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学质疑"发展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工业社会、工业革命而形成的发展理念,其背后动力是资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西方式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只是千百种人类生存方式之中的一种,人类社会的发展之路应该有多样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类学在重建后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仿佛依然"孤悬"在国际人类学界之外,未能真正"与国际接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没有抓住西方人类学的核心问题,对其认识不足、把握不透所至."自我"和"他者"问题作为人类学发展的灵魂,激励了一代代西方人类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探索和反思,将该学科一步步地向前推进.采用"自我"和"他者"的视角重新认识和把握西方人类学发展史,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该学科的本质,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为中国人类学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遥想人类学之父的泰勒先生坐在他19世纪的书桌前,对着将要完成的原始文化的书稿,以学科创立者的自信口吻写下结语:"我们的工作尽管还不是硕果累累,然而为了人类的幸福乃是紧迫而至关重要的.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类的进步,同时清除障碍.这种文化的科学,本质上是改革者的科学."时,他可能未曾想到,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人类学不但硕果累累,成为流派众多,思想丰富的"显学",更成为整合多个学科又影响多个学科的一个学术平台.当年作为"达尔文的孩子"的人类学,其学术容量和精神内涵,早已超越了生物进化学说的范畴.人类学也从诞生时的蹒跚学步阶段发展成从学科领域,研究任务,基本学术观念,研究方法上凸现自身作为一个学科的独立性,构架起对人类及人类的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和对人类自身善意观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汉人社会的"减肥瘾"的表征特点,呈现"减肥瘾"者可能遭受的身心健康损害.通过对比"减肥瘾"与厌食症的异同,剖析"减肥瘾"的成因及"减肥瘾"者的群体特征.最终在于说明中国的各种减肥现象依然源自古典的"自然"观,却终因个人与群体的内在心理与外在实践之"整合",产生了地方人们认可或不认可的多种身体文化展示.  相似文献   

5.
在犹太—基督教的宇宙观图式中,存在着一位全能的、至善的上帝,他是世界的创造者和护理者。然而,信徒们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世界上的恶从何而来?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一位上帝,那么恶就不应该存在。但是很显然,恶的确存在,并且还具有某种令人畏惧的力量,所以,上帝的至善或全能就遭到了质疑。或者上帝不是完全的善,所以他允许恶,甚至他本身就是恶的始作俑者;或者虽然上帝是至善的,并且会竭尽所能地防止恶,但他不是全能的,没有力量制止它。第一个问题指向的是上帝的本质,第二个问题怀疑上帝防范恶的可能性。要反驳前者,必须阐明恶的来源,并证明这…  相似文献   

6.
基于神话研究之交叉性特点,本文试图经由人类学之视角对"女娲"神话予以解读;女娲神话之"生殖崇拜"、"土地崇拜"、女娲神话之结构性分析、神话与历史、神话学与人类学即为文中含涉之层面;综观,神话表征着历史,尽管并非全然,但却已然打开了思维之空间.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星亮 《民族研究》2006,18(5):41-50
关于"人类学"和"民族学"这两个学科名称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国内有关部门的分类也较为混乱.本文认为,"民族学"这一学科的形成以1839年巴黎民族学会的成立为标志.早期的"民族学"学科是广义的,既研究文化,也研究体质.19世纪下半叶后,"民族学"由广义变为狭义,主要研究文化.而"人类学"这一学科名称在早期则是狭义的,主要研究体质.后来"人类学"由狭义变为广义,既研究体质,也研究文化.在当代中国,"民族学"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狭义的"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基本相同.把广义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并列为一个一级学科,比较符合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当前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一个一个鲜活的民间档案文献,经过历史人类学田野经验的解读,这些文献马上就可以"活"起来,而"活"了的民间档案文献有助于"文化中国"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中,始终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意味着从人出发,最后回到人;包含的是尊重他者,尊重自身.这是一种富含批判和深刻反思的精神,也是人类不断前行,最终解放自己的理性光辉.其实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早在人类学产生之前,就在人类学学科之外一直存在着;它贯穿于人类与愚昧、专制、暴力和不平等斗争的全部历史过程,蕴藏在每一颗理性的、良知的、智慧的心灵里;它并非是一种以人类学家身份可以独享的资源.然而作为一门以目光投向"他者"开始自己探索之路的学科,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并非来自于对异文化的展览,而恰恰是来源于其自觉地以这种精神为其内核与支柱.而这最终将内化为学者尤其是人类学家的一种素养;他将接受前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者的人文关照的浸濡,并在田野中将它锻炼成熟,成为建构其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人类学研究"名栏建设,在教育部社政司出版管理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理事会、广西民族学院等领导的支持下,在期刊界、学术界各位同仁的大力配合下,2005年12月23~25日,广西民族学院举办了"人类学研究"名栏建设恳谈会,本文即是在与会代表发言基础上整理而成.欢迎广大读者阅读,并积极为名栏建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于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representation”的梳理,探讨了其在人类学不同阶段理论背景下的不同内涵以及在人类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意义,透过“representation”反映出人类学理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人类学“表述危机”的理论论争的根源和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就乡村旅游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和因素进行探讨,认为乡村旅游与其说是在"乡村空间"里旅行,还不如说是在"乡村概念"中旅游."乡村魅力"对于都市人群来说或许并不是换一个"地方",而是换一种体认"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人类学从诞生到现在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人类学传人中国已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来.从蔡元培先生介绍民族学开始,在老一辈人类学家们的培育下,中国人类学以高水平的态势进入国际人类学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涌现出了费孝通、岑家梧、杨成志、江应樑、林惠祥、梁钊韬、李济、凌纯声、潘光旦、许烺光、林耀华等人类学大师,他们以他们不朽的人类学著作为中国人类学争得了国际性的荣誉.  相似文献   

16.
物作为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始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把物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标识来分析社会演进的阶序。此后不同学派出于论证、分析的需要,各自阐释物及物背后的社会关系与文化隐喻,本文从物与社会演进与象征符号的角度,对人类学关于物的研究谱系进行部分的梳理,论述相关人类学学派在以物为研究对象时的方法论与认识论。  相似文献   

17.
神话素来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神话叙事及展演过程中,孕育着作为"他者"的神话主体的观念世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怎样看待自己,怎样看待别人,体现了他们对"自我"和"他者"的区分和认同.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大学和硕士研究生时期先后在厦大和中大接受中国南派人类学的教育和训练.1991年到了美国,在华盛顿大学接受美国人类学的教育和训练.美国的人类学研究生教育除重视、密集阅读和写作等"核心课程"的教学,"田野方法"的训练和"研究设计"外,还十分重视"研究规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20.
李富强教授认为20世纪的"壮学"研究在空前繁荣之下,存在缺乏深度的田野调查和新概念、新理论不足等缺憾;突破20世纪"壮学"研究的旧格局,需要新老学者共同负起责任,走进"山野",积极开展以深度田野调查为基础的个案研究,同时努力学习,引进西方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将之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壮族历史、社会、文化的研究中去,求得认识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