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在蒙藏两个民族中同时流传的《禄东赞传说》的最初形成区域、渊源关系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流传、演变规律。认为该传说首先由安多地区向全藏区传播,此后传入卫拉特蒙古地区,再随卫拉特蒙古各部落的迁徙传播到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2.
欧洲民族学博物馆的产生民族学博物馆学至今在意大利仍占有引人注目的地位:它的民族学博物馆不仅形成一个广泛搜集收藏品的运动,通过它可以了解各民族人民的历史传统和我们这个半岛(这里存在各自的特点和整个意大利民族的特点)在经过不同历史时代的演变逐步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口头传说,而且也形成一个拯救民族传统的运动。这种卓越的运动在各国均有其自己的特点,并日益  相似文献   

3.
壮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壮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曾度过自己的童年时代,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传说,长久地在民间流传.这些神话以独特的形式,朴实的风格,丰富的內容和深沉的蕴涵,形象地反映了壮族古老的历史和广阔、艰辛的生活,深刻地展示了本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充分表现了本民族富于进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及对自然、社会的孜孜探索.这些神话是壮族古代社会生活的曲折反映,不仅折射着"历史的影子",而且还蕴含着哲学的因素,宗教的内容,并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闪烁着民族智  相似文献   

4.
从盘古神话的演变看岭南民族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瓠是苗族、瑶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图腾 ,这些民族普遍流传着盘瓠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在传承中不断发生变异 ,有的融进其他民族的文化 ,有的与本民族文化结合产生新的神话和传说 ,汉族文人在记录神话、传说时往往融入汉民族的文化内容 ,再流传出去 ,这些神话便成为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从神话的演变轨迹可以看到岭南民族分化、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远古的盘瓠神话、盘瓠崇拜,在我国很多南方民族地区源远流长。当地的多种民俗事象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盘瓠文化,如以盘瓠《神犬》和辛女图腾为祖先的祭拜礼仪,以及关于盘瓠与辛女的传说演变而形成的民俗歌舞以及绘画、雕刻、服饰、神话故事等等。  相似文献   

6.
张三丰传说虽然主要流传于湖北武当山地区,但其实在镇远古城,历史的沉淀下张三丰的故事流传也许更加丰富,这些故事充当着历史的见证,记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心理情感、政治状况等,对于更加深刻地了解镇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项萌 《民族论坛》2007,(6):20-22
客家是一个经过多次迁徙形成的民系,几乎每一姓氏的客家家族历史中都有文字或口头流传的迁徙记录,其中最著名的是“宁化石壁传说”和“南雄珠玑巷传说”。巧合的是,女性在这两个迁居传说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在桂东南某一客家宗族村落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结合这一家族与这两个著名客家迁居传说的关系,尝试分析传说中女性的角色地位以及体现在其中的传说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的性别观念。  相似文献   

8.
张三丰传说虽然主要流传于湖北武当山地区,但其实在镇远古城,历史的沉淀下张三丰的故事流传也许更加丰富,这些故事充当着历史的见证,记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心理情感、政治状况等,对于更加深刻地了解镇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钟晋兰 《民族论坛》2004,(11):53-54
历史上的畲族是个只有本族语言、没有本族文字的民族,欲了解畲族早期的历史状况只能依靠外族的文字记录以及畲族内部的口传历史。在客家先民大量南迁之前,闽西是畲族的主要分布地,在闽西客家八县中,现在仍有许多居住着蓝、雷、钟等畲族姓氏的村落。在这些村落及其邻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畲族风俗,流传着不少与畲族有关的传说。遗憾的是,这些传说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对此进行研究的更是廖若晨星。本文试对闽西流传的两则畲族传说进行解读。传说一:很久以前,汀州管八县,八县都是客家人与畲民居住的地方,但畲汉不通…  相似文献   

10.
从藏族走向回族的穆斯林——来自卡力岗地区的田野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卡力岗地区的穆斯林,是一支原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族。在二百多年的沧桑变化中,这里的部分藏民改信了伊斯兰教,进而演变为回族。这一特殊社会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呢?通过对该地区德恒隆乡德一村的实地调查,了解了当地流传着的传说,奇特的习俗。本文对卡力岗地区部分藏民演变为回民的原因作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1.
体育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而产生、演变和发展,每一个民族都根据不同的民族特色、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而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体育和民族游戏,许多竞技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2.
在甘肃永登连城镇牛站村流传着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九天圣母传说。这些传说以民间写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地方保护神的形象,表达出民众的乡土情感、国家话语、价值追求。为我们生动展示了口头叙事与村落信仰民俗的双向建构过程,同时也表达出了民众借助传说"再造传统"的过程,是"民俗是一种过程"这一理论的一个有效个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澎湖传说故事分五个方面进行文化人类学探索:1.原本生发流传于大陆的诸神,受澎湖地理自然环境的影响,神的功能随人群之急需而产生变异。2.蔡进士、张百万的传说,反映了小岛平民求荣、想富、慕荣、羡富的心态。3.郑成功战胜侵占澎湖的荷兰人的故事,反映澎湖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结,妈祖显灵助施琅统一台湾,反映了中国人维护祖国统一的心声。4.全国性故事与澎湖流传本之地方特色。5.金荣华教授采录整理传说故事富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甘肃藏传佛教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藏传佛教研究述评●瑾桴·磬声宗教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诞生,而且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历史上,政治和宗教的协调与补充,往往成为社会安定繁荣的一种因素。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八年时传入中国后,逐步演变和发展,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5.
三仙女沐浴布儿湖里泊神话故事,随着近年来清史研究的深入,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这个神话故事是满族之先女真人经过数百年流传,最后由建州女真上层人物进行移花接木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它揭示了满族的主体建州女真是完颜金的支裔,最早发祥于长白山及其东北部牡丹江上游,后来向北移动,到达牡丹江口,形成两个部,又南徙,在徒门江  相似文献   

16.
牛郎织女传说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地域、民族等方面的不同,故事情节也发生了变异.本文通过对内蒙古流传的<天牛郎配夫妻>与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相关传说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一个民间传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以及在不同民族间,在情节等方面的丰富变异性.  相似文献   

17.
"五龙传说"是陕北无定河流域镇川镇村民们口耳相传的一个地方性传说。据现存的碑文记载,"五龙传说"自明成化年间流传至今。在五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五龙传说"由一个传奇的描述性故事逐渐地被建构成与世俗社会有别的神灵活动场所,并且发展为当地无可取代的民间信仰。目前除了黑龙祠、青龙祠有明确的活动场所外,五龙中的另外三条即红龙、黄龙、白龙的具体庙宇地址村民们众说纷纭。"五龙传说"在当地一代代村民的反复描述和演说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当地村民的信仰起到了一个坚固的维系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孟姜女传说在湘西地区流传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的孟姜女传说在湘西地区有较为广泛的流传,并对当地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流传不仅与湘西古代社会和历史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与这一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心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卜古可传说”是蒙元以后中外文献中广为流传的关于回鹘起源的一个传说。本文经研究后证明,该传说实际上是唐朝咸通七年(866)回鹘部落联盟中的仆固家族建立西州回鹘国的历史折射,西州回鹘国的创建者仆固俊就是所谓“卜古可”的人物原型。该传说之所以流传于蒙元时期,主要因为当时的畏兀儿族政治家力图通过这种形式为其统治者──亦都护家族修纂一个家谱,提供一个王统承嗣关系的合理说明而已。  相似文献   

20.
满族族源神话与"满洲"族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流传于满族中的“三仙女”神话故事,不仅保留了当时母系氏族社会的部分原生态素材,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三仙女”沐浴湖泊的具体方位在黑龙江下游的博朗湖,它为我们今天准确地认识满族的形成和族称的来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