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高职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一种实践,有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理念与高职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内涵及相互关系,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探讨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路径,旨在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宋玉佳  王金香 《职业》2017,(6):36-37
随着天津市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阶段,并且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革上,尤其是核心课程的标准如何构建,才能与以工作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的能力要求相匹配,是当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接发列车作业这门核心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杨坚 《职业》2018,(24):41-42
素养教育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向。而这种转向最终落脚在课程体系上。因此,各个学校都在探索课程体系与学生核心素养的聚焦。本文以烹饪专业为切入口,重点阐述基于烹饪专业核心素养的建构,重塑课程内容,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实施,改革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势在必行。本论文研究了大数据思维下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困境,提出应从生源选择为突破口,构建基于工作结果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寻求未来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完善,市场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扩大,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创新与优化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高校应该构建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为社会与市场输送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江萍 《职业时空》2009,5(10):104-105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提出构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胡敏  黄旭伟 《职业时空》2012,(1):124-125,128
基于应用导向一体化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按照以应用为导向,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符合地方经济特色的专业和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以一体化项目教学为核心,搭建一体化课程教学平台;按照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取向、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创建创新素质培养平台,拓宽创新培养渠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场所、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中实现一体,为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8.
戴杰  吴忱凯  皇立卫 《职业》2022,(9):29-31
本文基于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综合医药行业需求、学生特点以及就业发展方向等因素,对药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改革的应用实践进行探索。通过新增应用型课程内容与思政融合、创新教学实施、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并采取实战型专业信息检索、文献调研、论文撰写等措施,提高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期较好地顺应、满足新时代医药行业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应用需求,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速记基础》是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内容影响着专业教育效果、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随着职业岗位的内涵发生变化.课程内容也被要求进行优化和更新充实。应基于职业能力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最终实现高职生职业能力和社会职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0.
媒体融合已成为目前媒体发展的主要特征,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当然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现有广播电视专业教学内容还远远没有跟上媒体融合发展的节奏,必须创新和发展,才能适应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人才培养需要。以《广播电视概论》课程为例,研究媒体融合发展时代课程内容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晓华 《公关世界》2023,(6):126-128
基于OBE理念,贯彻成果为导向的“反向设计”,保障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应从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及三导师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推进“4+0”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革新人才培养方法,对接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制定符合社会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的应用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促使本科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能力素养三个方面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给职本联办的现代化、长远化办学和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洪坤  苏慧祎 《职业》2017,(27):102-104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基于任务导向的项目课程开发模式应用于高职数控专业英语课程,可以提升专业教学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本文对当前专业英语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开发策略等方面论述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让专业英语更好地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通过"2+1"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育实践突破性发展。该模式以实现学生就业为导向,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实现高技能引领人才的培养目标。多年的实践已经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旅游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有其时代背景和依据,能够促进教学改革、实现双师队伍建设、促进产学融合、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值得我们采取有效的实践探索保障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校人才培养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目标偏离社会实际、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准确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学科布局,变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石岚 《职业》2016,(2):48-49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要求课程内容设置在教育层次上与工作岗位设置的层次有效对接.本文就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探讨针对行业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6.
高职的文化建设除具有共性的教化、导向、凝聚、辐射等功能外,还有其更重要的"职业化"特点。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龙头,同时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单元,而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高职文化建设核心的提升与专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靠专业文化这个不可代替的载体来实现。专业文化作为高职文化建设的子系统,其地位决定了专业文化必将成为支撑高职文化建设的主体与实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开展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为起点,论证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与实践价值上具有一致性,并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为例,探讨了如何建立基于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杨志超  李凡 《职业时空》2009,5(8):99-100
“音视频技术”课程是高职教育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领域广泛。本文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出发,以缩短学生在校所学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为目的,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分析课程内容和’工作任务相关性的基础上开发包含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综合项目课程,以典型工程案例为主线组织教学,探索教学方法并建立评价体系,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基于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理论与实践平衡、突出实践教学权重、重在培养学生应职应岗专业能力的职教原理,文章从能力本位、学生主体、行动导向、素质提升的视角阐述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综合实践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施架构,分析综合实践教学学习任务的特点和教学成效,彰显高技能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担负着为国家建设输送大批合格人才的重任。学校办学导向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高职教育实质上就是创新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检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