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黄楠森同志的《哲学的足迹》(以下简称《足迹》)一书。该书精心选编了黄楠森同志1978年以来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历史和现状的二十九篇论文,内容有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关于人的理论、列宁哲学思想以及其它问题,印下了黄楠森同志近十年来哲学探索的足迹。读罢掩卷深思,我们深深地感到,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和探索,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而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在这里,所谓“实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客观存在的一切事实;所谓“是”,就是这些事实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所谓“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此,达是因为如果仅仅停留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发展,既不能只着重哲学方面,回归到思辨哲学上去,也不能只着重经济学方面,成为纯粹的经济学.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的有机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3.
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问题,不是一个局部性的哲学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各个方面的总体性问题;不仅仅是哲学领域的问题,而且是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的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主义"问题;既不能用"马克思哲学"的提法来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也不能进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阐述所谓的"超主义"、"超越本性"、"超意识形态"、"超党派性"、"超二元对立主义"的观点,不能回避或不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也不能避而不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问题.与上述问题相联系,不能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当作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来理解.  相似文献   

4.
教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领域中诸问题的扩展与应用。教育哲学既不能被一般的哲学所取代,又不能为一般的教育学所替代。教育哲学并不等同于教育学,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为“动态”的科学,后者是“静态”的科学,对于一个教师来讲,只精通于专业知识而没有教育哲学的修养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具有公认成就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无疑是一种范式.文章以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论文和成熟的教科书为主要样本,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观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观上的先验性来自其实践范畴的本体预设和承托,当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认识不足,形成了"实践范式"下以"科学"为表象的种种理论扩张和困境.因此,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上并没有走出多远,在谨慎地反省、回溯其双重历史文化背景的过程中,应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黄楠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楠森认为:求真是哲学的第一要务,本体论则是一切哲学的逻辑核心和哲学得以存在的根本的合理性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求真的哲学,它在哲学史上开辟了把哲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建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其中,它的核心是客观存在论而不能简单地认作物质本体论,它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客观实在(客观存在)的观点而不是实践的观点。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实践论、认识论、人学与客观存在论的关系,不能用历史观、实践论、认识论和人学来否定客观存在论。黄楠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总体上体现了中国一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解释学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解释学的视野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解释学意识的觉醒首先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的。我们应当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确立科学的解释学意识,并以此来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这样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愧为我们时代精神之精华,是哲学与科学关系问题的具体化。从科学的本质及其整体化的角度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属于现代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科学大发展的根本指南,它对科学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云哲学思想的特点是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价值和方法论本质,体现立场、观点和方法相统一的致思倾向,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和"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新概括.陈云哲学思想启示我们要进一步端正对学理论重要性的认识,打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底,发扬"只唯实"的科学精神,把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用“实践唯物主义”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能成立的,它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观点的本意;“实践本体论”是错误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才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它是马克思处于青年黑格尔主义时期提出的命题,直接来源于黑格尔的思想。这个命题不仅表现了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而且表现了一种旧的哲学观,认为哲学是最高智慧、最高科学、最高真理,哲学可以代替其他科学来解决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观上实现了根本的变革,认为哲学是世界观理论,只解决对世界一般本质的认识问题,不解决对其他事物的认识问题。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只是实证科学的一个部门,并不凌驾于其他科学之上,而是与其他科学并存并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的当代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判性是哲学固有的属性,也是哲学富有魅力的重要因素.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批判性是其魅力和引导力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生史来看,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源泉是来自于对现实的批判,这种对现实的批判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批判性和反思性不仅仅是针对外部世界,它也是针对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因为被认为是科学与真理就能够豁免对自己的反思和批判,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性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自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期与 2 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指导自然科学研究跨越“物理学危机”所造成的认识论障碍具有实际意义 ;另一方面 ,科学革命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挑战。 2 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告诉我们 ,自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哲学 ,必须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从不断进化发展的科学中吸取养料 ,坚持与时俱进 ,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界定较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既然如此,就应该既要把它当作我们的指导思想来对待和研究,又要把它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来对待和研究。过去,我们只把它当作指导思想即意识形态来对待,常常为了适应某种政治的或者说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有意或无意地误解或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一些基本原理。所以,本文主张,必须同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来对待,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原著,在“回到马克思”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问题上,一般以1841-1848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萌芽、形成时期。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种含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和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真理,其形成过程应当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的萌芽、形成阶段(1841-1848年)和科学真理的确立阶段(1848-1871年),相应地其形成时期应当是1841-1871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改革需要改革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包括对自身的批判。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使时代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正确认识这些特点是进行哲学体系改革的前提。时代的发展使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反映在哲学改革上就是哲学的主体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只讲客体不讲主体,实践、价值、需要、效益、主体能力等问题已作为迫切问题摆在哲学研究工作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哲学的特性也就丧失了其革命的特性;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提出过要"终结"和"消灭"哲学,但不能因此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关键在于必须用马克思的"不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就不能消灭哲学"的辩证思维来理解这些有关"终结"与"消灭"哲学的言词;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性,必须在两条战线上同时战斗,既要反对那种轻视与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容的倾向,又要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歪曲成"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观"的倾向作斗争;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哲学的关键在于,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坚持总体性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内涵和特征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期与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指导自然科学研究跨越“物理学危机”所造成的认识论障碍具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科学革命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挑战。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告诉我们,自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哲学,必须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从不断进化发展的科学中吸取养料,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之所以影响巨大,部分原因是人们普遍地需要“历史哲学”,而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功。马克思认为,根据历史规律,资本主义社会必然日益衰落,不可救药。马克思主义在欧洲和亚洲新兴国家中实实在在地确立了统治地位,这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解释理论经过各种严格的考验,在科学上已被证明是正确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时,我们要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是科学的,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它进行检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的基本思想是:人类历史不是由思想、制度或法律,而是由社会的经济体制来决定的,而经济体制建立在生产结构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法律、思想和制度能维持和保护社会,但却不能创造社会;创造社会的是复杂的经济制度。作为史学基础的经济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促使经济发展的动力是阶级结构,即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已经流传了一个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著作汗牛充栋,但在社会领域里,还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能够与这方面公认的杰出人物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20.
热衷于全盘西化的方励之,近几年来公开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他说:“马克思主义有很多论断今天看就是错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的问题上,有很多论断是过时了的,甚至是不对的”,“我一直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这一观点是违背历史与现实的实际的,是极其错误的。作为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