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川西化杀杂种小麦产量优势与产量因素优势。结果表明 :(1)稀植条件下产量中亲优势与各产量因素中亲优势呈显著 (极显著 )正相关 ,以生物产量、穗粒重与穗粒数的中亲优势尤为密切。在亲本选用上应注意生物产量、穗粒重、穗粒数几个性状。 (2 )不同亲本材料的选用对杂种小麦产量因素超标优势表现有影响。 (3)稀植条件下 ,强优势组合的产量超标优势是在穗、粒、重各因素协调提高下 ,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优势与穗粒重 (穗粒数 )优势、或穗数和穗粒数优势的结果。 (4)密植条件下 ,产量超标优势主要来自于穗粒数与千粒重优势 ,而以穗粒数优势占主导作用。 (5 )单株稀植条件下的各产量因素超标杂种优势大于群体密植条件下的超标杂种优势。 (6 )产量超标优势与穗数超标优势在稀、密植条件下的相关性不显著 ,而穗粒数超标优势与千粒重超标优势在两种条件下达极显著相关。研究认为 ,目前川西化杂杂种小麦的选育应在川麦 2 8的基础上 ,稳定穗数与千粒重 ,选育生物产量与穗粒数大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种小麦绵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播期、密度、施N、P、K量对两系杂种小麦绵杂 1号 (原代号MS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N量、播期与密度是影响绵杂 1号产量的主要因素 ,播期对绵杂 1号产量的影响尤其突出。播期与密度的互作也显著地影响着绵杂 1号产量。适当迟播与降低播种量有利于绵杂 1号产量的提高。同时得到了绵杂 1号高产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7个大穗大粒小麦品种(系)的田间小区控制性试验,分析了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进一步提高小麦大穗大粒型品种的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大穗大粒品种的个体和群体产量,宜走提高穗粒数的路子。在保持一定的粒重水平的基础上,选育多小穗品种,采用适宜大穗大粒品种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以增加每穗小穗数,特别是增加结实小穗数,减少退化小穗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35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参数及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力、遗传进度均较低,直接选择效果较差。通过各独立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亦不理想。将各性状分别与单株产量建立指数方程进行综合选择,则以穗粒数、剑叶面积、单株穗数为好,相对效率分别为112.47%、107.92%、103.20%。在所有三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中,凡包含了单株产量的构成因素: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的指数方程,其遗传进度最大,相对效率最高。由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生物产量、剑叶面积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y=0.2127x_1+0.1932x_2+3.8454x-3-0.3406x_4+0.0598x_7,相对效率达173.13%,超过了大部分由6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的遗传进度。在育种工作中,对这些性状综合筛选,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5.
对45个试验点的资料分析,多抗、丰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绵阳26的主要性状有效穗x1、穗粒数x2和千粒x3、单穗重x4与产量y的回归方程为:y=-614.8425+9.8683x1+7.3223x2+10.5315x3+22.5748x4。经偏回归和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中,千粒重、有效穗对绵阳26产量的贡献和影响最大(b'3=1.7435,b'1=1.5372,R3y.=0.7983,R1y=0.6991)。在现有产量的基础上稳定千粒重,主攻穗数和穗粒数,是发挥绵阳26高产潜力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我所利用SC2 0 53在杂种小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认为 :①多数小麦品种在剂量为 0 .6kg/hm2 ,雌雄蕊原基形成期至药隔期喷施 ,杀雄率能达 95%以上。药隔期为喷施临界期。品种、喷药剂量与喷药时期存在互作。②气候条件的改变对不同小麦品种生育进程的影响有差异。在杂交小麦制种中应对此加强研究 ,以利于花期调节。③在配制组合时 ,应特别注意抗性材料的选用。④超标优势明显的化杀杂种小麦 ,其优势主要表现在穗部性状上 ,尤其是穗粒数优势  相似文献   

7.
用近10年的小麦区试资料,从粒重的角度将四川麦区小麦品种分为“大粒型”(千粒重50g左右)、“中间型”(千粒重45g左右,穗粒数40粒左右)和“粒数型”(千粒重40g左右,稳粒数50粒以上)三类,通过相关及因子分析表明:我省推广小麦品种大多属“中间型”,该类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商品性都较优良;“粒数型”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在三类品种中最好但粒重较小,商品性欠佳;而“大粒型”品种对环境适应性较差,不利高产稳产。四川小麦育种宜采用“中间型”或“粒数型”路线,特别是产量水平要有所突破,更须走“粒数型”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玉米杂交种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3个玉米杂交种通过对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表明,稳重是玉米单株产量的重要指标.同时指出,玉米杂交种的选育要注意到各农艺性状协调,找出适合当地的高产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9.
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三类型四品种大麦出苗至伸长,伸长至单棱,单梭至二棱,二棱至三联,三联至小花,小花至雌雄蕊,雌雄蕊至药隔,药隔至孕穗,孕穗至抽穗,抽穗至成熟10个生产阶段的天数与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单株粒重。小穗数等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主要表现在单株粒重与抽穗前的某一发育阶段天数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运用星座图聚类法对两年试验的化杀杂种小麦亲本进行了聚类、计算所得的综合指标值能较客观地反映化杀杂种小麦亲本的综合性状。结合各亲本的综合指标值与星座图将农艺亲本 (及CK)分为几大类群 ,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表明 ,双亲综合指标值之差 (差值 )不能用来预测类群内组合的杂种优势与类群间组合的超标优势 ,但可用来预测类群间组合的平均优势。在类群间组合中 ,当差值较小时 ,可用之来预测类群亲本间的超标优势 (r =0 .751 2 ) ;当差值较大时 ,可用之来预测亲本间的平均优势与超标优势 (r =-0 .7690 与-0 .660 0 ) ,差值与类群间组合的杂种优势近似抛物线关系。研究同时表明 ,化杀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是在有综合性状好的丰产类农艺亲本存在下 ,与其它各具特色的农艺亲本共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杂交小麦MS1是高产稳产性好的优良杂交小麦品种 ,MS1的有效穗在每公顷 2 82 .6~ 5 0 4 .0万穗之间 ,千粒重在 35 .3~ 5 2 .4 g之间 ,二者变异系数较小 ,稳定性好 ,穗粒数在 2 9.0~ 4 5 .3粒之间 ,稳定性一般 ,随环境变化大。三要素的HSC系数均居于中间位置 ,自我调节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与优先规则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提出了最小时间窗规则(STW),设计了采用最小时间窗规则生成初始种群的算法.发现调度结果中时间窗越少和越小,则完工时间就越小.探讨了优先规则应用于遗传算法中在生成初始种群时的完工时间、广义海明距离和完工时间的标准偏差等性能指标.对不同规模基准调度问题的测试结果表明,STW规则在以最小化完工时间为目标的调度中,与其他几种简单规则相比,能产生较好的调度效果.在混合遗传算法中,采用STW规则产生的初始种群整体适应度最高,多样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分析表明 :四川省现有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的理化指标与新国家标准相比 ,差距主要在垩白上。垩白的大小取决于抽穗后 5~ 2 0d的灌浆速度 ,其实质就是决定于品种自身的遗传特性。解决的主要措施 :( 1)充分利用现有优质种质资源 ,选育优质的父、母本 ;( 2 )注意粒形和千粒重的选择 ,椭圆形粒的千粒重最好不大于 2 5g ,长粒形的可放宽到 30 g。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用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训练的新算法,它把遗传算法与自适应共轭梯度学习算法集成起来。这种并行混合学习算法已经在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平台实现。通过把该算法用于一个图像识别问题,对它的性能进行了评估。文中还显示了所提出的并行混合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良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相关、通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四川省小麦主推品种绵阳 2 6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绵阳 2 6号小麦品种千粒重的变异不大 ,穗粒数是产量构成的最重要因素 ,合理的有效穗是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以 5个矮秆小麦品种 (系 )为母本 ,8个主要农艺性状较好的品种 (系 )为父本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研究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结实小穗、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粒重 7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 :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 ,7个性状由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 ,其中 6个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 ,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对单株粒重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