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立宪的法文化思想,在兴中会时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盟会成立至辛亥革命爆发,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法文化论争,从更深更广的层面介绍了西方近代先进的法文化,宣扬了学习西方法文化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政府的建立,资产阶级法律学说也由此付诸实践,揭开了近代中国法制近代化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近世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视西方的政治体制为"良法美意",借鉴与移植外国宪政文化成为了一股潮流.传教士的译介、驻外使节与留学生的宣传、清末官员出洋宪政考察让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感知并接受了诸如总统制、联邦制和分权制衡原则等一系列美国宪政体制和思想.美国的宪政体制是近代资产阶级立宪运动的理想模式,其丰富的宪政文化对近代中国的宪政建设产生了示范性效应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立足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清末特殊的政治形势 ,严复首倡赋予中国民众以平等权、自由权 ,倡导资产阶级的法治主义 ,强调立法权和司法权独立的重要性。这些思想 ,使严复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资产阶级启蒙法律思想家。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代中国的大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量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在传播"基督教精神"的同时,还将西方近代的民主平等思想,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等近代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进入中国的传教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影响着中国,从而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结构,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它以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其它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历程。这种飞速发展及由此产生的矛盾组合,使整个近代中国出现了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要素的表面的虚假变化,在某种形式上改变了社会形态演化的理论图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未能看到这一虚假变化现象,而沉浸在救亡的躁急之中及对资本主义理论的陶醉之中,盲目宣传和实践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导致了跨越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基础及历史生态结构,而出现了形式与内容、资产阶级代表者与资产阶级本身的离异。这种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追求,内部就隐含着破产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女神》论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关键时刻。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在一批具有改良派思想的有识之士中间,倡导起了“诗界革命”。他们吸收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以诗来为抵御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内政  相似文献   

7.
自近代以来,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先进分子的不懈探索和推动下,中国文化相继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到近代资产阶级文化、从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到新民主主义文化、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转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通过领导文化建设,不断开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局面。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变革和转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文化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不仅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文化思想结构的形成及其特点。毛泽东的文化思想结构就其形式看,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文化中有进步意义的成分和马克思主义三部分组成。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是以政治为主体的文化模式,具有强调人的意志力的文化特征。毛泽东的文化思想结构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以后,在我国近代音乐发展中,出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利益和要求的新的音乐实践──—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人们对我国近代新式学校所设唱歌课及其有关实践活动的统称。它是民主主义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最初成果,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既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西方国家的科学文明,同时也传播了西洋音乐文化,促进了我国近代音乐的发展,为我国现代音乐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它的产生是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堂乐歌,作为近代中国民主主义时期音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近代中国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是资…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律文化建设根植于其特定的文化土壤和历史传承。马克思主义法制观念的中国化、苏联革命成功后法制建设的经验、自近代开始从西方传入的法律思想、孙中山先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包括之后国民党政府法制建设的有益尝试以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都构成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法律文化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1.
中西商德思想渊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西方古代近代商德思想都存有鲜明区别,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资产阶级伦理道德进化不齐,以致商德思想通异。中国传统的商业伦理道德的思想渊源,比之西方是不完整的,少了近代的资产阶级伦理道德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从1900年到1937年,上海的文化精英联合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建构起一个城市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在近代城市精英之中,核心已经让位于资产阶级,但因为资产阶级缺乏社会的文化权威,因此在近代城市社会之中依然离不开城市的文化精英。近代上海的文化精英与资产阶级的战略同盟,不仅坚守着城市的地方自主性,而且以市民社会为后盾,积极地过问国家公共事务,试图影响和改变中央政府的国策。  相似文献   

13.
康有为是清末民初对中国思想界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他既是继承中国“圣经贤传”传统旧学的“殿军”式的人物,又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开山鼻祖。因此,对于他的早期思想的探究不仅对研究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学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深入了解近代中国如何吸收西方文化的经验教训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话语是近代中西文化对立、冲突、融汇的产物,它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由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思想文化困惑,以及中国人民为改变西方"他者"形象而积极探求国家昌盛和民族振兴的艰难而又复杂的心路历程.在经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和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之后,"中国特色"话语逐渐由思想文化领域转向政治视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成为当代中国最具核心价值的政治哲学话语.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产生的改革思潮与风涌而来的西方文化,对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代史学强调经世致用思想,为探索中国的改革之路而积极研究西方各国历史。甲午战争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变法维新思想高涨,维新派抨击封建史学,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史观初步形成。资产阶级史学虽呈现一时的兴旺,但其本身的局限性无法促进史学的繁荣。“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使史学迈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辛亥与启蒙     
正象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前有它的思想启蒙运动一样,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革命前夜也出现了它的理论启蒙。从1900到1911年这十余年间,中国思想理论界掀起一股狂风骤雨,轩然大波,形成了以孙中山、章太炎、严复、梁启超、李石曾、柳亚子等为主力,一大批无名小卒追随其后的庞大思想启蒙阵容。他们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思想、哲学观点和政治学说,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重新反省国民性及传统文化。其上承戊戌思潮,下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仅就辛亥启蒙思潮作一探讨,从而说明中国资产阶级也有它的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17.
在生物科学领域,进化论以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说明了生物进化的规律。生物科学领域的进化论思想同样适用于社会学。在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发展经历了地主阶级改良派进化论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进化论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派进化论思想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新闻思想,是随着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中国近代的许多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们,能够抓住时势和报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试图阐释和说明一系列当时办报所遇到的实际课题入手,建构起了具有一定进步意义、时代特色和理论高度的新闻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传教士在近代中国的文化活动,作为西方殖民者对华政治、经济、军事侵略的辅助手段,在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又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具有两重性。客观上,对介绍西方近代文明,促进中国封建社会机体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从这一方面来说,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又是传播西方科学文化,酝酿和促进近代中国新闻、出版、教育等项事业以及资产阶级先进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具有推动中国近代化运动和促进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不自觉的工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1840年鴉片战爭爆发,中国社会从此由封建转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性质的转化,社会思想意识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反抗封建统治和抵抗外国侵略斗爭的思想成为近代思潮斗爭的主流。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斗爭思想的发生,不仅根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主要矛盾,它还直接继承了前一时代的思想潮流,如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梁启超、譚嗣同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章炳麟等都莫不受了王夫之、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