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祯 《现代交际》2012,(3):190-191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焦虑以及抑郁情况,本研究采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在校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高职男生与女生在心理健康水平、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存在的问题多于男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水平、焦虑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问题多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生命控制感现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学校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大学生生命控制感问卷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生命控制感总体水平较高;(2)不同专业及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命控制感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3)女生在生命控制感总分及生活盈实,变化接纳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在去自我关注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大四学生在生活盈实和宽容程度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4)大学生的生命控制感水平可正向预测其积极应对方式,可显著地预测其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河北省唐山市的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的趋势下其工作压力、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文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对339名大学生村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自我效能和工作压力紧张因子呈正相关(r=0.144,p<0.05),与压力失控因子呈负相关(r=-0.291,p<0.01)。(2)心理焦虑因子与压力失控因子呈负相关(r=-0.153,p<0.01),与紧张因子呈正相关(r=0.207,p<0.01);心理抑郁因子与失控因子呈负相关(r=-0.165,p<0.01),与紧张因子呈正相关(r=0.267,p<0.01)。(3)一般自我效能感、紧张感、失控感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村官的一般自我效能、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袁梦 《公关世界》2023,(8):79-81
随着时代的发展、政策的变化,家庭中开始出现二胎、三胎,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开始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1]本文通过案例报告的形式,探讨一名非独生子女学生因家庭关系紧张以及校园矛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并进一步探讨非独生子女职校生处理人际关系的应对策略与反思。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阅读疗法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与农村大学生阅读疗法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掌握武警部队新入伍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78名武警驻津部队新入伍士兵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接受调查的武警新兵SCL-90总分87.5%的人评定为正常,总分≥160分者为85例,占12.5%。躯体化、强迫症状和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中国男性常模,抑郁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显著低于中国男军人常模。结论:武警新兵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于其他军兵种但低于正常男性,应采取针对性干预对策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李卉  吴金苗 《现代交际》2011,(12):17+16-17,16
独生子女、贫困和年级等因素对医学生人际关系有比较大的影响。本文意在了解医学生人际关系的状况,提出干预策略,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诊抑郁和非抑郁患者以及不同性别门诊抑郁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方法:对227名门诊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把他们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抑郁组又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组,并对所有被试进行短时(5min)心率变异性监测。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录入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来进行分析。结果:门诊抑郁患者的频域指标高频标化因子高于无抑郁患者(t=4.450,p<0.05),无抑郁患者的心能力指数、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总能量(TP)、频域指标低频(LF)、低频高频比(LF/HF)、频域指标低频标化因子高于抑郁患者(t=-9.766、-15.914、-2.712、-2.058、-4.543、-4.452,p<0.05)。男性门诊抑郁患者心能力指数、低频高频比(LF/HF)、频域指标低频标化(LFnorm)因子高于女性(t=2.749、3.264、3.340,p<0.05),女性门诊抑郁患者频域指标高频标化因子高于男性(t=-3.337,p<0.05)。结论:抑郁情绪会使心率变异性发生改变;女性抑郁患者相对男性抑郁患者,消极情绪出现的频率和水平更高,自主神经较多地出现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素食者患抑郁症的几率是食肉者的两倍,因为太容易缺乏维生素B_(12)和矿物质,而这将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容易引发抑郁。  相似文献   

10.
通常性格、习惯、沟通等方面因素易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危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分析当代大学生经常发生的人际关系危机案例,发现宿舍人际关系危机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长期处于宿舍矛盾中会产生抑郁、焦虑、压抑、精神紧张等心理状态。针对大学生宿舍矛盾的成因进行对策研究,提出把人际关系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陶锋 《职业》2014,(33):121-123
为探讨经筛查需要关注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和适应之间的相关性,有针对性地为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探讨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南通大学本科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和适应状况调查。所得数据使用Stata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显示,需要关注的大学新生占总数的8.87%,该群体新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与适应各分量表及总适应得分之间多数具有显著负相关,表现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其适应能力就越好。抑郁、依赖、社交退缩、强迫四个因子是该群体新生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对适应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为此应在入学初及时对需要关注的大学新生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顺利适应大学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2.
任朝科 《职业时空》2014,(12):120-122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 A T)和症状自评量表(S C L-9 0)对廊坊师范学院大学新生内隐自尊及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以期了解大学新生内隐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2)大学新生内隐自尊不存在性别差异;(3)大学新生在人际敏感、焦虑、攻击等心理方面存在问题;(4)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中的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攻击性等个别因子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家庭环境状况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干预对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量表》对通化市1314名小学生进行测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生源、父母性别、家庭结构、父母职业等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环境状况有关,可针对性地制定干预对策,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对吉林地区三所高校共58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来检验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重点探讨了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不仅为性别角色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资料,而且丰富了国内关于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理论.研究表明:(1)在大学生当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未分化类型占大多数,其次是双性化类型,最后是男性化类型和女性化类型.(2)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双性化类型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是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  相似文献   

15.
科学认识和勇敢面对,是应对青少年抑郁最该有的态度。2021年11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要给予重点关注。13岁的小荣就是在筛查中被发现有严重抑郁倾向的,最终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全国第二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发表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集中报告了本次论坛发布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存在的自卑、社交回避、抑郁、焦虑、自杀等心理问题,展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出现的"积极"转向以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李秀侠 《职业》2012,(9):29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2010年,通过对笔者学院的1029名毕业生进行SCL-90测试,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该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焦虑、抑郁、强迫、偏执、恐怖五大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且存在着显著差异,达到了0.05的水平。这说明大学生承受着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从浙江大学理工类贫困女生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理工科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女性,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理工科贫困女大学生的教育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9.
抑郁是一种弥漫性的不快乐心境,会对儿童和青少年在多个领域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多地青少年心理健康调研发现,当前对青少年抑郁的认知、诊断和治疗均存在社会建构的“泛疾病化”倾向,即错误地将一般性的青少年抑郁情绪作疾病处理,并伴随过度医疗等问题。这不仅有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学校的正常教学,也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精神负担。青少年抑郁的泛疾病化是多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育机构对安全的过度焦虑、青少年以抑郁之名做出的反抗与求助及专业医疗机构基于避责与谋利的干预策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体系,对青少年心理问题采取整全的社会性介入,改善泛疾病化问题,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化的环境条件,对青少年成长产生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江苏省重点中学学生调查的结果表明:(1)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发展的影响呈现出积极与消极并存,交错影响的矛盾状态;(2)尽管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但互联网正在信息共享、人际沟通等多方面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3)"网上不良信息"和越轨亚文化等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4)互联网是中性的,网络空间的问题不可能通过改变网络环境的性质来解决,关键看我们怎么用它.因此,在确立善待网络的主文化方面,教育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