的语言现象。对英汉同语进行翻译时,要综合考虑同语的句法形式、语用功能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基于认知隐喻的概念、特点以及运作机制,重点研究了隐喻与文化的关系、不同文化带来的隐喻变体的类型以及导致不同文化中隐喻变体的原因。结合近年来部分学者对于隐喻翻译的研究,尝试了将隐喻与文化理论结合起来对英汉互译进行解释。研究表明:认知隐喻与文化对英汉互译有着强大的解释力和理论以及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利用回译,可以直观地展现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的异同,把握英汉互译的规律,有效地开展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对表情文本的译文的质量进行检测等。在教学中引进回译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利于拓宽传统翻译教学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英汉互译中的一些语用错误:类型、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互译经常会出现一些语用错误。本文从二语习得的有关理论、功能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探讨了这些错误类型及形成原因,说明不能简单从某个角度来判断翻译的语用错误。英汉互译语用错误要克服,肯定要考虑交际目的,也就是语言、使用者和读者或听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汉英叠词对比及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叠词是常见的修辞手段 ,体现语言的韵律美、意象美和表达美。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从汉英对比和翻译角度对汉英叠词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首先归纳了英汉叠词的类型 ,然后在不同层次上分析了英汉叠词的功能、叠词的理据及叠词的英汉互译技巧。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的被动式有两种类型,即被动式和类被动式.被动式与类被动式是被动结构与被动意义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英汉互译中往往出现歧义.从翻译的角度出发,探讨英语中的被动式和类被动之间的区别,并着重对类被动式的特点及类被动式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功能派译论为理论支撑研究广告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但功能派译论并非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由于英汉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都存在功能关联性特征,英汉广告互译中有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上、意义上的流失、替换,因而弱化了目标广告文本在目标文化中的表达效果和劝诱功能,这就是广告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可译性限度存在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可译和不可译是一个动态的多维的连续体,随着语言文化之间的不断交流与融合,原来不可译的可能变得可译,有限度的翻译可能变得充分。  相似文献   

10.
11.
生态环保公示语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具有极强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意义。针对此类公示语的英译问题,依据莱思和诺德的文本类型理论,探讨汉语生态环保公示语的文本功能,提出针对兼具多功能文本类型的英译策略,并结合问卷调查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alist text typology theory, there is no single absolute translation strategy, which can guide all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he core of the functionalist text typology theory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s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texts require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is paper intends to bring forward thre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n C-E business contrac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t text typology theory.  相似文献   

13.
功能翻译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极大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的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广告的广告效应的基础上,根据广告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价值而采取直译、转译、仿译或删减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广告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广告目的和译者对原广告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广告效应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本功能对应用翻译的策略主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翻译是一种实用性强而又注重"以内容为中心"的翻译文体,其体裁大多可归属于纽马克(Newmark)界定的"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它具有该类型文本的所有功能特性.翻译实践表明,应用翻译中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之间确实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和规律性,诺德(Nord)与组马克(Newmark)的翻译研究对应用翻译有着"纲举目张"的指导作用.其翻译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与各自的文本功能有直接关系,这一点与文学翻译不尽一致,因而应用翻译中以文本功能来确定翻译策略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以《诗经》中《将仲子》英译本为例,从功能语境的三个不同层次探讨其分别对译文的制约以及语境重构的方法。通过分析发现,文化语境制约译文的体裁;情景语境制约译文的理解和变体;上下文语境则制约译文的衔接。因此,必须理解原文语境,并通过不同的翻译方法对译文进行功能语境重构,以达到原文与译文的等值,进而促进典籍英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论对商业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广告的文体风格和其特殊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的特殊性,传统翻译标准"忠实""对等"显然不能适应商业广告翻译手法的灵活性,无法解释广告翻译中必要的调整、删减或改写等现象。"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将译文的预期目的置于翻译的首要位置,为商业广告中译者灵活运用翻译方法、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果说目的论对各类文体翻译的普遍适合性还有待探讨的话,那么对于交际目的明确的商业广告的翻译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翻译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的过程。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英汉互译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和自觉地运用这些特点,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才能忠实、顺畅、确切地表达原文。  相似文献   

18.
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英颜色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根据译语读者文化,采取直译、转译或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了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内涵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语言具有模糊性,文学作品在语篇层上往往具有模糊美。这种美是读者对语篇层中某些内容的逻辑关系及形象有几种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模糊朦胧的审美感受。语言的共性决定这种模糊美是可译的。译者针对这种模糊美的翻译策略应以直译为首选,从而把原作的这种模糊性所承载的美学价值传递给译语读者。英汉文学翻译涉及的典型的语篇层模糊美包括意合模糊美、比喻模糊美和意识流模糊美。这些模糊美可以用直译的方法在译作中最大程度的再现。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框架,将翻译批评和文本功能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对不同功能的文本进行客观有重点的评价。该文认为,建立在功能对等基础上的文本类型导向的翻译批评模式,客观系统,易于操作,但也有一定的局限,即只有当译文功能和原文功能一致时,文本类型才是影响翻译批评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