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严 《民族论坛》2005,(9):45-47
53岁的吕明华2005年5月27日清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身亡。此时,距离他的女儿吕娜高考只有10天。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吕娜的母亲、亲友、老师、同学和邻居在悲痛中达成共识:掩藏真相,等高考结束再告诉她……吕娜的高考就这样在所有关心她爱她的人所编织的美丽谎言中顺利结束了  相似文献   

2.
“哇,哇……”一个新的生命降生在低于海平面一百五十米的新疆吐鲁番五星公社五星大队汉族社员陈香菊家里。满脸汗水的维吾尔族接生员、女共产党员热沙来提汗,慢慢摘下口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现出慰藉的微笑,庆幸这个“日食”天难产的幼儿和他的母亲终于得救了。 1980年2月16日,“日食”那天下午,第八生产队的陈香菊难产,去请热沙来提汗接生。她丈夫和婆婆硬是不让她去,说:“今天你可千万去不得,日食天难产是不祥之兆  相似文献   

3.
人一辈子漫长得很哪 !多少时光流于无知无觉的平淡和平常。但是,却有一些瞬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那一次,母亲带着小小的王家祥到苗寨去行亲。那些年里,藏在大山深箐里的、连接苗寨与苗寨之间的小路,偶尔总是会看见一些或者因为患病或者因为过劳躺在路边呻吟的人。这一次,母亲就低低地惊叫了一声,她看见了一个苗家壮汉,面色铁青倒在路旁。只见他紧咬牙齿,深陷的双眼对天翻白。小家祥蓦地骇住了,小小的身影闪在母亲身后。但没有迟疑地,他看见母亲向壮汉走了过去。家祥移过去,与母亲一道听见了倒地的壮汉那微微的呼救声。母亲…  相似文献   

4.
为父亲洗澡     
正父亲的身体向来很好,他也以此为荣。但是自从2002年查出肺部的癌症,尤其是动了开胸手术之后,年迈的他元气大伤,显得很虚弱。我和若华专程从美国赶回来陪伴他。看到他虚弱的样子,无比心痛。为了让父亲手术后尽快康复,03年元旦后不久,我们就陪他和母亲一同去深圳疗养。因为手术,父亲不宜搭乘飞机,只能乘坐火车。那时没有高铁,火车从北京到深圳坐了两天。  相似文献   

5.
刘大先 《中国民族》2013,(11):75-75
丹桂飘香,金菊盛放的时节,也是螃蟹最肥美的季节。前两天,同学周云峰打电话来邀请我去苏州玩,“是吃大闸蟹的时候了”。我们同学7年,本科与硕士都住在一起,毕业之后南北奔走,我到北京,他则去了苏州,住处离阳澄湖不算远。  相似文献   

6.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一个平常的日子,北京天气晴朗。下午我正在给研究生上课,突然接到一位远在内蒙古的同学打来的电话:“你的家乡发生大地震,网上有最新消息。”我立即开始与家人联系,但所有的电话已经打不通了。这一天,正好是我母亲预定从都江堰返回汶川的日子,那条高山峡谷中的公路,平时一遇风吹草动,就会有塌方、  相似文献   

7.
肖江南是新疆格登山前哨班的班长,家在阿尔泰,入伍3年了没有回去过。4个月前,母亲因肝癌病危,想见儿子一面,发来电报。由于大雪封山,电报送到哨所时,时间已经过去了21天,连队干部连夜向团里请示,获得批准后,他骑了5天马,坐了6天车回到家,可母亲已过世十多天了。肖江南带着悲痛返回  相似文献   

8.
当他得知本县今年没有征兵任务,在母亲的鼓励下,带着当地人民政府的证明和干粮,冒着纷扬的大雪,日行夜宿15天,徒步千里到达日喀则地区征兵办公室。这位“新闻人物”是吉隆县19岁的青年洛桑次仁。象他这样的热血青年,西藏几年来已向部队输送了5000多名,而且没有一人因身体条件和政治条件不合格被部队退回。据统计,1980年以来入伍的5000多名藏族青年  相似文献   

9.
你的一天让我感动文/黄朝增9月7日,我在门口不住地望着路口。年老的母亲呻吟声声,针样扎在我心头。他会不会来呢?我自问。来,他一定会来,只是还没来罢了。我自答。我是相信这个平凡的赤脚医生的。记得七年前的一个晚上,5岁的外甥得了急病,眼看是不行了,急忙派...  相似文献   

10.
中曾根在国会上发言,他说:“日本没有受歧视的少数民族。”可是,首相发言后的第二天(22日),住在北海道的阿伊努母亲知道了,就给首相发出了一封信。信中说明自己的3个孩子忍受了各种各样的民族歧视,并且揭露这种歧视至今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六七十年代,每个热血青年都以献身农村广阔天地为荣。而如今,青年人都以涌入城市、流向沿海、飘洋出国为时髦。大学毕业时,同学们留在了都市,我作为班上唯一的一名共产党员,无条件接受了分配,去偏僻的苗族山乡工作。同学于是戏言我:“宛庆丰,你真‘背时’。”母亲则说:“你宁到城里当个小办事员,也不要去乡下做官。”父亲却竭力支持我去农村锻炼。这一去,就呆了8年。 8年后,我进城了。可以欣慰地对母亲报喜,但不知如何向父亲启齿。因为我是吃不了乡下的苦,算是“溜”回城来的。城市在诱惑着我。那里有摩天大楼,有时髦女郎,有彩电、冰箱、席梦思……农村呢,一句话两个字:太土。有的只是茅草木屋,见人就害羞的山里妹  相似文献   

12.
在故乡的土地上1 90 6年 5月 1 8日 ,在俄属七河省比什别克县阿历克山德罗夫卡东干乡 (现属吉尔吉斯斯坦莫斯科州 ,东干人称该乡为“骚葫芦”乡 ) ,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 ,他就是后来成为东干著名诗人的亚瑟儿·十娃子。亚瑟儿·十娃子的父亲主麻子 (Джумаза)是一位铁匠 ,母亲布姐子 (Вудеза)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亚瑟儿·十娃子六岁时 ,妈妈就去世了。由于从小失去母亲 ,亚瑟儿·十娃子对母爱无限向往。在他以后成为著名作家后 ,有关母亲的题材是他创作的重要内容 ,如《给母亲》[1 ] (P55) 。母亲去世后 ,亚瑟儿·十娃子和妹…  相似文献   

13.
奶茶情思     
奶茶情思文/刘清源初喝奶茶,是小时候在一个蒙古族同学家里。记得那次应邀喝奶茶,像是某种庄严的仪式。学着我的蒙古族同学盘腿坐在炕上,看着同学的父亲笑嘻嘻的把一些根本叫不上名称的小食品端上炕桌,同学的母亲则站在灶边,拿着勺子不停地把开了锅的热茶舀起来又倒...  相似文献   

14.
“当,当,当……”从紧靠渤海灣的孟村回族自治县一个角落里,傳出了清脆而悠揚的鐘声,在寒冷的晨空振蕩着,振蕩着……。紅旗人民公社这一天的劳动生活开始了! 基干民兵剛集合,敬老院的大門也打开了,第一个走出来的是吳貴潭。这位七十八岁的回族老汉,难道也要去出操嗎?不,他背着粪筐去拾粪,这是他每天清晨的課业。他选擇了既适合自己体力又感兴趣的劳动,度着他那幸福的晚年。幼兒园的阿姨們在打扫庭院,准备迎接孩子們到来。“老师早!”丁明秀領着四个小伙伴喊了一声,就去搶夺阿姨手里的扫把,帮着做清潔。教养員戴鳳岭看着天真无邪的孩子們这些举动,心里觉得无限慰借。这位中年妇女的額头上已經布滿了皺紋,她曾經因为自己沒有后代而深夜嘆息,可是来到幼兒园工作之后,这种灰暗的心情立刻烟消云散了,她把一顆母亲的心献給了祖国的下一代。今天,幼兒园的課程是  相似文献   

15.
方可 《民族论坛》2014,(6):40-42
正胡彬彬,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中国村落文化研究已有20余年,被称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的拓荒者"。胡彬彬和他的团队迄今去过全国4000余个传统村落,平均下来每年有120余天呆在村里。胡彬彬说:"要是哪天死在她的怀里,是死得其所,应当是幸福的。"这个"她",就是他爱了一辈子的传统村落,他把"她"比喻为"母亲"。  相似文献   

16.
刘方清 《回族研究》2005,(2):163-174
1973年秋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中央专案组通知,让我去探视在监内的母亲。自1968年2月母亲在“文革”期间被抓走,我们已经6年没有见面了。母亲出了什么事?病了?还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赶到专案组指定的地点(复兴医院东侧的一个小楼),好不容易才等到探视时间。一辆小车推着一个白发苍苍、双腿瘫软、面庞浮肿、目光呆滞的老人。啊,这就是多年杳无音信的母亲?6年的铁窗生活,竟把往日精神抖擞、步履刚健的一个人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们互相凝视了片刻,一向十分健谈的母亲这时竟说不出话来。还是我强忍悲痛,打破了这尴尬的沉默,询问她的健康并报…  相似文献   

17.
我的干爹专门从台湾到香港和我见面,用两天时间和我深谈,他非常认真,还写了提纲。他说,自从1927年认识父亲以后就互相帮忙,成为好友,两人心神相通,非常默契。父亲进入新闻界是他引荐,他搞美术是由于父亲的爱好引起了他的兴趣,以后就进入这个行当,还到法国去专修  相似文献   

18.
我家祖祖辈辈都给三大领主当朗生。我的祖父给领主当牛马,到年老力衰时,狠心的领主见他再不能干活了,就把他一脚踢下高楼摔死了。父亲是被领主的皮鞭活活打死的。大姐和妹妹也因没吃的,得病死了。剩下七岁的我和母亲、三姐,也被万恶的领主赶出了大门。一九五一年,西藏和平解放了,毛主席派来的解放军到了我的家乡。一天,我和母  相似文献   

19.
说他怪并不怪,他有家庭有事业,见过他的人都会感到,他是一位质朴热情的人,说他不怪,他却创造了一个新奇的艺术世界。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来自“夜郎国”人的艺术世界吧。众说贵州出怪才,这并不奇怪。人们总把贵州说成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过去封闭落后的贵州,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对百姓来说,落后贫穷自然是不幸的,然而保留下来的民间传统艺术,对艺术家们来说却是个万幸。今年44岁的刘雍就出生在这块贫脊而又万幸的土地上。刘雍的父亲是布依族上层人士,著名的诗人。母亲是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生。因此,家庭的文化薰陶从小便诱导了刘雍的人生第一步。5岁时,父亲并非  相似文献   

20.
到今年春天,满族著名敦煌艺术研究家、油画大师常书鸿教授,献身于敦煌艺术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整整四十个春秋了,同时又欣逢他八十大寿。四月六日这天,他的亲朋好友和学生们,在他北京的新居里,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庆祝活动。前来祝贺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有汪锋、文正一、童大林,他留法的同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临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