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有严重化合上升的趋势,各高校逐渐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和建功立业的关键时期。立足于高校开展的具体心理咨询工作,不难发现,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所取得的成效,除了受咨询机构和咨询老师的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学生本身对心理咨询认知水平的影响。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心理咨询工作者更好的了解学生心理行为特点,改善时间工作,为进一步掌握工作重点和难点,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学生日常心理咨询服务工作中去,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质量与效益的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心理咨询和开设选修课层面,而应充分挖掘并整合学校教育系统中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之肩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都能凸显。图书馆是重要的育人场所,那里有大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可以净化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民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的探讨,发现各校普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或心理咨询人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工作过于简单化,师资专业化程度不够,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与校园文化结合力度不够,应加大团体心理行为训练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张秀文 《职业》2011,(36):86-87
目前,不少学校主要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和进行心理咨询,实施健康教育,这无疑是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两种途径。但是,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应以课堂为主渠道,以学科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科教育的心理健康成长教育功能。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范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范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目标,以人格培养、职业教育、闲暇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为基本内容,以多渠道全方位渗透为基本策略,综合应用宣传教育法、渗透教育法、心理咨询与辅导法、自我教育法、环境教育法,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运转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是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诉求,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最优发展,有效促进心理特征与个体职业的双向选择。指导内容主要表现为: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积极开展职业心理咨询,科学开展职业心理测评工作,以教育发展性为指向,开展持续动态的职业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8.
孙猛  杨丽华  芦永刚 《职业》2011,(11):95-95
我国的学校心理学教育是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期开始的。上个世纪90年代未,全国30%左右的大学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并开设了心理教育的有关讲座或课程,一些大学纷纷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众社团。虽然人们对心理学、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等与心理学相关词汇并不陌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三年的探索,作为所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管理行政和教学团队,以品牌化、社会化、公益化、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工作方式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院—系—班三级心理育人体系,学校心理育人体系得到了质的改变,学生从被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到主动参与心理活动和寻求心理咨询,学生对于参与心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也从单纯的教师向学生传授转变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心理咨询技术和实操的兴趣氛围,争相参与同辈心理咨询员和心灵学长学姐的相关培训,学生间形成了互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咨询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学校开展起来了.但是很多学校都只是把心理咨询室作为摆设,或者只安排一两个授课老师在咨询室内值班,更有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咨询只是心理辅导老师的事,与自身无关.学校也没有再做进一步的宣传和其他后续的工作,导致心理咨询没能真正发挥到作用,甚至还导致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1.
张利芹 《现代妇女》2013,(12):117-117,122
目前我国高职生群体心理健康已受到广泛关注,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展开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我校鬲职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显示,高职生心理疾病检出率仅为1%,但是高职生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发展没目标,生活满意度低等消极生存者竞达50%之多。面对这种情况,单靠心理咨询、个案干预等手段很难产生效果。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侧重于积极恩想的培养.而教师则应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做到预防为主。积极心理学对于社会和谐与个体积极面极为关注,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得以开辟出新的工作思路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全员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为例,结合其自成立以来的工作实践,探讨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重要性、组织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危机干预体系健全、心理健康调查和宣传教育活动及特色项目活动创新等方面内容。构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更好地促进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从深层次和发展取向上看,它正在面临着一个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课题。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是适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充分认识这种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参与和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部分高校认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专职人员的工作,或为了应付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而开…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下,对"人"本身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大,我们的教育就是研究"人"的学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目的的定义不再受外界环境的约束,其转型成为历史的必然。在学校里,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是其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正是因为对"人"的地位的提升,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被放到了重要的地位上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置在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本文通过研究在教育目的转型的背景下所带来的对人才需求、人性观等的一些转变,从而讨论对学校心理咨询师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当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愈来愈重,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因素.因此,通过分析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等科学的心理咨询方式,建立集"建档、咨询、网络交流、团体训练、专题讲座、学科渗透和网络自助与互动"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就成为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中职教育至关重要的工作,其直接影响着中职教育今后的发展.关于中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心理咨询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针对中职后进生的心理咨询教育展开了全面的探究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存在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各国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非常的重视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对于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处理、学业发展和生活技能适应等方面最为显著,本文通过对国外综合实践课程中有关心理健康元素进行探讨,为我国的综合实践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鉴之处,为我国的教育工作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干预策略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6月3日至5日,全国首届“大学生研究学术论坛”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干预策略”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这次大会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当代青年研究》杂志社和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具体承办。来自全国43所高校的近100名学者,围绕“和谐社会与心理健康”的主题,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及自我维护”、“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与发展趋势”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文是会议有关观点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