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出现重要转机: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由回落转向回升。 但目前经济回升尚不属经济自发增长能力增强的表现,而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短期政 策效应。能否使我国国民经济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轨道,关键在于消费需求拉动力 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宗何 《老友》2005,(10)
今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上半年的各项统计数据也传递出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隐含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何全面、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下半年宏观经济走势怎样?备受人们关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 ,国民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 ,我国经济初步摆脱前几年持续减速运行的局面 ,呈现稳步回升的新趋势 ,整体经济形势继续向良好方向发展。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 2 % ,不仅达到近三年来同期的最好水平 ,而且改变了前两年一季度升二季度降的增长态势 ,消费物价水平止降转升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工业生产逐月攀升 ,进出口贸易高速增长 ,市场商品销售趋旺。通货紧缩趋势基本遏止 ,并且有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迹象。主要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世界经济回升促进了我国外需规模的扩大 ,调节了国内市场的供需格局 ,缓解了通货…  相似文献   

4.
刚刚闭幕的2010年全国两会,是在中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率先企稳回升的大背景下举行的。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怎样开辟新的就业途径?如何以创业推动就业?这是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议题之一。政协委员们就青年人创业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近期经济形势及实施货币政策的背景自 1 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后 ,我国经济逐步从原先的通货膨胀转向经济紧缩状态。 1 997年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出口不振 ;国内需求萎缩 ,经济增长乏力。 1 998年初我国经济进入了经济紧缩状态。为了防止经济下滑 ,从 1 998年以来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GDP同比增长率 1 998、1 999年分别达到了 7 8%和 7 1 %。但物价回升的弱势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实施适度的货币政策 ,这是政府在市场需求不旺 ,启动难度较大的背景下进一步配合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又一…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8年开始,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中央政府加大了以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的力度,财政政策也是今年及未来几年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使财政政策效果得到较好的实现,必须要走出有关财政政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从政府的角度看,制定财政政策首先需要明确财政政策的目标。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目标应主要放在三个方面,即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为实现财政政策的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应是多管齐下,具体包括:预算结构的调整、税收手段和财政支出手段。另外,在财政政策手段的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 1998年下半年开始 ,我国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连续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使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景气回升的重要转机。积极财政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 ,民间投资的增长速度仍比较缓慢 ,制约消费增长的瓶颈性因素也还比较多。利用近几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积极财政政策在投资、国债和税收等方面的效应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 ,对于增强未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效应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和平稳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反差强烈:1993年宏观调控措施出台的经济背景1992年,我国经济在历经三年治理整顿之后出现了复苏后的高速增长,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国民收入增长14.4%。199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强大的需求推动和加快发展的冲动下,迅速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出现了明显的经济过热现象,居民生活费用价格上涨12.5%,各种经济运行环境出现严重的恶化倾向。由此导致了今年6月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出台。根据测算,199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 1998年下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 ,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性 ,理论界有较大争议 ,本文主要结合我国今年的经济形势 ,提出仍应保持财政政策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经济背景分析(一)内需不足阻碍经济发展,而国债拉动内需潜力有限自1998年以来,为了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抑制通货紧缩的进一步加深,我国政府实施了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这些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发行国债,以带动投资回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发  相似文献   

11.
面对通货紧缩 ,中国政府首先采用适度扩张的稳健货币政策 ,继而以扩张的财政政策为主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投资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而不断下降 ,削弱了财政政策的扩张作用。在中国资本市场化程度低的情况下 ,货币乘数无法通过存款创造机制体现政府扩张经济的货币政策 ,从而制约中国景气的回升。在自发的、内生的经济增长启动前 ,积极的宏观政策仍有必要 ,而且相关政策措施随经济的再运行主动进行调整更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据《经济日报》记者严恒元报道,明年西方国家经济将缓慢复苏,平均增长年率为1.9%,这是英国四大银行之一的巴克莱银行日前所作的预测。 该行最近发表的《巴克莱银行经济评论》指出,今年上半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年率仅为1%。进入下半年,也无增长加快的迹象。因此,今年西方经济的增长年率预计只能达到0.9%。美国经济在去年年底曾一度出现较快的增  相似文献   

13.
陈清浩 《源流》2011,(5):25-27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主题聚焦水利。广东如何贯彻一号文件精神?广东水利建设如何补齐"短板",加大建设力度?广东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就此接受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家政府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和西方国家的财政有关。财政政策是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可以通过政府支出的增减直接影响政府购买,间接影响私人投资,也可以通过增税或减税影响公众消费,从而扩大或缩小社会总需求以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财政政策的实施必然影响政府的总支出和总收入,从而影响财政预算的平衡。预算是否应该平衡?是否应该在每一个财政年度平衡?不同的回答反映了人们对财政政策在经济中作用的不同认识。在西方经济学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财政预算观,现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今年元月始不到半年,咄咄逼人的美国扩张货币政策给人以走到强弩之末的感觉.联系到去年上半年的银根紧缩,反复切换的美国货币政策为我们探讨利率杠杆在当代经济中的时空深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证案例.美国货币政策的频繁改变究因于经济复苏的指标性信号不够清晰和完整.经济对货币政策反应越出常规又深因于过去十年高度扩张的高科技产业冲击了原有经济的制度结构,打乱了货币市场、投资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传统联系.如果没有投资制度创新和高科技的跃迁性改进,简单的货币政策即使与财政政策组合使用,都将难以奏效,美国经济将很难在近期内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16.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中央采取了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目的在于引导和鼓励消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即从扩张性财政政策运行状况的评析入手,指出其局限性,并对如何完善和开辟扩张性财政政策新途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即经济增长回升的同时通货紧缩压力有所加大,产生的原因是内需自主增长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因此,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应重点放在增加就业和刺激消费上,以从根本上遏制通货紧缩趋势,逐步发挥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邵宗明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相对平稳,总体态势继续趋向好转,正进一步朝宏观调控目标发展。 邵宗明列举一系列数字,说明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他说,与上年同期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3%;农业增加值增长5.7%,增幅提  相似文献   

19.
消费促进内需增长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市场自发的投资行为逐步取代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带动了国内投资的单边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前几年出现的消费低靡、通货紧缩的现象是否就销声匿迹了呢?总供给的增加是否必然会导致总需求的增长呢?如果不是,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状况?在新的形势下,怎样通过刺激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增长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做了简要的回答,并结合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积极财政政策已连续执行了五年有余 ,对其是否淡出以及如何淡出 ,我国经济理论界的众多著名学者对此所持的观点大致分为三派。综合各家观点 ,本文就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淡出以及如何淡出的六大判断标准作了分析 ,并对调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