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企业实施多层次品牌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晶 《浙江统计》2006,(7):8-10
一、引言通过创建强势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民营企业关注的问题。但品牌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外较成熟的品牌理论由于国内外企业的成长路径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对我国企业的指导作用不强。因此从民营企业的实际出发,研究适合中国民营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品牌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上个世纪,人们对公司的理解往往从财务分析角度进行,今天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和投资人开始关注那些报表以外的无形资产。认为品牌已成为除人力资源、商品、资本、信息以外的第五大企业资源,是企业最珍贵的无形资产。那么品牌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怎样…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节能减排"出自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顾名思义其是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前者是资源问题,后者是环境保护问题。因此,节能减排是与能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紧密相连的重要概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人们的环境意识普遍增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人口规模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可持续发展,按照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权威解释,就是既满足当代人口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许多因素,人口规模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从我国的人口规模出发,分析我国人口规模对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并提出中国适度人口规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一、中国的人口现状及趋势预测我国人口问题的显著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建国之初,我国人口仅5.4亿,1998年己达到了12.481亿,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11.7亿),按照1998年世…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方式指标体系初探□文/南京理工大学伍来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重要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指标来判断和评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状况、速度、效率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量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林业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推进林业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林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林业工作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普遍增强和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文化层次、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林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指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军涛 《上海统计》2000,(10):15-16
一、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房地产经济作为现代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因此追求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既满足当代人对房地产商品的消费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对其消费需求的能力,是房地产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内涵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房地产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然而,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多水少是基本水情。2/3的城市缺水,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8.
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即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而经济的出发点和基本动力则是消费.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注意到了转变消费方式的重要性.要达到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就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变消费模式,以便最妥善地利用资源和尽量减少浪费.与可持续发展观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只能是适度消费.这种消费方式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然而,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多水少是基本水情,三分之二城市缺水,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必须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使得正确地衡量和评价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问题的关键,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可持续发展指标和指标体系及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问题。一、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可持续性分析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正新农村建设中,最为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型新农村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我们要在深入认识农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开辟一条有效路径,全面稳妥的推进生态文明型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我国石油化工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20 年的同民生产总值和2000年相比,基本实现翻两番。石油化工是旧民经济的支柱产业,GDP翻两番,石油化工也必须以较高的速度可持续发展。一、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1、石油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我国是世界原油进口大国,从我国石油资源潜力和勘探开发现状分析,石油产量有一定增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企业永久的主题,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为增加我国国民收入、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文章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入手,指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即财务管理,分析了其现状,提出了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已经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正确认识和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对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人口问题造成的严重后果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正式确立到当今被全世界广泛关注,十多年已经过去了,但到目前为止对可持续发展的衡量和评价问题仍未很好解决.由于各国际组织、政府、学术团体和学者们在指标的结构体系、框架模型和应用领域上侧重点的不同,因此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关于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6.
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以而且应当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税制设计还未把环境与资源保护等因素充分考虑进来,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税和社会保障税,资源税的设计目标主要在于筹集财政收入及调节资源的级差收益,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因此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以量性金融发展和质性金融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评价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其中,特别地纳入了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指标,从而为更加科学、全面、合理地测度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探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实施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然的选择。本文试...  相似文献   

19.
张剑 《统计与决策》2004,(5):112-113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强弱的具体表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全国人大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而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看,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普遍使用传统的经济核算体系和指标体系来评估可持续发展问题,如国内生产总值(GDP)仍然是基础指标,造成评估结果与实际之间存在难以避免的差距.从社会角度看,GDP将质量好的和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计算在国民财富之中;从环境角度看,它认为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自由财富,不考虑资源的稀缺性与生态的退化;从经济角度看,它只记录看得见、可以价格化的劳务,其它对社会非常有贡献的劳务却被摒除在外.  相似文献   

20.
一、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核心就是永续发展,就是经济、社会、资源、科技和教育的和谐或协调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不但应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变化,还要能体现出系统的发展潜力和趋势。基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实践问题,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