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代全真教教徒王重阳、马钰、丘处机等人创作了大量诗歌,体现出独特的诗学观。他们不仅以诗歌来传道悟道、教化他人、联络道友、增进感情,还以诗歌来抒发道情和诗情,将诗歌当成传道、交友的文字游戏。他们的跨界创作偏离于诗言志、诗缘情的主流,成了宗教界、文学界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张籍一生中创作诗歌400多首,王建有500多首。在他们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亦即各自的创作中期,分别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在当时影响很大,成为他们诗作中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3.
西瓯骆越族称辨析邱明西瓯和骆越是先秦至两汉时期居住在我国岭南地区的两个土著民族,他们同是百越族群中的两个支系,史书上常常以“瓯”、“骆”并称,《史记·南越列传》载:“且南方卑湿,蛮夷中间,其东闽越千人众号称王;其西匝、骆、裸国亦称王。”《史记》中所说...  相似文献   

4.
相对一些闽籍华侨作家而言,杨骚的部分话剧、诗歌、散文等是东南亚华文视野中比较早出现的作品。以杨骚的东南亚之行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探讨分析杨骚从事东南亚华文创作的起因、成就及其地位,说明杨骚是东南亚华文剧坛的先行者,指出鲁迅对杨骚华文创作的提携与推动作用,对杨骚研究和东南亚华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族大融合时期元代少数民族汉诗创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少数民族诗人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 ,但他们所创作的诗歌却仍然保留着少数民族的气质 ;因为出身、地位的不同 ,文化心理、民族情感的差异 ,造成其诗歌题材的多样化 ,大大地拓宽了元诗的题材 ;他们的汉诗创作由于在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多元继承的同时又保存了他们的原创性思维 ,因而具有独特的意境和风格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6.
初唐四杰     
所谓初唐四杰乃王勃、杨炯、庐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因为他们生活于唐初,诗文一时颇有盛名,所以被称为初唐四杰。即简称王、杨、庐、骆。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为隋末大儒王通之孙,诗人王绩的侄孙。八岁善文辞。后渡海省父于交趾溺水鹜悸而卒,年仅廿九岁(647——675)他诗文并茂,《滕王阁序》一时惊震文坛。其中以“落霉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脍炙人口。《杜少府之任蜀州》一  相似文献   

7.
明清诗学在很大程度上受严羽诗学的影响,清初著名诗论家王士禛的诗论亦如此。王士禛论诗以提倡清闲淡远、含蓄蕴藉的“神韵”著称,诗歌的这种审美特征实际上源于严羽。王士禛在诗歌审美特征论、创作论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严羽诗学思想的影响,他们诗论的基本宗旨体现出了相当的  相似文献   

8.
邻居王爷爷     
我家邻居是一对老人——王爷爷和杨奶奶。王爷爷是退休工人,杨奶奶是退休教师。王爷爷双目已经失明,走路时用手摸来摸去,可老两口互敬互爱,还喜欢孩子,所以,许多小朋友都是他们家的常客。  相似文献   

9.
骆一禾、海子心灵构造和诗歌境界的差异集中反映在他们诗中各自的主体形象中。"圣"代表了骆一禾诗歌的主体形象,它是骆一禾的诗歌抱负、人文关怀、人格理想的象征;"王"代表了海子的主体形象——海子的"王"与权力无关,他一心渴望成为的乃是"诗歌之王"。"圣"与"王"两个主体形象分别代表了两位诗人的心灵原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沙马、施袁喜、鲁娟等几位彝族青年诗人,分别从诗歌意象、文化内涵、语言特点等方面对他们的诗歌进行简单评析,力图通过他们的诗歌概括一些当下彝族青年诗人创作的特点,展现彝族汉语诗歌的一些面貌。  相似文献   

11.
孰王沛崔梦文李婷婷白,郭岩城亲未叶丽喜张X真晚平裕赵健宋丽昊姆婶吕杏宋餐希杨武王香华胡奇杨梦停林冬经卢.宇韩,乔朱妓蛟目小芬郑场莹张字欣曲梦粉红泡泡鱼张扭肠赵卓谢雨欣汪姗黄龙张珠最佳草迷均来自上期参与(许愿草》“越策越开心”或其它栏目反情意见,投稿来信及本刊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好太王碑铭文用城数断句的方法判读漫漶字迹,新释读出幹氐利城、沸城两个城名;考定"鸭卢"为用汉字标记日本语音"野郎",从而判定带"鸭卢"后缀的五个词语是日本人名;考定好太王六年丙申征讨百济之进军为"军至界首".  相似文献   

13.
黄遵宪和同光派的诗人们都在探索中国古典诗歌的出路,同光派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古代,诗界革命派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异国.前者所创作的诗歌虽有异于前人,但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古典的,不能给人以新的惊奇和感受;后者所创作的诗歌,内容是新的,语言是新的,创作出了新奇的效果,但它的形式是旧的.他们的探索都不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杨亿诗之本、诗之用以及诗歌的表现形式、创作类型诸方面的挖掘分析,提炼出杨亿主张"风雅并举"、"雅正深邃"的诗歌美学理想,再现了杨亿集学者、"博闻推君子"、清忠鲠亮之儒家诗人的才情气质,并试图解答西昆体兴起、衰弱及误读之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王闿运为核心形成的汉魏派是晚清诗坛重要的诗歌流派之一,其诗歌风尚以复古为旨归,推尊汉魏,提倡字摹句拟,在取得较为突出的艺术成就之时,由复古所造成的困境也表现于他们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之中。清、民之际随着邓辅纶、邓绎、王闿运等相继陨世,该派逐渐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并受到新旧诗人、学者的攻击。在此背景下他们所进行的“走出汉魏”的探索,使他们的诗歌风格更为丰富多元,却也淡化了流派鲜明的宗旨和特色,最终使汉魏派消失于诗坛。  相似文献   

16.
心灵咏叹与音乐性的结合──魏尔伦的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象征派先驱诗人保尔·魏尔伦曾被称为“诗王”。他的诗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能捕捉住一个个精选的印象与场景;注重诗歌的音乐节奏与和谐;诗歌风格自然流畅,舒卷自如。从而把法国抒情诗的创作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亦促进了象征派诗歌在国际上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渊源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后现代主义诗歌不是一个具有确切内涵和统一标准的概念 ,但后现代主义诗歌仍具有某些共同的精神特征和创作特色。我们首先应该在与现代主义诗歌的比较中来理解和把握后现代主义诗歌。庞德与威廉斯是跨越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个时代的诗人 ,通过他们的思想和创作 ,我们可以理解什么是后现代主义诗歌。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是 :意义悬置、平面化与零散化、拼贴与反讽性复制、即兴式写作与表演式创作、语言游戏与语言实验、东方化情结等  相似文献   

18.
“朦胧诗”后被称为“第三代”的诗人是新时期诗歌中一直未被定论的集体,他们以全面反叛中国 新诗秩序开始,却没有建立起新的诗歌秩序,他们的创作活动将中国当代诗歌划分成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成为 中国当代诗歌走向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9.
"0596诗歌"微信公众号继承了漳州地域由林语堂、杨骚、舒婷等人开创的新诗传统,糅合了20世纪90年代道辉等人的"新死亡诗派"、安琪等人的"中间代"、康城等人"第三说"论坛的探索经验,并较好地结合了地域内外新诗大众化、民间化的元素,逐步成为凝聚闽南地区乃至海峡两岸华人诗歌的微信平台。"0596诗歌"集合了在众声喧哗中沉潜思索的火热的灵魂,他们的创作敢于直面转型期的生命困惑,善于升华人在旅途的瑰丽风景,勇于抒写复杂缠绵的情爱记忆,乐于叙述艺术探索中的独特历险,长于渲染孤苦深挚的乡愁亲情,更执着于书写新时代冷峻坚实的现实反思。"0596诗歌"正在开创微信时代的地域诗歌写作的崭新维度。  相似文献   

20.
晚唐乐府诗的创作出现了两种创作倾向:一方是刘驾、皮日休等人,他们有意恢复汉魏古乐府的传统,继承中唐新乐府抨击时弊的创作精神;另一方是以温庭筠和李商隐为代表,他们将艳情作为乐府诗新的表现题材,关注内心世界,情感深微细腻,营造出一种新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