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通过对主人公———简.爱由最初盲目的人性到劳渥德学校神性的指导以及宗教观最后形成的心路历程的表述,展示了自己对宗教和人性极富个性的见解,从而使基督教新教意识贯穿了作品的始终。作者正是要通过这部作品倡导自己独特的宗教观:既符合上帝的意志,又能满足人性的需要———人性与神性的统一。当时一些学者认为《简.爱》无宗教意识的看法是对这部作品的误读。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宗教与人性根本对立的历史时代,《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的爱欲追求,是超越自我、超越历史的人性追求,虽然难免陷入人性复苏与圣职羁绊的尖锐矛盾中。在获悉了克罗德的人生历程、情感交争的信息之后,我们便会豁然明白并确信:克罗德是一个从宗教魔爪中带着满身疮疤向外挣脱的人性追求者,他的爱情追求,是对人性存在的合理肯定。  相似文献   

3.
鲁春芳  郭峰 《学术论坛》2005,(10):170-172
在一个宗教与人性根本对立的历史时代,<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的爱欲追求,是超越自我、超越历史的人性追求,虽然难免陷入人性复苏与圣职羁绊的尖锐矛盾中.在获悉了克罗德的人生历程、情感交争的信息之后,我们便会豁然明白并确信克罗德是一个从宗教魔爪中带着满身疮疤向外挣脱的人性追求者,他的爱情追求,是对人性存在的合理肯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青铜器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对青铜器的整体研究中.纹饰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我们认为纹饰的变化体现了社会观念、思想文化的变化.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当时的思想观念已融入到纹饰制作当中,纹饰成为思想观念的物质载体.商周青铜器纹饰的交化反映了人类思想观念在此段历史中的演变,而这一演变的趋势可概括为神性向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从"孝"的字形出发,分别论述了"孝"在祭祀层面、社会生活层面、哲学伦理学层面的特性与规定性。在祭祀意义阶段,"孝"具有沟通祖先神灵,祈愿庇佑后人福泽的神性意蕴;在社会生活层面,"孝"从天上回到人间,表现为现实人生的"善事父母"的人性特点,但在发展过程中间或有扭曲和异化;在哲学伦理层面,以孔子、曾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对"孝"由家而国作了全面的伦理规定,完成了对"孝"的理论概括,并不遗余力地进行实践推广。今天"孝"的积极内涵亦可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黄颂杰 《文史哲》2001,3(5):19-25
由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奠定的西方哲学的人性和神性的特征 ,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深厚的传统。现当代西方哲学家赋予人性以新的含义 ,批判并力图清除哲学的神性 ,成为西方哲学的新的形态和发展趋势 ,但迄今西方哲学未能彻底清除哲学的神性。马克思批判改造了哲学的人性 ,彻底清除了哲学的神性 ,成为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者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孝"的字形出发,分别论述了"孝"在祭祀层面、社会生活层面、哲学伦理学层面的特性与规定性。在祭祀意义阶段,"孝"具有沟通祖先神灵,祈愿庇佑后人福泽的神性意蕴;在社会生活层面,"孝"从天上回到人间,表现为现实人生的"善事父母"的人性特点,但在发展过程中间或有扭曲和异化;在哲学伦理层面,以孔子、曾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对"孝"由家而国作了全面的伦理规定,完成了对"孝"的理论概括,并不遗余力地进行实践推广。今天"孝"的积极内涵亦可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人有三重性,即人的物性、理性和神性,它们代表了人三种不同的生命欲求和存在力量。在此等力量的作用下,人生承载着肉体与灵魂、必然与自由两大矛盾的对抗。科学和道德的存在理由,来自于人的理性协调人生矛盾、叩问生命自由的需要。面对当今人被"物化"的严峻现实,人性需要新的启蒙,理性需要新的觉醒。为此,我们应加强科学与道德的理性交融和文化对话,促进科学的人文重建和理性的人本复归。  相似文献   

9.
朱海棠 《理论界》2009,(3):156-157
在小说<玛拉与丹恩>中,莱辛对人类对上帝的信仰进行了解构,但是解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人类处于一种没有信仰的精神荒芜的境地中,也不是过度地凸显理性的力量,而是让人类对上帝的信仰由外而内地转到对个人内在生命力量上,用"直接人际关系的博爱"推动人类前行.  相似文献   

10.
神性·狼性·人性--西方文学史与作品阅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西方文艺来说,神性、狼性和人性之间冲突和共存构成了其中持久的发展动力.在西方文学史上,狼不仅曾经以文化英雄姿态出现过,而且以一种叛逆的基因一直活跃在文学发展史中,成为不断反抗既定的文学秩序和规则、不断创新的"魔影".  相似文献   

11.
《相片》是冰心小说中最具有叙事性与抒情性高度融合的佳作。小说借助于传教士的中国文化眷恋情结与中国姑娘的西方人格诉求的心理对抗和价值错位,展示了丰富的文化与人性镜像生存的悲剧性:近世以来的东西方文化互为对象,互为镜子;人性亦如此,人性如镜,自我人性的价值需借助于对象化过程方能体现出来。“相片”既是实写一场景,又敞露出深刻的人性与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2.
青年海德格尔处在复杂的他性镜像支配的思想空间之中,表面上看,宗教神学话语是他的权力话语,而正在进入的颠覆性否定因素却又是歌德和尼采的混合体.他的思想中明显存在一种批判性的否定冲动,但这种批判的缘起却都是来自他处.本文对青年海德格尔思想开端处的这种多重思想世界的交织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相似文献   

13.
陈朝霞 《人文杂志》2004,(3):131-134
本文立足于东、西方文化的特质差异将<西厢记>的女主人公崔莺莺与<红与黑>的女主人公德·雷纳尔夫人的艺术形象进行观照对比,说明了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对爱情追求的不同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宗教文化的"罪感"对西方文明自觉的、深入人心的影响与东方"礼"文化的表层深入性、强迫性对人的禁锢以及瓦解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术研究》2020,(1):149-158+178
设计活动具有多层结构、多重属性,包括物性、人性、神性(包含审美属性),其中物性是设计的基础层面,人性是设计的现实层面,神性是设计的超越层面。这三种属性构成了设计的总体性质。在这三个层面上,中国设计思想体现了自己的特性,分别具有自然主义、伦理主义和审美主义倾向。尤其重要的是,中国设计在缺失神性的情况下,形成了审美主义品格,也就是以审美为最高境界,而非以信仰为最高境界;它超越了设计的物性和人性,成为设计的最高层次。审美使人摆脱现实的羁绊,向自由的境界飞升,因此,审美主义突破了儒家以善为最高境界的伦理主义,挣脱了实用理性的桎梏,成为精神解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信仰与人性     
宗教信仰,同智慧和情感一样,是植根于人性深层结构的一种高级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源自对生命过程完整性的渴望与人的现实生命过程之不完整状态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在一个整个社会价值体系趋向于世俗化功利化的时代,良好的宗教信仰可以帮助人们从一个特殊角度认识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以历史的视角去关注人性,从多交个角度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迟子建借助人性去书写历史,借助历史来阐释人性,从人性的根源出发,从性、神性、自然观、情感等角度去抒发自身独到的见解与感受,无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迟子建风格",这是一部作者心路历程,也是一部人性寻求自然回归的力作与良方,给予读者的是一份独有的体验和慰藉。  相似文献   

17.
从神性诗和人性诗的变奏看,中国诗歌多以人性诗为基调,而神性诗则多付诸阙如.正是从这个角度说,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文学对于神性的抒写,以立足于他在视域的吟唱,表现生命理想的他在境界,便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了独特的价值.<离骚>的神性诗特征和他在性维度主要体现在命名的神圣、神人求合的艰难、向死而生的超越和诗人对于神性缺席的政治庸俗化时代的反省、批判乃至绝望.  相似文献   

18.
牛庆燕 《中州学刊》2012,(4):117-121
蔓延世界的生态难题是人与自然关系断裂的结果,而"人性观"的偏差是引发生态困境的深层价值论根源。从上帝神性"笼罩"下的"神性人性观",到追求"凡人幸福"的"自然人性观",再到理性启蒙"神话"中的"理性人性观",凸显了不同历史时期与自然相对峙的人性发展轨迹。探讨现代性发展中的人性价值论、推进"爱自然"的人性生成,是应对生态困境、构筑人类文明大厦的可能路径。这种探讨不仅能够为化解生态难题提供深层的道德价值论的理念指导,而且对于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推进"十二五"环保规划的落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海德格尔思想中蕴涵的神性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德格尔思想的复杂性令人叹为观止,其是否是神学家,也是一个聚讼纷纭且颇为棘手的问题.然而,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无视其思维轨迹中的神性因素就不可能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其精神实质.鉴于此,论文将以时期为主线,梳理其思想历程自亚伯拉罕情结走向四元神性结构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白鲸》中白鲸的自然属性、消费属性与工具属性的三大属性的归纳与分析,认为麦尔维尔通过对白鲸的自然属性、消费属性与工具属性的铺垫使白鲸完成了由自然性到神性的嬗变。正是通过这种潜在的嬗变,使白鲸在与邪恶的亚哈的搏斗中实现上帝的意志,也体现了麦尔维尔的加尔文主义的宗教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