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邓小平十分重视和研究新时期执政党建设问题,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思想建设上,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风建设上,强调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组织建设上,提出坚持"四化"方针,大胆提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制度建设上,强调大力推进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认为,加强执政党党风建设是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形象的需要;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向的需要;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加强执政党的党风建设既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律;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必须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厉惩治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围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四个层次对创新型执政党建设进行大量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重温和梳理邓小平关于创新型执政党的论述,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从1949年到1965年,在执政党的建设方面,邓小平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适应新形势是执政党建设的基础;贯彻民主集中制是执政党建设的关键;走群众路线是执政党建设的根本;加强监督是执政党建设的有力保障;党管干部是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措施。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这个时期邓小平的执政党建设思想,对于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执政党依法执政的思想 ,使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治党和执政方略的法治选择。依法执政所依之法应当是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只有依法执政才能解决“以党代法”等问题 ,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邓小平关于执政党依法执政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它强调必须加强党内的民主建设、党的制度建设和党的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认为,加强执政党党风建设是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是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形象的需要;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向的需要;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加强执政党的党风建设既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律;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必须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厉惩治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是在我国革命战争年代的党建经验和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 ,以新时期党建的实践为现实依据 ,以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为时代契机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是一个独立、全面的体系 ,包含诸多彼此联系的内容 ,主要包括 :党的基本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执政党的建设目标和执政党建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执政党的作风建设、执政党的制度建设、执政党的党际关系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十分重视执政党的廉政建设问题 ,他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 ,对加强执政党廉政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和途径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执政党廉政建设思想。他的这些思想和实践探索 ,不仅对形成建国初期良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 ,而且为我们党今天的反腐倡廉工作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董必武的社会主义法制观重点体现在依法办事上。其实讲的是守法问题。本文阐述了守法主体如何界定 ,为什么要守法和为什么不守法的原因 ,并提出如何使人们真正做到守法 :一是理顺党政 ,党法关系 ,树立法律权威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培养群众的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11.
法律信仰的建构,民众的守法精神固然是根本,但只有对法的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产生了双重认同,对“法律人”有了内心的信任,守法才可能真正内化为主体心中稳定的精神内蕴。因此,法律信仰的精神内蕴是以法学家的批判精神和法律职业者的法治精神为其前提基础和内在动因,以守法精神为其完美展现的统一,而在中国法律信仰的建构道路上,并非是民众,而是法学家和法律职业者应当担负起特殊而艰巨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毛泽东思想的法律思想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正确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法治内涵的解析,深入认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基本原则、战略措施的论析,全面把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的推进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行党内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保护党的肌体健康、遏制权力腐败,建设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关于党内监督的"两个最重要论断",即"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会本身"和"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的重要论断及其思想,对我们党的制度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是指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在新世纪实现大发展的纲领性文献。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在屯垦戍边领域实践“三个代表” ,实现“发展壮大兵团 ,致富职工群众”工作目标 ,要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简称“兵团”)充分认识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大意义 ,切实把小康建设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心 ,按照“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加快兵团小康建设。该文按照“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对全面推进兵团小康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把握执政规律是历史与现实向共产党人提出的一个崭新而又不容回避的重大理论课题。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与其他国家政党执政规律共性和特性的基础上,对共产党执政本质、执政基础、执政方式、执政能力作出科学论述,对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在怎样搞好党的建设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中共在局部执政的13年中,主要在民主宪政、廉政法制、民主司法和经济法制等四个方面加强了民主法治建设,成效卓著。它为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也为新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目标、原则,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其实现途径是一部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准备和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必然结果。推进制度创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求特别关注党的执政方式变革问题.研究党的执政方式变革,应在认清执政党所居的宏观背景的前提下,从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完善党执政的合法性理论基础、增强党执政的代表性功能诸方面深入展开,并将其置于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视界,通过比较,探寻现代政党活动的普遍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建国以来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关于法治的一系列思想: 一是分析了中国长期以来没有实行法治的原因;二是明确提出了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党和国家坚 定不移的方针,确定了民主和法制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是明确提出了解决党与法关系的原则;四是强 调要发扬民主和加强监督,特别是加强对党组织和党的干部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论依法治国方略中的党的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它客观上要求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必须由党在国家政权之上的领导即党治制向党在国家政权之内的领导即法治制转变 ,这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内在逻辑 ,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增强党的活力的重大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