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大陆新武侠在小说原创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今古传奇·武侠版》、《白桦林·新武侠》、《湖北画报·奇幻》、《科幻世界·奇幻版》、《武侠故事》等期刊为阵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2004 年大陆新武侠文坛的成就,昭示着以中国先进文化为指导的中国大陆武侠文学与通俗小说的繁盛。  相似文献   

2.
大陆新武侠继承20世纪武侠小说文体创新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回归古典、靠近玄幻、电玩动漫、灵智写作等不同路向的文体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陆新武侠在文学制度、层次定位以及作家的当下探新等方面,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完善深化之处.  相似文献   

3.
盛世武侠:大陆新武侠发展转型的第二阶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陆新武侠小说自2001年兴起以来,经历了衔接、调整的第一阶段之后,到今天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这就是"盛世武侠".盛世武侠是不同于港台新武侠的大陆新武侠自身面目的展现,其文化特征和价值指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盛世的包容性与盛世的宏大气魄;二是盛世的发达性与盛世的灿烂文明;三是盛世的昂扬性与盛世的中国英雄.  相似文献   

4.
"大陆新武侠"的崛起可以说是当今文坛一个奇迹,学界已就"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创作、女子武侠、武侠与奇幻相互纠葛以及网络的巨大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第一代武侠作者"凤步椴沧"的作品在肯定的同时指出了弊病所在。大陆新武侠发展至今其困境也逐渐凸显,不但大陆新武侠概念仍有争议,而且其发展方向也摇摆不定,读者定位趋向青少年化...  相似文献   

5.
论21世纪大陆新武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大陆新武侠"简称"大陆新武侠",这-概念于2004年正式提出.大陆新武侠具有鲜明的不同于港台新武侠的特点:一是大陆新武侠的"江湖"表现了后现代语境下的现代追求;二是女性武侠小说作为一个突出的现象改变了武侠小说性别政治的固有格局;三是强调学养与智慧的武侠智性写作,丰富和提升了武侠小说的类型界域与文体品位;四是大陆新武侠的广域叙事,从知识立场上拓展了武侠小说的文体类型.上述特点,共同形成了短短几年来大陆新武侠创作的繁荣,表现着大陆新武侠巨大的类型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论大陆新武侠的当代性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新武侠在21世纪走出了一条与民国旧武侠和港台新武侠都不相同的、具有超越和发展性质的、大陆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道路,以"后江湖"的姿态对当代性作出了回应,网络性与女性主义也是其重要的特征.小椴、沧月、沈璎璎等作家的创作代表着"大陆新武侠"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7.
大陆新武侠在崛起之初为了摆脱港台新派武侠的影响,不惜以激进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来彰显自身的存在,在创作中造成了自身价值观的迷茫与对小说可读性的损害,同时导致了其创作缺乏可持续的增长点,很快陷入了瓶颈.经过反思以及市场的选择,当下的武侠创作又开始复归传统,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8.
大陆新武侠关键在于创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世纪以来,中国武侠小说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变革.21世纪兴起的"大陆新武侠"关键在于挝超越前人,达到武侠小说创作的新境界.当下中国武侠小说创作有一批很有实力的作家,但总体的创作实绩还不能说其"新",应有进一步的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在2004年与《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一道提出“大陆新武侠”的概念十年之后[1]150-156,[2]6,韩云波教授推出了他的力作:《“后金庸”武侠》。在“金庸时代”结束之后(以金庸1982年完成小说修改、1985年古龙逝世为标志),武侠小说先是经历了以黄易、温瑞安为代表的“港台新武侠突变期”,然后进入“大陆新武侠兴盛期”,“转型期”,可望达到以“中国梦”为核心的“盛世武侠”的顶峰。[3]近三十年来,当代中国的都市化进展加快,大众文化是其灵魂与血液,而武侠文化又是大众文化最富于创造力的部分,借助于网络的兴起,武侠文化发育出武侠动漫、武侠网游、网络武侠小说、手机武侠小说等新的形态,在平媒小说创作、武侠影视剧制作方面,也颇有成绩。武侠小说的平媒出版在庞大的武侠文化市场运作体系之中,虽然日渐势弱,但始终是创造力的源泉,产业链的起点。韩云波将这一时段涌现出来的武侠作家作品归于“大陆新武侠”[4]17-21,并引入布罗代尔的“三层历史观”,将之作为“短时段的事件史”,放到武侠文化自古至今“长时段的环境史”与“中时代的群体史”中来考察,以“在场者”的身份,展开发生学的考察,力证大陆新武侠“具体事件、人物和作品以至流派、风格”等纷纭万象之下的“内在逻辑”,借研究者与创作者借鉴,其中生发的勇气、花费的精力、展现的智慧,特别令人感佩。这也让笔者想到韩云波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主持的“21世纪侠文化研究”栏目,在过去的10年里,它是国内武侠文化研究的核心阵地。这些工作与研究的实绩,恐怕得由非凡的文化理性与学术激情来支撑。理性与激情的交会,又何尝不是具备了“现代性”的侠客的题中之义。一位阅读研究武侠的学者,焕发出这样的“侠客气质”,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网络武侠作家为个案,对"大陆新武侠"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加以分析归纳,探讨它在文化角度和文学、语言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表征.强调人性人情,融合东西方文化是"大陆新武侠"的活力与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为"大陆新武侠"一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自2004年提出之后,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自2007年底以来,也有许多人对此提出质疑.其实,"大陆新武侠"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核心"概念,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新武侠小说创作的独特性.当然,"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无论是在理论构架还是在操作实践方面,也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第五次武侠电影创作浪潮中的新武侠电影的美学特色及其成因。新武侠电影把叙述故事放在次要位置,而更加注重视觉造型和营造意境。它摒弃了善恶二元对立的叙述模式,而采用更加灵活的叙述策略。在“侠”的内涵上,新武侠电影不再把“孝”和“义”当作侠客的最高伦理规范,而把侠客的“情”放大突出出来,作为行使动作暴力的依据。数码技术的发展是新武侠电影美学风格形成的物质条件,而国际国内受众对暴力的抵制和厌倦是新武侠电影淡化暴力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理论,首先大陆新武侠作家在早期创作中运用“克里纳门”“苔瑟拉”与“阿斯克西斯”等循序渐进的“创造性反叛”方式,对前驱金庸作品的篇幅、文体及“江湖”构建方面进行“创造性偏移”,对女性武侠、“反武侠”及文化吸收方面进行“对偶式续完”;然后通过回归传统基础上的“净化式升华”完成对前驱“影响的焦虑”的克服;最后在以反叛的勇气和创新的意识创造出具有独创性作品的同时,带动下一阶段的大陆新武侠创作,为武侠小说这一通俗文体注入属于时代与文化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14.
大陆新武侠呼唤"后金庸时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21世纪崛起的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群体,将武侠小说推进到了一个不同于"金庸时代"的新的武侠时代,虽然其特色明显,但其成就与金庸时代相比仍然存在着重大差距.大陆新武侠小说创作应该进入"后金庸时代",其所表现的新世纪"当下经验"是前辈们所无法经历的,但文化素养和生活学识则应大力补充,也应有意识地进行武侠自身的媒体革新,才能不仅仅满足于畅销,而更要追求长销,形成经典.  相似文献   

15.
唐人女侠传奇中最有光彩的是"历史宏大叙事",代表作为<虬髯客>、<红线>、<聂隐娘>等,女侠成为作品的第一主人公,女侠形象具有明显的叙事主体性.21世纪大陆新武侠出现了"女性武侠"的新潮流,其庞大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使之已经成为大陆新武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唐人女侠传奇到21世纪女性武侠,其女性的主体性一脉相承,21世纪女性武侠完全可以从唐人女侠传奇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超越.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中国大陆武侠史论著,可分为武侠小说史、武侠史、侠文化史、武侠小说鉴赏辞典,颇多创获,各有千秋.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深层原因离不开商业化的出版运作机制.新世纪最初10年,上述局面已经出现了改观的趋势,在多个方面的探讨都有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陆新武侠和东方奇幻中的"新神话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神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经过21世纪学术界的重新阐释,成为当下的一种文化浪潮."新神话主义"在大陆新武侠和东方奇幻中都有突出的反映,两种文类借此对于20世纪以来小说中的神性和人性描写做出了幻想性超越,表达了对于小说意识形态和世界本体的当下认识,前者体现为新时代下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后者表现为关于"世界是什么"的狂欢化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的科学主义、理想主义、和平主义构成了大陆新武侠文化先进性的"三大主义".科学主义体现了"第一生产力"对于武侠小说文体发展的动力作用,理想主义体现了大陆新武侠站在历史发展规律性高度对人物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的表现,和平主义是对人类生命和尊严的维护、尊重以及对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前进动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所独有的电影类型,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广大影迷的喜欢,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武为形式,以侠为核心的独特品格.新世纪之前的武侠电影,尽管在主题上有不同的选择,但是都较好地传达了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侠义精神.新世纪之后武侠电影大浪潮由两股不同的力量组成,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武侠电影侠义精神的弱化,观众在电影院中所欣赏的“武侠电影”与他们心中的预期有差别.通过理清侠义精神慢慢弱化的原因,希望能够对武侠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武侠电影配乐中的中国民族音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配乐中的使用,在从<卧虎藏龙>到<十面埋伏>等武侠电影作品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民族音乐元素与电影的结合,深化了对女性人物的刻画,营造了具审美情趣的武侠场面,符合当代大众文化关注女性心态与复兴民族传统的审美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