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尚鸣 《南方论刊》2010,(3):12-14
迪拜债务危机的风波稍停,希腊又因巨额财赤和债务危机在一周内两次遭到“降级”。尽管希腊应对危机措施有所升级,但随着主权债务问题的风险不断曝光,许多国际大行和评级机构都发出警告称,主权债务危机可能是今年全球面临的头号风险;各国接下来不得不逐渐实施的政策“退出”,只会增加政府解决债务问题的难度,让风险进一步放大。  相似文献   

2.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凸显了单一主权货币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后危机时期,国际社会在总结危机教训的同时,更试图改革和重构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维持国际金融贸易环境的稳定.中国应抓住美元动荡、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重构这一契机,调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而改善中国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应遵循规范有序、稳步推进、市场演进与制度安排相结合的原则.文章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现状,提出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模式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通过一定的途径而作用于一国或地区的产业承接与经济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对四川产业承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既带来了挑战,又有不少机遇.四川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可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找准产业承接方向,打造产业承接载体,优化产业承接环境,把四川建设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这就需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内在规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主动参与区域合作,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在争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权中抢占先机,实现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是世界经济结构长期严重失衡的结果,全球化大大增加了世界经济的复杂性和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危机不断蔓延扩大.这场危机使世界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危机的蔓延和影响大大超出人们的预计,至今还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决危机途径,如何构建新的国际经济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场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新的发展机遇,把中国彻底推到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5.
经济因素对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目标、方式与手段有很强的影响与制约 ,总体上看 ,经济安全与繁荣是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重要目标 ,经济实力则决定了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方式 ,经济手段是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经济因素对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影响 ,可以更好地把握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规律 ,为世界和平和我国国家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6.
始于2011年夏季的美欧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国际金融市场经历了“资产大跳水、黄金顶破天”到“资本和黄金市场双双生过山车”.美欧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是国际动荡打断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世界经济正滑向滞胀;二是深深融入国际经济的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不调整,经济增速可能放缓,通货膨胀持续.应对美欧债务危机对经济的影响,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创新:以“以民为本”的财政政策为突破口,以更新货币政策和恢复发展资本市场为两翼,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前后日本的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危机频发的当今社会,如何预防和应对危机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历来有重视危机管理的传统,"9·11"事件发生之后,日本在注重对自然灾害进行危机管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加强预防国际恐怖威胁的危机管理措施、完善危机管理的机构,从而奠定了日本当今危机管理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美国危机管理体系的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效应对危机最为关键的是要构建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以实现整体社会资源的协同运作.在举世关注美国"9·11"事件所造成的冲击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美国的危机管理体系在应对危机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结合"9·11"恐怖袭击事件,从运作机制、特别的机构设置、危机应对网络和社会危机应对能力等四个方面细致地剖析美国现有的危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主要经济体均不同程度受到冲击.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但比较优势依然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如何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比较优势变化进行详细考察,对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分析,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发展制造业,在比较优势的变化中寻找实现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对美国整个金融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震荡.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放大机制.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和传导基础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三类住房贷款产品、三级金融创新链条和五层主体风险累积.其传导路径为:从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到信贷市场、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1.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充满危机的高风险社会.从国际环境来看,伴随着全球化开放社会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金融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政治危机;就国内情况而言,我们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转型期,社会转型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成为危机产生的温床和土壤,各种类型危机事件的发生,给人民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失,对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危害,也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2.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外包与国际贸易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制造业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迅猛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格局,改变了"二战"后产业内贸易大发展时期北-北贸易兴盛、北-南贸易相对趋弱的状态.中间产品贸易和非核心服务外包扩大了世界贸易的总量,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增加了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外溢的机会,使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档次不断提升.国际金融危机短期内对国际外包增速有影响,但长期来看,后危机时代国际外包特别是国际服务外包仍将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将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围绕着叙利亚危机的国际政治中的土耳其因素.文章回顾了冷战结束后土耳其外交路线的显著调整,以及由此展现的土耳其新的外交战略和抱负,分析了土耳其针对叙利亚危机采取的政策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限制,探讨了土耳其政策背后所隐藏的主要政治、战略与安全动机,并对土耳其与叙利亚危机的总体联系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马海 《社会科学论坛》2004,(22):182-184
近十几年来,俄罗斯科技和高等教育界的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这一危机形势已经影响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及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一般而言,人才流失包括"外流"和"内流"两种途径.本文主要对俄罗斯人才"外流"现象的实际情况、原因及不利影响进行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危机和危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机具有突发性、威胁性和危害性、不确定性、紧迫性等重要特征。在全球化时代的“风险社会”,冲突和危机是普遍的,导致危机发生的因素很多;转型期的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各种危机高频发生的时期。危机管理活动包括预防危机、危机处理和危机后的恢复与治理。中国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的国际局势变化多端,一些国际性质的危机(如"911"、伊拉克战争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也是不断出现。这些危机不但严重影响了当事国,还给别的国家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损害。从国际关系的相关历史来看,危机的频繁出现已经逐渐变成了现代国际社会中的常见状态,因此对国际相关危机进行管理是对国际关系进行处理的不可缺少的模式。笔者就此方面的具体内涵以及新时期所呈现出来的一些特征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7.
欧债危机对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带来一定的冲击,而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却出现一定反弹趋势,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受到暂时抑制。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货币体系将会走向何处?首先,欧债危机对欧元形成重挫,欧元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中将迎来暂时的发展停滞期。其次,欧债危机的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空间与机遇,为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在众多的原因中,有效需求不足、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次贷危机这三个方面是最主要的.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可以使我们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走的更稳更好.  相似文献   

19.
源于美国的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源于希腊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反映出当前的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严重不足,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后危机时期国际学术界的强烈呼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焦点和难点是储备货币的选择性困境,对此,国际学术界关于改革方向的观点主要有四种,即维持现行美元本位制、构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创设超主权货币和扩展现行的SDR体系。本文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了述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全球金融危机的治理为背景,分析了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有突出表现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后危机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可能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分别从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达国家的限制性策略、国际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区域救助机制、金融开放与有效监管、美元霸权地位难以撼动及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战略等角度加以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